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剑桥张明史 / 031、南洋之誓

031、南洋之誓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就在张胜裕惴惴不安,打算逃亡回金山国的时候,一批意外的盟友,渡海来到了舟山岛上。这批盟友,来自于南洋诸国。
  从张无忌时代封建英国开始,到张允炆封建交趾国,又到张文奎封建南洋,建立按照之前的三方约定,交趾国占据了占城国北方的领土,其他区域由张允熞建立鲁、吕国、文国、卫国、苏国、南国兰国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张氏诸侯国。这些国家全部位于明朝南方,统称为南洋诸国。
  南洋诸国大小不一,实力各不相同。
  在陆上,以与大明接壤的英国和交趾国实力最强。英国统治云南,方圆千里,人口近百万户。尽管英国地域便宜,但是依靠开发铜矿与翡翠玉石,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英国的军事势力也很强,由于英王需要长年累月镇压当地土司和与缅甸等国相互攻伐,锤炼了一支相当能打的军队。交趾国面积小于英国,但是土地肥沃,人口更多。该国依靠稻米和甘蔗贸易,获取了不菲的收益。
  在海上,则以鲁国、吕国、卫国、苏国和南国最强,这些国家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依靠种植香料和海上转口贸易,百多年以来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引起了西方的东罗马、不列颠、荷兰、西班牙与葡萄牙等国家的垂涎,冒险家们纷纷来到东方,能够贸易就贸易,不能够贸易就开战抢掠。为此,皇帝允许国王们组建王军,与大明水师相互配合,经过多年的海上战争,成功地将西方人阻挡在锡兰以西。
  这最强的七个国家,合称南洋七雄。
  当大明内部爆发动乱的时候,南洋诸国通常选择局外中立,直到重新确立皇帝,他们再向皇帝效忠。
  但是十七世纪上半叶的这场动乱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出现了外藩入大统、逆贼称帝、神州陆沉等一系列巨大的变动,引起了南洋诸国的恐慌。但是他们也知道,以自己的实力,绝对没有能力参与大陆上的动荡,稍有不慎,就会身死国灭。
  为此,南洋诸国保持了沉默,无论哪个皇帝向他们下令,他们都拒绝接受。
  国王们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是因为这次南洋水师站在了他们这边。自从大明水师一分为二,北洋水师逐渐被天地会渗透,最终随着天地会一起衰亡,毁灭在了历场应天战争中。
  而南洋水师总督侯恂最初由于距离的缘故,并没有参加战争,后来当佟福临篡夺了大明天下以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他命令舰队继续维持日常的巡逻,但是不得参与大陆的战事。他的决定得到了南洋诸国的支持,因为如果皇帝认为诸国不臣要进行讨伐,必须派遣舰队过来。而如今,舰队站在他们这边,这意味着皇帝的命令无限趋于无效。
  南洋诸国的国王们关注着大陆战争的动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思,但是归结起来,都是一个利字。在之前,南洋诸国必须向大明皇帝效忠,并且缴纳巨额赋税。但是如今失去了皇帝的控制,他们可以获取一切利益。那么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保证这些措施永远有效,避免大陆上决出最后的胜利者以后,又会王者回归,来到南洋统治诸国?
