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工程师 / 第四十九章不可忍

第四十九章不可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若不是蔡邕在侧,卫臻真想揪着王老头脖领子问问他,在张邈的郡守府当官咋了?是不参与国家建设了,还是吃王老头你家大米了?什么叫明哲保身?建设地方就不是建设啊?没有了地方财税,你在中央吃风喝屁去吧。饿都饿死你了,还能让你有机会搞什么不入流的美人计?
  脖领子是不能揪的,话确是不能不反驳的,大汉以孝治天下,当面闻父过而无声,那是妥妥的不孝呐。
  “王公之言,小子不敢苟同,朝廷为官,为天子牧民是牧,地方为官,在一方牧民如何不是牧?万丈高楼,起于垒土,无官员在地方尽心尽力,安抚民生,何来煌煌大汉?家翁不以虚名为重,在陈留为官,夙兴夜寐,造福一方,何来明哲保身之说?”
  卫臻先是深深一礼,这才出言一通反驳。当然,什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场面话都是他瞎胡咧咧。经不起王允驳斥,但他又不指望驳倒王老头,做个反驳的态度,表明自己为子之孝也就行了。
  对于他的反驳,蔡邕是吹胡子瞪眼,假模假式的斥责卫臻无礼,让卫臻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的。卢植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嘴角带着弧度,看着卫臻在王允头上放肆。
  王允呢,他的行动却是大出卫臻意料之外。
  “哼,三公之位又岂是郡守佐吏所能比拟,居高位而平天下,良策一条,便能胜佐吏一生苦劳。卫子许之才,不操国之重器,反挑边角之担,如何称得上智慧?”
  看着王允捏着胡子,一脸较真的驳斥着自己,卫臻甚至有点觉得荒谬。
  本来嘛,他们老哥仨闲聊而已,王老头说了卫兹坏话,卫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反驳两句,以做姿态而已。又不是真的要和你王老头论战。人家当老师的蔡邕也及时出来和稀泥了,卫臻也从善如流的赔礼了。按理说你王老头应该哈哈一笑,来一句无妨或者小子无礼都可以,放到前太尉刘宽那种喜欢抬举人的长辈身上,甚至会来句少年当如是甚至少年郎英气勃发,理当如此的话,更是一桩乐事。偏偏王老头是个美特斯邦威,居然真下场跟年未及冠,又无官职在身的卫臻辩驳起来,也不嫌丢了身份。
  卫臻一个小年轻,王老头读过的书怕是比他见过的还要多,真就这个话题辩驳,哪里可能是王老头的对手?见王老头毫无长辈风范的不按常理行事,卫臻心里也不爽了。当下硬邦邦的道:“家翁亦有承担国家重器之心,奈何家中窘迫,委实拿不出一亿钱出来!”
  卫臻一句话把王老头噎得满脸通红,指着卫臻,嘴皮子直打架,几度欲言,却想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出身太原王家,少年时期就号称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又多经世事磨练,先后出任侍御史,豫州刺史等职务,真要围着一个话题辩论,别说一个卫臻不够王允虐,就是再来三五七八个,怕也是被他谈笑间灰飞烟灭的份。偏偏卫臻这句话直捅王允要害,让他怎么也辩驳不得。给灵帝的卖官粉饰?王老头嘴再毒,再以大欺小,作为一个士族,基本的是非观还是有的,怎么也没那个脸皮!攻击灵帝的卖官政策?虽然平日私下里,王老头没少抱怨这个,大面上他却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多少要给天子留点脸不是?当初他豫州刺史走马上任时,可也是缴了钱的。事实上不止是他,自从灵帝卖官后,哪一个上任的官员没有给灵帝缴纳过买官钱?崔烈和曹嵩之所以出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是主动买官,而非大家是被朝廷任命后,为了拿到印绶,不得不向灵帝交钱,被动买官而已。太原王家作为并州望族,就算不是并州第一豪富,比曹家也绝对不会差。拿出点买官钱还是轻轻松松的。毕竟世家大族中,混成司马直那样被买官钱逼得自杀的可没几个。
  本来嘛,大家顶着不是主动交钱的遮羞布,还能嘲笑下崔烈、曹嵩之辈。虽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但架不住大家都是五十步啊。哪想到卫臻这个愣头青伸手把这块遮羞布给扯掉了,你让王老头能如何?
  只能说,不是王老头辩才不给力,实在是灵帝那个猪队友太拖后腿了。
  “小子无礼,岂能随意非议天子?况且天子有言,以德次应选者半之,甚至免之。卫子许不能半之、免之,实乃德行不足所致。”
  王老头哆嗦着嘴皮子,又见卫臻摆出一幅无奈又不屑的表情,登时热血上涌,口不择言起来。话刚一出口,他就心下暗悔,怎能给天子卖官站台呢?再说,卫子许其人,他在改名换姓,流落陈留时,也曾来往几次,虽对其人保全自身之道尤甚于出力国家略有腹诽,却还是很敬重卫兹的德行的,怎么说人也是举过孝廉的,怎么说着说着反倒脱口就攻击人家德行了呢?
  经过青年与王球的冲突,盛年与张让的纠缠,几经波折沉浮,王允自认为脾气已经与往年大有不同,谁曾想本意只是为难一下这个卫家小儿的自己,居然被这小子三言两语撩拨起了火气?自己修身养性固然有不足之处,这小子那欠揍的表情和捅人心窝子的话语才是主要原因。
  “子师岂能信口开河,卫子许之德行我岂能不知?”
  “子师慎言,莫作失态之语。”
  王允由品评转为攻击德行,蔡邕、卢植二人也不得不出言阻止,免得他与小儿辈闹得不可收拾,图惹人笑。
  “天子曾许家翁三千万钱即可为司徒,奈何卫家族小地狭,三千万钱亦拿不出。比不得太原王家,家大业大,良田万顷,三千万钱易尔。”
  王允气急败坏,口不择言的攻击卫兹的德行,作为卫兹儿子,本来就看不上王允的卫臻当然也不会客气,当即反唇相讥,正所谓老不尊,幼不敬是也。
  “竖子敢尔!?”
  “臻儿莫要放肆。”
  话脱口而出,王允本来心下还有些暗悔,想着趁着蔡邕、卢植和稀泥,来一句老夫失言,就台阶下来了。谁料到这个卫子许家的小崽子嘴比他更毒,一句话就把王允气得火冒三丈,蹭地站了起来,蔡邕辛苦和稀泥搭建的台阶,被他一脚踢到八丈外,哪里还下得来。
  也不怪他火大,卫臻这番话说得就气人,你王允不是说天子卖官时曾言以德次应选者半之,天子都许卫兹只要缴纳三千万钱就能当司徒了,连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你说老卫兹的德行够还是不够?你王家家大业大,为了当一个豫州刺史,轻松掏出三千万,老卫家比不了。
  若卫臻只是说了前半句,为卫兹德行辩驳一番,王允说不得就借着台阶下来了,多半还要违心赞一句不意卫子许有子如此。偏偏卫臻又来了下半句。
  实事求是的说,豫州地处中原,富庶之地。六百石豫州刺史的职位,灵帝是开出了三千万钱的价格,比两千石的郡守还要高。但王老头当这个豫州刺史时,可没有缴纳这么多钱啊,事实上为了天子安排他这个职位,主要是应对黄巾军,灵帝也就让他缴纳了三百万钱意思一下。卫臻张口就来,说太原王家为此拿出了三千万钱,不是明摆着说他王允才是那个德行不足的人嘛。
  一个年未及冠的少年如此无礼,是可忍孰不可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