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辅宋 / 第十九章 帝崩于延庆殿

第十九章 帝崩于延庆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下,各国外交自没有新闻发布会,但在中京的这场大庭广众的辩论,就相当于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最终的结果便是,辽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宋的威望于辽人心中开始增大,而辽皇的威望则被无限压低。
  
      弱者从来都是崇拜强者的。
  
      尤其对辽地的汉人来说,心中已然埋下了一颗回归大宋的种子,只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十月二十一。
  
      在辽国待了数十日,并受辽太后接见且送上礼物的李贤,选择率领使团回国。
  
      自中京出发,这一次李贤没有选择陆路,而是选择了海路。
  
      倒不是担心辽人会在陆上不利,却是因为东京传来的一个坏消息。
  
      赵大官家,于近一月,也就是李贤出使辽国的这几日,已经昏倒了六次!
  
      几乎每次醒来不久,就因疼痛难忍,昏睡过去。
  
      如此反复,别说让赵大官家进食了,就连清醒都成了一个问题。
  
      这等消息,先是在宫内流传,为皇后刘娥给控制。
  
      但后来就传到了宫外,众人皆知皇帝快不行了!
  
      他想着回去,只是想到另一个时空对于赵恒驾崩时的一些传闻,略心绪不宁,担心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抵达辽国重要海边城镇来州,等顺利坐在船只之上,遥望东京方向,李贤沉默不语,忧虑不减:“皇太子身边有晏殊,又有李迪,和兄长。内中的城门驻守之将领,自忠之,太子安全不成问题。
  
      唯有有些不确定的是,宫廷之内,皇后刘娥会不会联合王钦若等外臣做些什么。
  
      毕竟,权力是糖霜,也是毒药。”
  
      ……
  
      同一时间。
  
      大宋东京开封,皇城之内。
  
      昏迷了四日的大宋皇帝赵恒,终于从床榻上醒来。
  
      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皇太子赵祯和两府宰执,并召吕夷简,王曾,李贤等人火速入京。
  
      于此期间,皇后刘娥,宸妃李氏自侍奉左右。
  
      刘娥灼灼逼人,但在明面上对李氏还是情同姐妹。
  
      李氏则显得有些柔弱,不过因之乃太子生母的身份,宫人们也不敢阳奉阴违,反而在很多的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一大批忠实可靠的内侍。
  
      侍奉着赵官家吃了药,待之躺下,朝臣尚未入宫之际,刘娥和李氏单独对坐,并无外人于畔。
  
      谁也能看得出宫内的紧张气氛,值此情况之下,刘娥的作为便显得有些刻意。
  
      “本宫与官家相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家如此瘦弱的情况……且于官家病重的这段时间,所有制奏书,皆是官家亲自嘱托本宫参与批阅。
  
      天下事,亦非管理后宫可以相比的。
  
      如今太子年少,若官家真有个三长两短。这朝臣恐将挟持太子,号令朝纲,那绝非是社稷之福。
  
      宸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毕竟是出自官宦之家,即使家道中落,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入宫以来,李氏不断增长的见识,更重要的是,皇帝赵恒已经挑明了她的身份,自无需担心太多。
  
      而关于皇后刘娥的话语,即为皇太子的生母,那就必须为赵祯考虑。
  
      李氏微微低着的头,这时抬了起来:“皇后娘娘,太子已经长大了!”
  
      太子已经长大了!
  
      不是指太子年纪的长大,而是处事能力的成熟,尤其在近两年资善堂的学习磨砺下,不说成为一个能统筹全局的合格帝王,但成为一个能听取朝臣建议,自行判断处置的帝王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赵官家若是有了个三长两短,皇太子赵祯又如何不能亲征?
  
      刘娥被李氏的话语给噎住了,正当她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宫人传来消息。
  
      两府宰执,连同皇太子赵祯已经到了延庆殿。
  
      是日,在两府宰执和皇太子赵祯的见证下,一月的时间,已然骨瘦如柴,难得清醒过来的大宋皇帝赵恒,让参知政事李迪执笔,拟定了遗诏。并更换了宫门禁军首领……皇帝赵恒的多重安排下,此时,就算有人怀有异心,也别无办法。
  
      待之臣子和妃嫔离开,赵恒单独留下儿子赵祯,说道了半个时辰。
  
      出来时,皇太子赵祯满脸是泪,站立不稳。
  
      而自当日夜起,皇帝赵恒的病痛再次发作,又昏迷了过去。
  
      ……
  
      因海上的风浪,四日的功夫,等抵达登州港口,李贤便遇见了寻他踪迹而来的皇宫内侍。
  
      得知赵官家召他入宫的消息,李贤自晓得东京没出乱子,家中妻女儿子也当安全,大松了一口气。
  
      来不及休息,是日便骑着快马,往东京赶去。
  
      大宋历天禧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夜间亥时三刻,大宋皇帝赵恒,驾崩于延庆殿,时年五十三岁,在位二十三年。
  
      其本为宋太宗赵光义三子,母亲为元德皇后李氏,本名为赵德昌。
  
      尚少年时,赵恒即是聪慧,受到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喜爱。于至道元年,被太宗皇帝册立为台子,改名赵恒。至道三年,登临皇帝位。
  
      即位初期,任用贤臣,勤于政事,开创了为世人知晓的咸平之治。后在景德元年,与辽国达成争议颇大澶渊之盟。于大中祥符年间,又因修建宫观,多为人诟病。但之接受了臣子的奏书,开海贸,办盐场,扩海师,亦是功过参半。
  
      转眼至天禧四年,终于一统燕云之地,恢复中国之故土。
  
      是年,驾崩。
  
      十月三十日清晨,在代表着皇帝驾崩的丧钟敲响的数个时辰后,日夜兼程的李贤等人终于是到达了东京城外。
  
      此时的东京城内外,随处可见百姓为帝国皇帝之逝,而披麻戴孝,悲伤之气,溢于言表。
  
      行至城内,所有的酒肆,歌坊全都主动关门歇业,每家每户门前,都系着白布……
  
      国子监的学子们,在皇帝赵恒去世后,难得于之今日,没有批评时政,而是组队于东华门之外,大声朗读皇帝赵恒生前所著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