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这个少爷很逍遥 / 第十章 像极了爱情

第十章 像极了爱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的阳光总是调皮的,或爬上窗户,或从窗户缝伸进去撩拨着还没睡醒的人们。
  李少爷打了个哈欠,心想:撩?你想撩谁?,本少爷注定是你这赖床迟来的太阳公公,撩不到的男人!都说是太阳公公了,你是什么性别心里没点数?你以为,这公的撩公的本少爷会妥协?
  公的?虽然从生物学角度说没错,但到底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形容自己啊?…哎…不得不说,李少爷辞藻真丰富!形容自己都那么的不落俗套…
  ……
  李府门前,依稀有人影晃动,似是在往一辆马车上堆放东西。
  原来今天,李少爷便要出发去鄱阳参加饶州诗会,余江到鄱阳需两天路程。
  “兰儿,你说这张县丞打的什么主意呢,一大清早就把少爷参加诗会的书引送上门来,还说要带着衙役保护我们,和我们一道上路。”小翠站在李府大门一侧,疑惑的说道。
  “我的傻姑娘,他那哪是保护啊,是怕咱少爷找借口不去参加诗会。”小兰在旁边,一脸无奈的回到。
  原来,张县丞一大早便来了李府,说要护送李少爷,此刻正坐在另一辆马车上,还时不时的推起布幔往李少爷这边瞅瞅,一副不耐烦的神态。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在张县丞的催促下,李少爷拜别了李老夫人,坐着马车往鄱阳而去。就在马车快出城门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声音传来:
  “李少爷,李少爷。”
  于是停下马车查看,原来是苏家小姐的丫鬟秋霜,从后面追了上来,身边还跟着一个捕快装扮的年轻男子,对着坐在马车上的李少爷福了福,略带喘气的说道:
  “李少爷,我家小姐听闻李少爷今日将出发参加饶州诗会,所以特来相送,这是小姐亲手做的香囊,请李少爷收下。”
  李奇闻言,接过香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心中微动,说道:“有劳苏小姐如此挂心,此物我收下了,帮我转告你家小姐,就说:归来之日,便是苏家无恙之时,让她放心。”
  那秋霜站在马车边,偷偷迅速的对小翠眨了下眼睛:那意思是,好姐姐,路上小心,回来请你吃如意糕。小翠回了个眼神:你懂就好。之后又说道:
  “小姐知李少爷此行路途遥远,特让我带着宋捕快过来,让他与李少爷一同上路,有个照应。”接着又往李少爷靠了靠,压低声音继续说。
  “小姐说,宋捕快是自己人,做事谨慎可靠。李少爷若有不便处理的事情,均可交代于他。”
  宋捕快,二十余岁,捕快装扮,除了肤色黑了点,倒也眉清目秀,原名宋安,余江县人士,少年时父母双亡,苏家老爷当时恰巧路过,便出钱帮忙办了丧礼,那形式对于贫苦人家,也算风光了,后面又让他在衙门当个捕快,不至于饿死。因而,宋安对苏家忠心耿耿。
  苏家老爷是个奇怪的人,总是莫名的能在外面捡到人,老的小的,重伤的贫穷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那么的缘分,看起来像极了爱情…额?爱情?捡回去的可都是男的,你确定苏家老爷的爱情长这样吗?
  某处躺在床上的苏家老爷,突然感觉一口气上不来,好似要草率的领盒饭的样子…
  确定?那是不可能的,真是怕了你们这些跳脱的人,动不动就想着剧终去阎王殿报到,是阎王老爷子给的工钱比较足吗?
  嗯,既然觉得爱情这词不贴切,那就换个词,多大点事?词库:乐于助人,乐善好施…
  还是那个某处,苏家老爷子好像又好了点,不再那么虚弱。
  李少爷心想,此次鄱阳之行,小兰因要留下帮老夫人打理生意,只有小翠和充当车夫的大柱跟着自己,小翠傻傻的,大柱不够机灵,多个可靠人确实会方便许多,便点头答应。
  谁傻傻的?你才傻傻的呢,小翠坐在马车里,望了眼不机灵而且还笑呵呵的大柱,一脸忧伤……
  秋霜见李少爷点头,便回身往远处而去,大概是去回话了。
  李奇望着秋霜走的方向,在街道尽头,看见一辆马车停在那,眸光扫过时,恰好见到苏小姐抬起窗帘,往这边望来,眼神一触即分,只见那苏小姐似是惊吓般迅速放下帘布。
  收回目光,李奇笑了笑,让宋安和大柱相对,坐在车前的车夫位上。
  ……
  大半日后,李少爷一行人在某处路边茶馆休息。
  茶馆建的很简单,几个草棚,几张桌子,一根旗帜上写着茶字的旗杆。
  马车真不是个舒服的交通工具,颠颠晃晃的,马儿累,坐马车的也累。但却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了。
  草棚下,李少爷和张县丞分桌而坐,在李少爷的强烈坚持下,小翠他们也跟着围坐在桌子旁。
  这个世界衙役分两种身份,一种良民:民壮、库丁、斗级、铺兵皆在此列,而皂、快、捕、仵、禁卒、门子均为贱民,这些贱民同倡优奴婢同列,其中又以捕役地位最低。
  李奇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实是惊世骇俗,不过他才无所谓,谁还能管的了他?