  经过多方磋商,南洋诸国终于认可了一个计划,就是通过援助张胜裕,来取得南洋的自主权。
  1653年,南洋诸国的代表来到舟山,提出支援张胜裕,但条件是当张胜裕光复大陆以后,要允许南洋自治,停止征收巨额赋税。
  当时,张胜裕正狼狈不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南洋诸国代表的条件。或许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出身金山国,没有意识到南洋对于大明的重要作用。
  双方经过了意向性的磋商,1653年下半年,张胜裕来到吕国首都吕宋城,与南洋诸国五十多个国王和代表会面,共同签订了盟约,史称癸巳南洋之誓。
  盟约规定:
  一非张无忌子孙不得为天下之主,否则天下共击之;
  二南洋诸国全力支持张胜裕和他的继承人光复大陆;
  三事成之后,除非谋逆,否则张胜裕和他的继承人不得讨伐南洋诸国,不得向南洋诸国收税;
  四解体南洋舰队,由其停靠港口诸国瓜分,张胜裕和他的继承人不得再组建南洋舰队。
  盟约签订以后,来自南洋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向张胜裕。到1655年的时候,张胜裕基本恢复了势力,麾下又有了二十万精锐的军队。他决心再次讨伐敌人,于下半年出兵,顺着长江口前往应天。
  这次张胜裕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被轻易地欺诈。他兵分两路,一路逼向应天,另外一路在通州登陆,从背后切断清朝的退路,佟福临被迫正面决战。
  双方又在镇江决战,张胜裕效仿先祖张无忌战胜最大敌人陈友谅的策略,挑选精锐的武术家,组成斩首部队,突袭佟福临的中账。
  单兵作战能力强大无比的张胜裕找到了佟福临的中帐,双方开始交战。佟福临意识到时张胜裕到来,毫无畏惧,大声呼喊着要与张胜裕展开王对王的战斗。
  张胜裕满足了他的欲望,他命令手下走开,而佟福临也以皇帝的骄傲,驱逐了他的手下,两个皇帝展开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场皇帝的对决。
  毫无疑问,能够从应天的重重包围中杀出来的张胜裕是胜利者,佟福临被他一刀砍死。张胜裕非常敬佩对手的勇气,没有砍下他的头颅,而是命令手下抬着佟福临的尸体,向青帮展示。
  皇帝的死亡导致青帮军心崩溃,二十万大军被张胜裕的军队追杀,应天变成了不设防的城市。
  张胜裕以胜利者的姿态,再次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他不再被世人嘲笑为小岛皇帝,人人都认可了他是天命之子。
  然而距离整个东方世界恢复和平,还再需要十年时间。
  清朝的统治崩溃以后,各地的清朝军队首领成为了军阀,他们割据一方,相互串联,又相互提防。张胜裕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逐一消灭了这些反叛者,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另外一股被视为叛逆的顺派,却逃脱了毁灭的结局。当首领李过意识到他不再是张胜裕的对手时候,果断从大明逃离。最初,顺派打算从西北走陆路,一直抵达东罗马,投靠异邦的张氏皇族。
  在李过的带领下,顺派残余的五万人,一路跋涉,从湖北赶到陕西,经过甘肃,来到了西域。但是他们听说,此时的西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平静了,随着罗斯人的崛起和大明的战乱,西域的张氏诸国都受到了影响,他们不可能平平安安地通过西域前往东罗马。
  李过在西域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李来亨继承了他的地位。年轻的统治者意识到,他们只能前往南方,传说中唐僧去过的天竺。
  于是,顺派的残余人员,从兴都库什山进入印度。开始,他们小心翼翼,投靠了当地土王。很快,李来亨就发现,天竺富裕而弱小,他们马上反客为主,顺派轻轻松松地就占领了印度的北方。1660年,李来亨在德里称帝,宣布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度——大顺国。
  而他们的敌人张胜裕,面对遥远的印度,根本无力讨伐,只能无可奈何地装作不知道。
  回到东方,1667年,刚刚统一大明没几年的张胜裕,因为年轻的时候战斗激烈,受过的伤开始影响身体,他意识到了寿命即将终结,开始为之后做打算。
  然而张胜裕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合法的男性继承人,他只有一个女儿,之后再也没有生下过一个子嗣,他怀疑是在战斗中伤了肾水,导致没有后代。
  按照传统,他可以选择兄弟的子孙,过继到自己的名义下,成为继承人。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张胜裕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张胜文的嫡长子张顺意。他认为,自己为了满足野心,偷走了张胜裕的皇位,所以上天惩罚他,让他没有子孙。而且张顺意真是顺应天意,在李自成来的时候,张顺意没有受到伤害,佟福临来的时候,也没有受到伤害。如果不是上天眷顾之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呢?
  现在张胜裕顺应天意,将皇位返回给张胜文的子孙。
  1668年,张胜裕驾崩,庙号世祖,世者,帝系转移;称祖,非大功不足也。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同年张顺意即位,意味着帝系再次回到嫡长子一系。
  张顺意立年号永历,在登基以后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思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