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沈不胜一瞬百里,想回头看,菩提的声音已经传出,广场上数千人就散开了。沈不胜刚刚心神沉浸在宝莲灯之中,念头一动,一瞬百里,现在回过神来,想再试一次却做不到。
沈不胜听到菩提的解释后,明了,全心全意,心神皆入宝莲灯,宝莲灯便可以有飞天遁地之能,妙用无穷。心念一动,千里不过一息。这宝莲灯也是他们能否降服灵物的关键点。
不过宝莲灯不可频繁使用,沈不胜细细端详这宝莲灯,莲花灯之中是有灯油,灯油有限,所有人要对灯油余量有估算。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刚才的一瞬百里,不过是耗去了一点点而已。
沈不胜还好庆幸自己不是一下天南海北而去,不然早就不知到了哪里。
沈不胜将宝莲灯斜挎在腰间,思考着如何寻找自己的灵物。随缘而至,随心而动。实在是太过玄乎了。
日出东方,光划破黎明。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沈不胜也没有觉得肚子饿,想来应该是宝莲灯的缘故吧。沈不胜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触感,不像是假的。宝莲灯的造化之力,为他们暂塑肉身。
日出东方,紫气东来,就在这个瞬间,远离沈不胜千里的一个道士,年轻模样,一手拂尘,一手宝莲灯,清风拂面,一朝开悟,大笑道:“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个道人名为陈灵台,与沈不胜一样来自地球。
有人说他神神颠颠,每日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也有人说他是行走人间的真道人,清净无为。
观天地鸟兽,推天道以明人事。
道人是个弃婴,那年大旱,庄稼收成极为惨淡。在一个香火不那么兴盛的道观,清晨,老观主推开门,便看见一个孩子嚎啕大哭,正值旱季,道观粮食不多。老观主抱起孩子,叹息道:“罢了罢了,贫道便收你一个。”这个孩子就是陈灵台。
他刚才如醍醐灌顶一般,明了许多,知晓了他的灵物所在,或者说,在他持有宝莲灯之后,与此界产生联系,有一物与他产生共鸣。意愿强烈,共鸣不断。陈灵台一瞬间便明了,持宝莲灯御风前去。其实,并不是只有那一物与他产生联系,只不过哪一物如人间帝皇一般,我看上的人,其他人休的染指。其他灵物便不敢不愿抬头。
天上,一个骑青牛的虚影,道:“此子与我道门之缘,尤深。”顺着他目光所及,便是陈灵台。早年,他成道之时,紫气浩荡,留在人间一拂尘。竟然是拂尘与陈灵台产生共鸣。陈灵台道缘之好,令人侧目。只是如何可以获得拂尘的认可,就看陈灵台的造化了。
又一道虚影道:“居然让道祖开口,看来此人天资尤高。三千年前,你可都没有这样说过啊。”
道祖默然,不言语。道祖曾偶获其一,不知道他看上的这个陈灵台是否是那个一。只能让时间来验证了。
“若是他可以过了道门三关,我便让他拜入我门下,又有何妨。”道祖说完,虚影便消失不见。
道祖离席,到让这些虚影大吃一惊。三千年前道祖,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席看完了这场试炼。现在,却是只观了开头就离去了。只是不知,是为了陈灵台,还是天魔作乱。
沈不胜默默理了理思绪,先是奇怪的梦,又有咕噜,飞入三界,搜寻灵物。这奇妙的旅途,恍如隔世一般。不过在这个世界,他埋在心底的一些东西,悄悄长出了芽。
沈不胜静下心来,要要细细思索,细细体会一下。可是枯坐了良久,内心毫无感受,甚至不起一丝丝波澜。看来这天人感应不可靠啊。随手拿起一个路边石头,问道:“你是不是跟我有缘?”,半晌,无言。
之后又忽然想到,我若与他有缘,应该是遥相呼应,没有感应是不是位置。既然与我有缘,那应该与我所喜欢,我所心心念念的东西有关。
我若与它有缘,那应该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所喜欢的,我所喜欢的是江湖。
可江湖在哪?
是了,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
江湖上有剑,有酒,有人,还有故事。
沈不胜没有想到,他后来居然可以说出这样的文绉绉的一句话。“我有一碗酒,名为江湖。敢问谁来先尝。我有一把剑,名为有缘,敢问谁来先死。”
沈不胜打定主意,便要离去,去他想去的地方。若是以西游记来说,他要去的便是是长安城。那里应该处处繁荣景象,车水马龙。
就在沈不胜要动用宝莲灯的时候,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儒衫的老人,他身材高大,面色祥和,正朝他而来。喊道:“小伙子,别急着走。”
沈不胜立马警觉起来,这个老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了,好像还看穿了他的想法。疑惑道:“老先生,你是谁?”
那个儒衫男子微笑道:“一个老教书先生罢了,偶入此地。见少侠于此地,冒昧打扰,勿怪勿怪。”
沈不胜听了之后,仍是没有放松警惕,一个老先生,荒郊野外,羊肠小道,画面很违和啊。
沈不胜又问道:“可是有事。”
儒衫男子回答道:“相遇少侠,便是有缘。不敢有一事相求,唯有一问,我想听听少侠的见解。”
“什么问题?”沈不胜心中暗暗惊讶,有缘,总不会这个老头是我的灵物吧!!
“有没有绝对的善,可以否定天下所有的恶,有没有绝对的恶,来否定天下所有的善。”儒衫男子道。
沈不胜听到这个问题,似曾相识,好像以前也曾想过。那还是他在看武侠小说的时候。善恶何分,善恶何辩。好像一个女子偷了别人家粮食,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偷别人粮食是恶,养自己孩子是善,这事有善有恶。总会有一些灰色地带,不是非黑即白。哪里才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难测,善恶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有没有可能,有一个人,真的做到了所有的善,以此来看出人性中所有的恶。有没有一个人,真的万恶不赦,不曾有一丝丝的善,以此来否定人性的善。
看似两难,其实最难。
沈不胜还在思索着。
眼前的老先生,。
走了百万里,
回头山河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