  另一桌,张县丞坐在桌旁,几个衙役或是站在其身后一副讨好,或是另寻一桌坐着。
  张县丞,鼻头红红,眯着眼睛,左手捏了捏八角胡,看了看李少爷那桌,心想:当真是下等人,居然与那贱奴和捕快坐一起!眼珠子一转,站起来走到李少爷那桌说:
  “李少爷年级轻轻便得了秀才,实是我余江数一数二的天才,想必胸中自有乾坤,今日我们与李少爷沿途而来,四周风光甚是优美,李少爷何不借此作诗一首,也让我等见识下咱余江的文采风流。”
  李奇心中无语,这么快就替主子来探路了?本来想拒绝,看了看茶馆前那斜斜的上坡,灵光一闪,看我不坑残了你,说道:
  “好说好说,在下刚刚也正感叹这一路的风景,只得了两句,本不该在县丞面前献丑,但为表对县丞的尊重,只能将拙作写出,不过只有两句,望县丞不要见怪。”
  “李少爷开玩笑了,两句就两句,哪里来的见怪之说?”张县丞心想,这李少爷还是天真的,倒要看看他什么水准。
  不一会儿,小翠便准备好了笔墨,在一张空桌上,李少爷走过去,在那宣纸上笔走龙蛇,是两行颇有韵味的小楷:
  《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小翠等其他人看不太懂,只是觉得少爷好厉害,这就把诗写出来了…
  那张县丞走近一看,不禁大笑,心想:这也叫诗?世子真是多虑了,还让我试探试探,这厮根本就一个草包嘛!那柳慕白有何惧哉?但口上却说:
  “李少爷当真好才学,此次诗会比试,那柳慕白定讨不了好。”
  李奇翻了翻白眼,你是想说本少爷一定会凉透的吧,等你回去打了小报告,呵呵哒,到时候诗会你就知道谁凉了。
  对李少爷的才学,有了一定“认知”的张县丞,一脸迫切的说:“这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早点赶路,免得耽误了大事。”说完,便自顾自领着衙役往马车方向走去。
  李奇看他们走了,趁他们没注意,又提起笔在宣纸上又写了两句,只见那诗为:
  《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跟本少爷斗?啧啧,真是想不开,我大司马光的打油诗,可没那么简单。李奇骚骚一笑,本想把宣纸收起来,不想一阵风突然刮过,那写着诗的宣纸便飞走了…没入旁边的山林,瞬间不见踪影…
  李奇也没在意,阻止了想去捡的小翠等人,便随着张县丞继续赶路。
  ……
  某处树林中,一位白裙女子立身其中,若李少爷在此,定会发现,她就是那日乌石山中与他惊艳一吻的那位仙子,此刻她手中拿着一张宣纸,眼中情绪多样,不知想些什么……
  李少爷不知道,他刚刚在茶馆里的所作所为,全被这白裙女子瞧了去,于是一时好奇,便使了点小手段,弄走了那宣纸。
  原来,自那日被李少爷轻薄了后,这女子又回那有明王教徒的小寨子查看,不想却听到有一人蒙着脸对明王教圣王的保证,说什么饶州诗会后,乌石山计划便可执行。
  后来,她又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了一些脉络,于是暗中跟着李少爷,想着,要是李少爷不行,那就想办法帮忙,虽然她不知道明王教要在乌石山干啥,但她身份特殊,天生和明王教死对头,总觉得,李少爷此行跟那什么乌石山计划深有联系。
  当日,小寨前两个喽啰的聊天,她没有听到,当时她刚刚靠近小寨便发现李少爷…以为他是明王教徒,于是…把他抡走了…
  远处,坐在马车上的李少爷好像发现了什么…嗯?不行?本少会不行?本少不服,到底又是谁造的谣啊…拖出去喂狗…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