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北宋第一纨绔 / 第四章 祸从口出

第四章 祸从口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虽然出门只带了梁三一人,但刚刚那名女子从来时拦车很可能就引起皇城司的兴趣。
  这汴梁城最不缺的就是勋贵,要是没人暗中监管,怕是早就要乱起来了。
  不过这么名目明目张胆冲出来的,包拯却是第一个。
  想到这里曹佾就不由头疼,对着身前的包拯道:“包大人,是曹某孟浪了。这就回府安心待着,要是无事绝不轻易出府。”
  “曹家大郎这是哪里话。包某只是对你的所作所为很感兴趣罢了。”
  曹佾看着包拯那略黑的脸上带着些许玩味,一时间倒是不知道包拯在打什么算盘了。
  “是在下唐突了。不过现在已经临近正午,要是不快些赶往吏部的话,怕是吏部就要放衙了。”
  说完这话,对面的包拯先是一怔然后就狡黠的微微一笑。
  平心而论包拯那张略黑的脸很有欺骗性。
  但眼前的包拯毕竟不是一个究竟官场的老油条,些许细微的表情还是让曹佾心生了警惕。
  或许连包拯自己都没察觉,但曹佾却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正如曹家大郎所言,现在已经临近正午。包某想要回家行孝也不急于这一日的时间,不如咱俩找个酒肆畅谈一番如何?”
  与他一个才见面的武勋畅谈?
  曹佾敢肯定包拯绝非最先好奇他的人。
  要是他没猜错的话,包拯口中的恩师才是这一切的策划者。
  说实话,他对朝堂中的文官并不了解。
  不过对方既然能让包拯如此尊敬,怕也就是朝中的那几位相公之一了!
  “既然包大人有此雅兴,那就去樊楼吧。”曹佾冷声道。
  包拯听到这话整个人瞬间就僵住了,原本泛黑的脸庞瞬间变成的黑紫。
  “樊...樊楼,那种地方包某可承担不起。”
  “没事,我曹家在樊楼也占着份子。既然包大人是受人之托来与我接触,那就当是小子略尽地主之谊好了。”
  包拯闻言行了一礼,态度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当他们来到樊楼最高层的雅间后,曹佾率先道:“包大人,现在这个环境可以让你畅所欲言了吧?”
  “我没什么想问的,倒是该对之前的无礼向你道歉。”
  曹佾闻言没有回话,而是将视线转向了窗外。
  当他的眼睛完全被汴梁城繁华的景象给占满时,曹佾才幽幽的道:“你们文官防的也太严实了些...我只不过是出门散散心,就立马被你们给盯上了。对了,刚刚那个女子也是你们的人?”
  “那女人不是,而且我与恩师也并非有意跟随,真的只是偶遇。”
  曹佾见包拯这话不是作伪,点了点头后继续看向窗外。
  雅静内因为曹佾的闭口不言变得有些诡异,甚至用心聆听两人的呼吸声都能隐约听见。
  还是包拯最先受不了,开口道:“曹家大郎,你就不好奇我为什么要归家行孝么?”
  “不好奇。咱们大宋以文御武,你们读书人讲究的不就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之类的么?不管你是为了博名声回家行孝,还是为了暂时远离朝堂,对你来说起码不亏。”
  其实曹佾是想夸包拯的,但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在你眼中,包某就只是个沽名钓誉的小人么?”包拯有些不悦道。
  “当小人有什么不好,官场上最要不得就是正人君子。我是武勋之后,只要安分守己自可一生顺遂。但你要是想当魏征那样的直臣,还是等官家亲政后再说吧。”
  其实在曹佾看来包拯是幸运的!
  只要熬死了刘娥和丁谓,按赵祯那宽和的性子他必定会有出头之日。
  可是还没等包拯发怒,雅间的门就被人给粗暴的踹开了。
  只见两个中年正搀着一个小老头,三人同时瞪着他。
  曹佾见状有些懵,他敢保证原身的记忆力可不认识这三人。
  倒是包拯不嫌事大,起身行礼道:“见过恩师及两位相公。”
  曹佾闻言也不敢怠慢急忙向三人行礼,但那为首的小老头却冷哼了声道:“曹家的礼,老头子我可不敢受。”
  听到这话,曹佾知道这是小老头是真生气了。
  也没辩驳,低着头就那么站着。
  倒是老头左边的那个中年对曹佾十分感兴趣,开口道:“曹家大郎,你给本官说说为什么包拯回家行孝是不错的办法。”
  哎,大宋的人为什么都这么喜欢刨根问底呢?
  他只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又引来了麻烦。
  “难道博取名声还不够么?”曹佾自然不会将自己所想的一股脑都说出来,有些装傻充愣道。
  而那个中年却没有责怪他的意思,笑着点头道:“呵呵,滑溜的像条泥鳅一样,和你老子曹玘一个样。”
  曹佾闻言继续低着头,虽然这话带着几分调笑,但他就当是夸人的话坦然接了。
  而那个老头却依旧不依不饶,冷冷的道:“老夫李迪,虽然被官家降了官职,但满朝文武中敢找借口搪塞老夫的你还是第一个。”
  曹佾没想到随便出个门居然引来了这位大佬!
  要是早知道会如此,他就是老死曹府也定不会出府一步。
  “曹家小子老夫再给你一次机会,把你藏在心里的话一并说出来。”李迪声音不大,但撒发出的气势连他身旁的包拯也不由一怔。
  曹佾当然不会将话题扯到刘娥和丁谓身上,思虑了良久后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包大人既然能够被举选为官才学自然是极好的,回家行孝的这几年多听多看多思,必然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话一出雅间中再次变得安静无比。
  而李迪更是推开了搀扶他的两人,走上前来细细的打量起了曹佾。
  倒是之前开口的那个中年听到他这话后,笑着点了点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好句子好心境,要不是我已经从吕相手中抢了包拯,我王曾倒是不介意再多教你一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