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天启年 / 第八章 廷杖!

第八章 廷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虽然搞定了内阁,但是朝中的大臣们对于熊廷弼的起复还是颇有微词,不过一天的时间,各式各样的奏本就堆满了内阁的案头。
  这天一大早,刘一璟手里抱着一大沓题本,走进了韩爌的值房。
  题本,在大明就是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不过,这题本和后世人所知道的“奏折、奏本”等却是不同。
  题本和奏本都是明朝时的公文形式,二者的区别便是题本为公事,奏本为私事;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
  根据明永乐年间的规定,“诸司有急务不能面陈,许具题本投进,专用于公事”。外形为用纸折叠而成的“折子”,里面每幅六行,每行二十字,从右到左竖着写。
  其中第一面(封面)一定会写“题”,以说明该折子的体裁。大臣写好题本并用印盖章后,送通政司审核行文格式。审核通过后的题本称为“通本”,会送达内阁。如果是中央部院的题本,则可以不经通政司,直接送到内阁,称为“部本”。
  而“奏折”则是清朝沿袭明朝的公文体制,但是也有不同。
  由于清朝不设内阁,大臣与皇帝之间便有了更加简洁的奏对方式“奏折”。这是只有皇帝指定的亲信大臣才能单独给皇帝密报,由皇帝直接用朱笔批示,再发还该大臣的官方文书。
  刘一璟走进来的时候,韩爌正在沏茶。见刘一璟进来,笑道:“刘阁老倒是来得巧。我这里刚泡的小龙团,尝尝?”
  刘一璟摆摆手,苦笑道:“茶就不喝了。虞臣啊,你来看看,朝中的大臣们对熊廷弼很有成见啊。”他把这一大摞通政司刚刚送来的题本堆放在韩爌的桌上,随手抽了一本:“喏,这个说熊廷弼排除异己,独断专行;还有这个...”
  刘一璟从袖中抽出一个题本:“你得看看这个。姚宗文,张修德又提起了熊廷弼在辽东的事。”
  韩爌惊讶道:“他们竟旧事重提?不怕龙颜震怒吗?”同时,韩爌也有些疑问。这种事情刘一璟怎么会来找自己商议?两个跳梁小丑而已,发回去就是了。
  他好奇的看了看剩下的奏本,脸色逐渐变黑,最终变得像是锅底一般。
  这下,韩爌总算明白刘一璟的意思了。这一沓奏本中间,除了刘一璟特意挑出的姚宗文,张修德的奏本,剩下的,竟然全都是东林党人的!
  刘一璟苦笑道:“虞臣,我虽是首辅,但我这个首辅不过是个空架子。这些奏本就劳烦你替我看看好了。”
  说罢,刘一璟便离开了韩爌的值房,连茶也没顾得喝;只留下韩爌在值房中默默思索着什么。
  ...
  第二天,朱由校破例起了个大早。今天是朝会的日子,正好要看看群臣对熊廷弼的起复是什么反应。如果反应太大的话..自己也早有准备。
  朱由校的嘴角缓缓勾起。以前常听人说起,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生活嘛,就是有了争斗才快活。
  黄锦在静室外小声叫着:“皇上,该去早朝了。”朱由校懒懒的应了一声,便带着黄锦往皇极门去了。
  其实后人以为明朝时候的朝会都在三大殿中举行,这是有失偏颇的。
  明代常朝仪由常朝御殿仪与常朝御门仪组成。其中,御门听政的地点比较固定,基本上都是在皇极门,常朝御殿仪的举办地点则比较多样,奉天殿、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等都可以作为常朝御殿仪的举行场所。
  常朝御殿仪与常朝御门仪一般都是举办比较正式的早朝,而明初以后早朝主要是御门听政,御殿仪则更多的应用于一些早朝外的临时会议,并不怎么举行了,《大明会典》记载:“国初常朝或御殿,今不行”。究其原因,一是御殿仪规模太大,形式远大于内容,不利于国事的处理;二是明代北京宫阙的三大殿屡遭灾害,很长的几段时间内是无法使用的。
  而且,在皇极门外,朱由校早已为那些敢于跟自己顶牛的大臣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如果在大殿中朝会,恐怕就没有杀鸡儆猴之效了。
  朱由校到达皇极门的时候,大臣们已经在当差的内侍们引导下按照文左武右的顺序分立在御座两侧,在文官队首的是首辅刘一璟,武将队首则是英国公张维贤。
  他饶有兴致的看了看大臣们的表情,文官们眼中燃烧着一种热情,肯定跟熊廷弼的起复有关;而武官们则是一如既往的缩着头,像是一群站着的木偶人。
  前面的程序照例是跟皇帝无关的。鸿胪寺的官员奏报当天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通政司上报边关的奏报...
  朱由校兴趣缺缺的等了好久,终于到了关键的“奏事”环节。只是随便扫了一眼,朱由校就发现了七八个跃跃欲试的官员。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邹元标咳嗽了一声,正欲出班之时,突然见到前面的内阁次辅韩爌回过头,朝自己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心里一惊,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他这一停,好几十双眼睛顿时看向了他。邹元标只能尴尬赔着笑,这脚却是不肯再往外迈了。
  原来,明代朝会时,官员若是有本上奏,出班之前都会咳嗽一声。这就是提醒别人:“我要出来了!”免得两人同时出班,引起尴尬。邹元标可倒好,咳嗽了却不出班,别人可不得拿眼瞅着他么。
  见邹元标又把正要伸出来的脚收了回去,朱由校心里暗笑道:“如果不是韩爌提醒你,今天这顿廷杖你可是吃定了。”为了今天的朝会,朱由校早就从让魏忠贤从锦衣卫调来了几十个专精枪棒的汉子。
  钩直饵咸,看哪个倒霉鬼会吃到这天启朝的第一次廷杖吧!朱由校不禁这样想着。
  见自家大人都没有出班,几个东林党的御史虽然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也收回了要迈出去的脚步。突然,一个身影从文官队伍的尾端走了出来,跪下说道:“臣姚宗文有本奏!”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校眼底的笑意更加浓郁。姚宗文..那就拿你做个人样子好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