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商海弄潮 / 第二十一章羞于表达

第二十一章羞于表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出了夹斜路,刘三峰就开始喋喋不休起来,他对这个年轻二叔本来就没什么好感,现在更多了一些嫌弃。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多大的领导呢?你看看,还系着黑领带,我看比赵瑞之都像干部。”刘三峰说。
  刘训国不吭声,骑车慢慢向前走。
  “爹,咱说好了,回家后不能提这个事,我娘在家还得照顾一家吃喝呢,不能让我娘伺候人。”刘三峰大声说,辍学赶集挣钱之后,刘三峰就觉得自己说话有了一些底气,不自觉的硬朗一些。
  “进货去!”刘训国不理会刘三峰。
  刘三峰道:“爹,我能去趟百货大楼不?”
  “干啥去?”刘训国问。
  刘三峰挠挠头,“不干啥,就是看看。”
  “去吧,下午三点,铁路桥回合。”刘训国说。
  刘三峰蹬着自行车直奔百货大楼,他心情激动,之所以来这里不为别的,就想看看有没有英语磁带,最好是连带着英语书,一并买给赵晓田。
  等刘三峰来到这里的时候,彻底看花了眼,这里有空调,暖风吹的呼呼的,一点也不冷,被这暖风一吹,刘三峰手上和脸上的冻伤奇痒无比。
  地面铺着高档的地板砖,踩在上面滑溜溜的,一楼是新潮时尚的服装。
  刘三峰眼珠子都看直了,不过他却没有在这里多驻足,因为他看到几个售货员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他。
  他不喜欢这种带有鄙视色彩的眼神,他知道,这几个服务员肯定是在背地里嘲笑他是乡巴佬土包子。
  他兜里有钱,这一个月来,除了大头给崔大姐,他也攒了两百多块钱,但这笔钱是他辛苦挣来的,起早贪黑的忙碌,为了赶集,十六岁的他手都冻裂了,耳朵也冻的血糊糊的,这钱是扯着嗓子用命换来的,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
  挣钱不容易,刘三峰平常很是节省,从一楼上到二楼,看见这里有卖布的,他好奇的问了几句,结果大吃了一惊。
  同样的布,同样的颜色,同样的质地,这里比他在大集上卖的贵了好几倍,他一米布能赚五毛或者一块就感觉很不错了,赚再多,他就心慌意乱,心里害怕。
  没想到这里的人一米布都要看三块以上的利润,这也太黑了!
  实际上刘三峰不知道,这里的东西之所以贵,主要和房租有关系,他赶集摆摊,只需要交几毛钱或者一块钱的管理费就行了,没有房租,此处的房租一个月就要好几百,利润低了只能喝西北风。
  不过只有十六岁的刘三峰考虑的并没有全面,他心里寻思着,如果来大街上卖布,岂不是赚的更多?城里人的钱好赚啊。
  他不由得为自己这个想法而感到高兴,问了几个销售员之后,他找到了卖磁带的地方,农村大集上的摊子和这里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里的磁带什么样的都有,就是价格贵。
  刘三峰问了一整套的英语磁带,竟然要三十几块,这也太贵了,不过刘三峰还是咬牙买了下来。
  ……
  磁带这个事,他不敢跟刘训国说,所以偷偷的藏在自己的大衣里面,回到家之后,他叫了刘德彪和崔进财。
  三人去家庙偷吃刘三峰从城里带回来的烧鸡去了。
  这年头能吃上烧鸡,绝对是有钱人的日子,吃饱喝足了之后,刘三峰说,今晚跟我去找赵晓田。
  刘德彪和崔进财抽着烟表示没问题,三哥去哪,他们去哪。
  晚上八点钟,三人跳进了乡政府,来到了后面的宿舍,趴在赵晓田的窗户下面,刘三峰轻轻敲了三下。
  房间里面的赵晓田有过一次经历,也不觉得害怕了,将窗户打开,看见了躲在下面的刘三峰,“你怎么又来了?”
  刘三峰挠挠头,“给你这个。”羞涩的少年将怀里热乎乎的英语磁带拿出来放在窗边,转身就跑。
  刘德彪和崔进财连忙跟上。
  三人一口气出了乡政府,刘德彪忍不住问:“三哥,你跑个啥?看大门的发现了?”
  刘三峰摇头,“没有,刚才有些紧张,想屙尿。”
  他羞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好不容易表示出来,却总是不敢面对赵晓田,或者在他心中,他还有些担心万一赵晓田不要怎么办?索性跑掉最好。
  事实上,赵晓田寻找这种英语听力磁带已经很久了,她曾经向赵瑞之提及过,赵瑞之几次去市里开会,但每次都慌慌张张的,最后都忘记了。
  没想到,是这个保护了他三年的卫士,只是偶尔看到了她听英语,便记下来。
  赵晓田一颗心噗通噗通的跳,摸着磁带上的温度,她心里也热乎乎的,忽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从房间跑了出去,“妈。”
  客厅中,赵晓田的母亲还在织毛线,“不睡觉,做什么?”
  “我睡不着,跟你学织毛线吧。”赵晓田笑着说。
  ……
  第二天,崔大姐收拾衣服准备要去城里伺候刘成国媳妇月子,实际上她心中并不愿意去,这个吃苦受累几十年的女人,已经操劳够了,她想歇歇了,五十岁的她,已经有了心脏病。
  这是慢性病,治不好,只能控制。
  崔大姐觉得,她这个病就是在这个家气的,没嫁过来之前,虽然跟着母亲相依为命,但几个舅舅对她母女很好,也不受罪。
  嫁过来之后,崔大姐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是第一天,她的婆婆就给了她满满一大盆子该洗的衣服,里面有公婆的,还有几个小姨子的,全家的衣服都给了她。
  那老花棉布沾水之后,提也提不动,水冰的人心都凉了。
  这还不算,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在家里,给她接生的是她的婆婆,可惜的是,孩子出生没能过四六风,死了。
  第一个孩子夭折,崔大姐悲痛欲绝,在她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他身边,虽然是跟公婆分家了,但起码的照顾也得有吧?
  婆婆只是给她送了两天饭,便以她身体有恙,腿脚疼不送了。
  至此以后,崔大姐生下的几个孩子,除了丈夫刘训国,婆婆从未照顾她月子,反而婆婆生了小儿子之后,还要她这个儿媳妇去照顾。
  而今,照顾完老的了,又要去照顾小的,这个辛苦能忍的女人,咬着牙往上挺,谁让她男人是老大呢。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