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逆流之我是学霸 / 014章 圣诞快乐

014章 圣诞快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先生,你买两条领带不如买三条,本店圣诞优惠,买三条送一条。”裁缝店的这位店员很瘦很瘦,瘦得有点病态的感觉。
  “有这种优惠,你们怎么不贴在店门口呢?好吧,那就买三条,算上你们送的一条,共计四条。其中的三条分开包装,我要送给三个不同的朋友。”
  “好的,先生,马上帮你包装!”
  “听口音,你刚来美国不久?”
  “是的先生,我是从欧洲来的。这是你的领带,一共十五美元六十美分,谢谢!”
  李康平关切询问:“老兄,我无意触犯你的隐私,但你也太瘦了吧,你身体还好吗?”
  店员理所当然的说:“身体好或者坏,工作不能耽误啊!你们这种体面讲究的先生不在乎这几十美元,而我们这种人一天不干活,家里就吃不上面包、喝不到牛奶!”
  李康平轻叹一声,随即说道:“不管如何,圣诞快乐!”
  “圣诞快乐!”
  距圣诞节越来越近,整个纽约的节日气氛愈发浓重。
  李康平在巴纳德学院门口看报纸,AT&T牛啊,涨到40了!
  1920年的美国股票市场不能算是牛市,有的股票涨,有的跌。
  AT&T、西屋电器、通用电器涨了,通用汽车、美国钢铁、美国制罐、联合碳化物、鲍德温机车、纽约中央铁路跌了。
  “可惜的是,只买了100股AT&T。”李康平扼腕叹息。
  “看来有人买了股票?”
  詹妮弗今天不仅没有迟到,而且早到了两分钟。
  “我买了AT&T。”李康平如实告知。
  詹妮弗好奇的问:“我很想知道,你什么时候买的AT&T啊?”
  “上个月。”
  “哇喔,你发达了!”
  “运气好而已,上车吧詹妮弗。”
  两人进入福特车,李康平送上一件体积较大的礼物:“詹妮弗,圣诞快乐。”
  “谢谢,圣诞快乐,我也有礼物送给你喔。”詹妮弗报之一件体积袖珍的礼物。
  拆开包装,詹妮弗收获了一件漂亮的花瓶。
  “把这件花瓶摆在你的宿舍里,这样我就可以继续送你花。”李康平说。
  詹妮弗开心的说:“谢谢,我喜欢!”
  李康平拆开他的礼物,哇,真的是惊喜呀,詹妮弗小姐太慷慨了,她送了一块金表!
  等等,这块怀表好像是镀金的。
  镀金的也不错啦,礼轻情意重。
  “物理学家在意的是精确和正确,希望你能得到精确和正确。”詹妮弗解释了她送表的含义。
  “这礼物太棒了,我爱死它了!甜蜜的小可爱,谢谢你!”
  李康平把玩着这块镀金怀表,它没有牌子,只刻了AL两个字母,或许AL就是它的牌子。
  这块表应该不贵,但它的造型非常古朴,纽约的钟表店里见不到这种样式的老物件,所以它是限量版咯。
  李康平启动车子,驶离巴纳德学院。
  车子很快抵达东哈林,停在奥本海默餐厅门口。
  李康平熄火,望向窗外的奥本海默餐,他说:“詹妮弗,你说你明天回俄亥俄过圣诞节,那么节前的最后一顿饭就安排在这家餐厅吧,他们家的牛排不错。”
  詹妮弗有些犹豫的说:“这家奥本海默餐厅,好像是犹太人开的啊?”
  “詹妮弗,你来过这里?”
  “没进去过,但我知道这是犹太人开的餐厅。东哈林住了许多犹太人,当然会有犹太人开的餐厅或者其他的商店。”
  “犹太人开的餐厅有问题吗?”
  “还好吧,进去坐坐,尝尝你推荐的牛排。”
  犹太人开的餐厅并非只为犹太人服务,但光临奥本海默餐厅的顾客多是犹太人。
  罗伯特·奥本海默少爷今天没来巡店。店里的经理认识李康平,经理知道李康平是罗伯特少爷的朋友。
  经理使用了经理折扣,他承诺为李康平、詹妮弗的牛排打折。
  “女士,李先生,祝你们用餐愉快。”经理礼貌的说。
  “圣诞快乐。”
  “圣诞快乐。”
  李康平、詹妮弗客气的回应。
  经理离开后,詹妮弗低声说道:“嘿,李先生,你可真是位交际达人呀,看来你结识了一些友善的犹太朋友。”
  李康平问:“有问题吗?”
  “倒也没什么问题,反正我们来都来了。”
  不管如何,奥本海默餐厅的牛排确实是绝活儿,味道好极了。
  纽约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詹妮弗暂时告别纽约,返回她的俄亥俄老家欢度圣诞。
  AT&T还在涨,42、45、49!
  12月24日,证券市场休市,AT&T终于停下了疯涨的步伐。
  李康平的平安夜与纽约中国同学会的兄弟们度过。
  周先生送了李康平一盒钢笔,说是一盒,其实盒子里只有两支钢笔,这对钢笔的价格在30美元左右。
  李康平送了德榜兄、岳霖兄一人一条领带,两位仁兄还之以不同颜色的领带,价格在3美元左右。
  施特劳斯先生实乃中国同学会的诚挚友人,他在12月24日的白天与中国人聚会,不论你有没有送施特劳斯先生礼物,施特劳斯先生都备了礼物送你。
  中国同学会的每一位成员,皆得到了施特劳斯先生相送的一盒高级雪茄。
  喝着红酒,抽着雪茄,大家挥斥方遒,畅谈寰宇。
  徐章垿赴英两月有余,众人挂念徐章垿。
  “造物弄人,罗素先生赴北大讲学,章垿未能如愿。”消息灵通的岳霖兄如是说。
  据悉,徐章垿乘船行至大西洋腹地之时,罗素先生搭乘另一艘邮轮驶往中国。
  徐章垿乃罗素的狂热粉丝,而他终究未拜在偶像罗素门下。
  真的是阴差阳错,罗素于1920年年底受聘为北大的名誉教授,他在北大开坛授业,而北大正是徐章垿的母校。
  此时的北大颇具学术地位,杜威、罗素等声名显赫的学者皆赴北大讲学,中国本土的诸多大知识分子,亦在北大任职任教。
  清华学校的名气不小,但清华学校的学术地位几乎为零。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既不做科研,又不产出学术专著,且连四年制的本科生都培养不了,能有什么学术地位?
  最近几年,走清华留美渠道出去的学生学成归国后,有些从了政,有些从了商,有些投身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
  国内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寥寥可数,草莽初辟,筚路蓝缕,学者们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为中国培养年轻人才,为中国本土的学术事业贡献力量。
  当前的中国迫切需要大楼、大厦,以及大师。
  李康平感慨道:“诸君,我们人在美国,根在中国。干杯,为中国之崛起干杯!”
  “康平说得好,干杯!”
  “为中国、为中华民族干杯!”
  众人情绪高涨,度过了平安却不平静的平安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