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二十四史之说民国 / 十七

十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炸伤后的良弼经西医紧急抢救,撑了二日,仍重伤不治身亡。死后家中所留遗产竟然萧条得很,清廷怜悯其一生廉洁忠诚,下旨发放些抚恤金补贴其家眷。
  良弼遇刺身亡的消息,极大地震动了满清上层,宗室贵族如惊弓之鸟,纷纷外逃至大连、青岛等租界处避难,苟延残喘。并把家中巨资统统存储在外国银行,经相关人士调查统计,这些个满清贵族存储在外国银行的钱财总计竟达到四千万两左右。
  当初清廷恳求宗室贵族们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慷慨解囊挽救朝廷危机。他们私藏巨资却一个个叫穷,都不肯拿钱出来发饷募军,眼睁睁看着清廷危难日益,最后亡家亡国。你说可悲不可悲,可恨不可恨?
  皇家贵族倒是跑了逍遥自在,剩下隆裕太后和七岁的小皇帝溥仪留在宫中。把着千斤重的担子都甩给这对孤儿寡母。溥仪毕竟还小,不懂什么危机四伏,仍然整日嬉戏游玩,开开心心地生活。应该说整个大清的担子只有隆裕太后在扛着,一个瘦弱的女子在寒风中苦苦支撑。她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毕竟连嫁妆都拿出去给袁世凯做军饷了,实属尽力了。
  隆裕太后过了几天再命太监去请各皇室成员来开皇族会议,却连个人影都没了。接连又来了一道催命符,由内阁呈入,隆裕太后急忙打开一瞧,内容大概如下:
  内阁军咨陆军各大臣达成共识:请朝廷以大局为重,立刻改定共和政体。停战以来约有二个月了,民军一边筹备粮饷,一边招募兵士,各省都是他们的人。而我北洋军都没有后援部队,势力一天天减弱,战线又拉的太长难以兼顾,处境越来越危险。我困守在这汉阳城,一筹莫展,军饷一旦匮乏,士气就会动摇,军心就会不稳,民军趁势发动猛攻,我们则难以守住。虽然现在南北对立的局面能勉强维持住,但从人心角度说,大家都心向共和,从地理的角度看,我们大部分省份几乎都失守了,整体上我们几乎没有赢面。
  臣段祺瑞深受国家栽培,为了国家死不足惜,所以斗胆劝谏,恳请朝廷为了天下百姓,更改共和国体,并宣示中外,然后人民上下一心,奋发图强,那么国家前途一定会非常光明……
  隆裕太后看着这份奏折,眼睛越来越模糊,已经不知道落了多少泪珠子了,看到奏折后面的署名,第一个便是第一军总统官段祺瑞,随后依次名列:尚书衔古北口提督毅军总统姜桂题,护理两江提督张勋,察哈尔都统陆军统制官何宗莲,副都统段芝贵,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倪嗣冲,陆军统制王占元、曹锟、陈光远、吴鼎元、李纯、潘矩楹、孟恩远,河北镇总兵马金叙,南阳镇总兵谢宝胜,第二军总参议官靳云鹏、吴光新、曾毓隽、陶云鹤,总参谋官徐树铮,炮台协领官蒋廷梓,陆军统领官朱泮藻、王金镜、鲍贵卿、卢永祥、陈文运、李厚基、何丰林、张树元、马继增、周符麟、萧广传、聂汝清、张锡元,营务处张士钰、袁乃宽,巡防统领王汝贤、洪自成、高文贵、刘金标、赵倜、仇俊恺、周德启、刘洪顺、柴得贵,陆军统带官施从滨、萧安国.......差不多有四五十人。
  到了结末几个姓名,已被泪珠儿湿透,连笔迹都模糊起来。隆裕太后大约看完后,便把这奏折掷在案上,竟返入寝宫,痛声大哭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