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开启制药新时代 / 第三十一章 凑巧

第三十一章 凑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辽大六月份,对大一大二来说,都是属于小学期的时间。小学期是啥子,一个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又不想放假太早,硬生生给你创造出来的学期,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上一些和专业有关的选修课,基本上一周两三节课,闲的很。
  所以苏忱很放心地选择在这个时候招兵买马,纯属这时候大家都挺闲,不在专业学习中,要不然学院也不会给他提供紊乱军心、动摇大家学习兴趣的机会。
  经过那天宣讲后,陆陆续续跟苏忱联系的有七八个人,苏忱先安排他们,去厂里参观培训了一下,目的是让他们心里有个底,别到时候没过几天觉得自己这是骗人的,直接都跑路了,让苏忱当个光杆司令,一家医院一家银行地上门服务,再加上推广设备总要熟悉自家的产品,总不能啥都不会就莽头干。
  现在大学生很多都一腔热血,只要给他提供社会实践、锻炼自我的名义,并且还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名号,前途无量,钱意思意思,只要不是太差劲,大家都会很有干劲,而且苏忱也没有坑自己的同学,他相信,只要坚持下来,自己肯定能成功。
  不仅是在自己院,苏忱还把魔手伸向了其他院系。不过这种,没有学院的扶持与帮助,苏忱通过各类辽大内部的比赛群,以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名义,对外广而告之。
  这些群,都是一些有志冲击一些校级、省级、国家级奖项的学生所创建,例如“挑战杯”、“大学生建模大赛”等,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找到靠谱的人,概率比较大。
  苏忱挑挑拣拣也选中了五个人,约好他们在学校文化科技园提供的场地见面。刚见面,虽然事先提醒过,在确认后并不是百分百成为小组成员,立马就走了两个。“挑战杯”这种面向实际创业的项目,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原则上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自己院还有人也跟着他,总不能踢掉一些,把他们加进来吧。
  这样未免有些不公,而且苏忱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拿奖,只能说大家的目的不同,只能一拍两散。
  正当苏忱坐在大方桌的正座,准备给剩下的两人画饼传教。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
  “请进。”
  约莫着165身高,面容白皙,骨肉匀停的女生走了进来,不好意思地说道,“刚刚给人家教完,坐公交车堵车了,我没来得太晚吧?”
  苏忱和她对了对眼,暗忖,“哟,这不那个图书馆的“粉衣姑娘”么,这可太巧了,图书馆、免修考试,加起来可碰上三回了,辽大真小。”
  “没事,我们也才刚开始,找地方坐下吧。”
  女生看着他也微微错愕,认出了他,没说什么。
  众人这才有空互相聊聊,两个男生,一个信息学院的李航,一个物理学院的张弛。
  “粉衣姑娘”有个好听的名字,张若兮,生命科学院。
  当问起为什么来时,只有张若兮的答案不同,“因为只有这个大赛项目给薪酬。”
  苏忱给他们简单介绍了自己这个项目的前景,大家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留下来的都是看好这个项目的人,苏忱也把他们送到厂里参观。
  等到“银医通”上线后,苏忱发现医院还是银行可能由于经验原因,都没有关注培训这一块,没有安排引导人员和志愿者,指导病人使用新的设备。大部分工作是由值班护士引导,但医院很忙,护士也并不会一直守在自助设备旁,导致这一方面有很大缺失,有很多市民压根不会使这机器,好几天都没有充足的人手指导市民。
  苏忱只好带着在厂里熟悉产品的同学,来医院充当志愿者,毕竟是自己的设备首次亮相,苏忱有颗尽善尽美的心。正儿八经以产品售后的口号,在医院安排好自己企业的同学,医院和银行方也都觉得苏忱这企业不错,居然还有售后服务,也确实是他们没有做好的地方,口碑也在一点一点地打造起来。
  加入学生介绍者的效果很好,大学生素质比较高,容易让患者接受,加速了来门诊的人习惯并上手“银医通”的程度,苏忱也暗地里给自家企业的设备打着广告。
  好巧不巧的是,温记者刚调查完,自以为抓到了“银医通”的漏洞,在加班加点,赶稿准备揭露这一现象时,苏忱就和同学一起来到医院,辅助市民使用“银医”自助设备。
  温记者对此还浑然不觉,想起这几天的见闻,温记者有些激动,自觉抓到个小小的“爆点”可写,这些天的功夫没有白费。
  面对笔记本电脑,温记者郑重其事地打出几行字。
  “沈阳首家医院推出用银行卡先诊疗后付费举措,意在为患者节约就诊时间,不过这种名为“银医通”的支付方式实际使用率不高!”
  “这项意在令患者看病更便捷、候诊更省时的措施,在老百姓中的接受程度如何?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疑惑?近日,记者跟随沈阳多位病患一起体验了一番,发现使用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
  温记者越写越顺,回想起这几天采访的经历,这些是要写入稿子中,增添稿子的真实性,终归新闻是不能弄虚作假的嘛,不过可以适当地夸张!
  温记者笑容满面,幻想着自己借此升职加薪,能多赚点钱,保养一下自己,这才多少岁,眼角就有细纹了。温记者心疼地想道,打字的动力也在上升。
  “根据记者询问当地信息中心数据得知,“银医通”实施3天以来,共有163人使用,平均每天不足54人使用;其中,大多数人用来挂当天的号子以及预约下次就诊的号子,仅12人使用了直接付费功能。这一数据,与医院日均2000多人次的门诊量相比,让人比较意外。”
  “为什么一项本为了节约患者就诊时间的新模式,近半个月下来后,使用者寥寥?”
  “记者采访了多名市民,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话吧。”
  “像这种机器操作年轻人还行,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用也不会用,感觉还是窗口跟人交流起来更加靠谱一点。”正好来医院配降压药的马大伯说的话,也许能说明很多像他这样不愿用银医通付费的顾虑,“先得把钱存到卡里,总感觉钱在卡里被划来划去,不像窗口付费那么看得明明白白。而且看之前卡里得存多少钱心里也没个底,存少了还是无法直接付费,存多了担心卡里的钱成了死钱。”
  “还有更多的患者则表示,不太清楚有该系统的存在,更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温记者越写越兴奋,不自觉使用的表述,有点超出客观。
  “由此可见,银医通这种新型操作方式,或许会将初战失利,它超出了目前市民的承受能力,希望能给日后开发此类系统的银行以及医院给与警醒。”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