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长安的集市,是热闹的,三教九流,贩夫走卒,齐聚在道路两旁。
热闹,其实也昭示着长安城的繁华。人来人往,比肩接踵,李世民也乐意见到此番情景。
一座雅致的酒楼二层,雅间内,一名略有足疾的少年,恭敬的为正中间的中年男子斟了杯酒,随后在一旁坐了下来。那中年男子相貌堂堂,脸似冠玉,微留髭须,温润中带着七分威仪,显然不是常人。
只见他从窗台望着下方的热闹街景,半晌,转头看了看那少年,问道:“乾儿,路,为父帮你扫干净了,接下来该怎么走,就是你自己该想的了。”
少年知道父亲所指,重重的点了点头,恭声说道:“儿子必不负父亲所望!”
“咦,那和尚倒不是个凡人,左右,去请他上来,我要见见他。”只见那男子盯着街上一名僧人,对左右言道。
“喏!”左右应了一声,下楼去了。
这一日,陈小森吃过早饭,就兴致勃勃的出了寺庙,去感受长安城的繁华了。
一路上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小商小贩,耍把式卖艺的,在街道上错落有致,杂而不乱。沿街道两旁,还有好几家雅致酒楼,开门迎客,只见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偶尔,还能见到几个西域胡人,足见大唐之繁盛!
陈小森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只是可惜了现在自己是个和尚,不然,还真想搞些酒肉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西游世界,到处是坑,要是吃了肉喝了酒,被那些大能发现了,还真有可能把陈小森就地抹杀,所以,他得忍,得让自己有本钱可以和那些大能叫板才行。
“前面那和尚,请留步!”陈小森回过头,只见一白袍少年叫住了自己,边上还跟着一个铁塔般的武将,黑脸,看不出年纪。
“施主可是在叫小僧?”陈小森看了看四周,似乎只有自己一个光头。
“这位小师傅,我家主子有请,还望小师傅稍移玉步,暂做停留。”白袍少年双手合什,不失礼数。
“你家主子?”陈小森虽然疑惑,但还是跟着他们上了酒楼。
雅间,只见坐在正中一人神情和蔼,但和蔼中透着三分威势,只见他双手合什,笑着说道:“冒昧叫家将拦下大师,还请恕罪。”
陈小森也不是愣头青,看这阵势,这人必是王公贵族一流,虽然自己方外之人,不必惧他,但人家礼数做足,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自己也不能失礼,于是回礼道:“无妨,相逢即是有缘,佛家讲究缘法,这就说明,施主与小僧有缘。”
“大师果真妙人,乾儿,还不给大师看座。”说着,便指挥那名跛脚少年给陈小森让位子。
慢着!乾儿,跛脚!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这人是谁,陈小森就枉称从现实地球穿越而来了。
“圣上当面,小僧未及礼数,甚是惶恐,伏乞恕罪!”陈小森一揖拜倒,到底他还是阳间人王,又是将来唐僧的把兄,还是得打好关系的。
“哦,呵呵,大师从何看出朕乃九五之尊?”李世民大方承认,只是笑吟吟的问道。
陈小森顿了顿,瞬间开启忽悠大法,神棍般的说道:“适才小僧也没注意,只觉得陛下命格贵不可言,后来小僧运起神通,竟然发觉陛下有龙气护身,而且不止一道,而是九道龙气,这除了阳间人王,没人能承受九道龙气,小僧这才知道,是陛下。”
“神通?敢问大师师承何门?”李世民浓眉一轩。
“三千佛海祖禅林,六道往生极乐境。一苇蓬蒿渡红尘,去来金山拜雷音!”陈小森说偈道。
“原来是金山寺的大师,寡人失敬,失敬!”李世民这才动容,肃然说道:“素闻金山寺禅林祖庭,地位超然,而且门中弟子不履红尘,修炼长生,传说主持方丈法明禅师一身修为通天彻地,有移山倒海之能,你们这般神仙之流的人物,怎么也会到凡尘俗世走动?”
“不过心有所感,所以下山走动走动,来红尘世界修修心。”陈小森故作高深,心里却想:“地位超然,不履红尘,一个个只喜欢埋头苦修,只追求长生之道。佛,你不是提倡普度众生?佛,你不是提倡慈悲为怀?你的莲花座下,难道看不见芸芸众生的诉求和祷告么?”
“今日相见,亦是有缘,小僧这里有佛门玉印一枚,赠与陛下,他日若有疑难之事,可以摔碎玉印,小僧纵然千里之外,也必赶来相助。”说罢,陈小森留下一枚玉佩,白衣飘飘,如化清风一般,远去!
“这B装的,我给自己一百分!”陈小森在角落闪过身影,长出一口气,心下说道:“西游还没开始,我也只能这样早做打算了。”
改头换面一番,陈小森已经变化为一个中年平凡和尚,这一次走在集市,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恩公,恩公,请留步,恩公?”
“怎么今天都叫我留步?干嘛不学申公豹一样喊句道友请留步的了!”陈小森心里暗骂,但还是回过头看去。只见迎面赶来一名华服青年,只见他看着陈小森神情激动,急声说道:“某家还怕是认错了人,真的是恩公啊。”
陈小森皱了皱眉,记忆碎片里也没眼前这个人啊,于是说道:“施主可是认错了人啊?”
“怎么可能认错!恩公虽然改头换面了,但一身气息不会改变,某家还不至于认错了恩公吧!”那青年一本正经,顿了顿,又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恩公若是不弃,还请给某家一个机会,寻个地,整治一桌素席,细细道来?”
陈小森心道:“此人倒不似作伪,而且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一丝法力波动,也罢,跟他去看看,就算有危险,跑我还是跑的了。”于是点了点头。
那青年见状,欣喜万分,也不多说,就近找了个酒楼,开了个雅间,吩咐店小二整治一桌素席之后,掩上了雅间的门。
只见那青年向陈小森拜倒,说道:“那日若非恩公救命,只怕某家已然成为他人盘中之餐了!”
陈小森愣住了:“我怎么什么印象都没有?”
那青年看着一脸错愕的陈小森,忙道:“且听某家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