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517 范蠡去哪了

517 范蠡去哪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越王勾践世家》·范蠡(1)·列传去哪了
  说到范蠡,绝对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符号。这个人太厉害,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有宋人将范蠡与汉张良并论:故夫智谋之士,处困阨之时,能忍辱以伸其志;当事几之会,能决断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谁与归?意思是一个智谋深远的达人,在危困之时能韬光隐忍,成就大志,在关键时刻,又能果断决策,影响大局成大事功,而且功成名遂之后,谦卑知退以全身,几千年来,大概也只有范蠡和张良二人能做到,很了不起。
  从流传的历史故事看,范蠡甚至要比张良更圆满,更智慧,更活泼。张良辅佐刘邦定天下,封侯之际只要一留,史称留侯,也就是在留这个地方认识的刘邦。张良意思很明显,成就大功全赖于汉高刘邦,我也只是沾了高祖的光而已,谈不上功绩,一定要封我,那就把我认识高祖的地儿给我吧,表示我不愿意忘记初心。从此后,张良从赤松子游。
  范蠡呢,佐越勾践平吴霸天下,如唐人陆龟蒙所言:平吴专越祸胎深,岂是功成有去心。
  勾践不知嫌鸟喙,归来犹自铸良金。范蠡功盖天下,但是他深刻的认识到勾践的为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避免祸患,主动请辞。这之后更是逍遥,经商为首要,富甲天下,散而又聚者数,被后世尊为“商圣”。所谓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世更把范蠡列为神仙传“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
  太史公在自己的大作“史记”中,现在看到的版本并没有这位如此盛名的《范蠡列传》,反而是在《勾践世家》,《货殖列传》有提及,《勾践世家》中不厌其烦的记载了范蠡的私人诸事,不伦不类,附加于《世家》末尾,而在《世家》太史公曰中也未曾丝毫提及范蠡,这究竟是为什么?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司马迁)
  没错,范蠡在历史上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辅助勾践三千越甲吞吴复仇,慧眼识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退隐经商,几番上演“千金散尽还复来”,如上所说,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世更有共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扁舟五湖的传说。这样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异能之人,为什么太史公没有给予一篇列传呢?
  单列一传,表现了太史公对历史人事的独特识见,有他自己的思想在,以范蠡之事功,之谋略,之全身,之富甲天下,足以让太史公钦慕有加,更应该单独成传才是,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太史公笔下对范蠡分别在《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有记载,《货殖列传》并非独以范蠡为例,而《勾践世家》比较看非常详细,也非常的突兀。一面记述了范蠡辅佐勾践霸天下,一面记载了范蠡功成身退经商富甲天下,但是分别附于他文之中,岂不怪哉?
  有人说,大概太史公有所疏漏,不然,具体来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合二为一,恰恰能详实的表现范蠡的政治与商业智慧,疏漏之言不可信。而且以太史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可能对这么一个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在他文中详实记录而不愿意给一个列传。于是有人提出,太史公所处西汉时重农轻商,大的政治环境影响到太史公的选择,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对商业领域进行打压,这种态势下,太史公不得不有所取舍,故而没有范蠡列传,此说也不可信。游侠可以列传,货殖可以列传,外戚可以列传,刺客亦可以列传,范蠡这样彪炳史册的奇人异士却不能,不符合太史公的特立独行。当然,有人提出范蠡这个人不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后唐宋时期都有提出对范蠡的批判之言。如唐人韩愈所谓“为人谋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且不说韩老先生的迂腐论调,难道必须如伍子胥冤死才算的忠么?苏轼也有过说法,“夫好货,天下之贱士也,以蠡之贤,岂聚敛积财者?”批评范蠡聚敛积财,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事实上这些论调也不足以是太史公舍弃不为立传的原因,太史公向来有美则言美,有恶则言恶,不虚美,不隐恶,就算范蠡退隐商贾,若有批评,不过是两说之,何必舍弃这一伟大人物的列传一篇呢?
  恐怕最为严重,也最为接近真实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是被人动过手脚的,譬如《货殖列传》被归为列传之第一百二十九篇,倒数第二,其后便是太史公自序。这是太史公的本意吗,通篇货殖列传意义非常,从老子谈起到天下名士,渗透着太史公卓越的识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片言发聩。这样分量十足的一篇却被置于列传之末,那么范蠡这位商圣被删减就可以理解了。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