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农民崛起 / 第九十一章 建厂

第九十一章 建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众人很是不解,为什么他们的主公对一种叫做甘蔗的东西如此喜爱。
  他们以前吃的都是蜜糖,至于蔗糖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只见张守仁把挤出来的甘蔗汁倒入锅中,就这样慢慢的熬,不到一个时辰原本的白色的汁液变成深红色糊状。
  当锅里的深红色糊状液体稍微冷却了片刻,张守仁带头尝了尝第一次熬糖的成果,有了自己老大的带头,其他人当然也要跟着了,杜如晦杨素李卫等众人纷纷动手尝了尝。
  众人一直认为,这种蔗糖的甜度要比他们以前吃的蜜糖高,只是香味略有不足。
  张守仁很是高兴,在封建社会的汉朝,能吃上蜜糖的人那可真可谓是人上人了,毕竟做蜜糖的原料蜂蜜,而这个时候的蜂蜜可都是纯野生,采蜜这项工作也是危险重重,有时候还会要了工作者的命,所以价格昂贵。现在他有了甘蔗代替蜂蜜,用蔗糖代替蜜糖,也就能让人们吃上又便宜又安全的糖。
  看着很是陶醉的众人,张守仁也是笑着说道:“怎么样,这东西还行吧,虽然味道稍有且缺,可是这东西量大啊,可以让咱们大量生产。从此以后,咱们扬州的百姓可就不缺糖吃了,即使是普通百姓过年过节或许也会买上一些回去吃,想想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啊。”
  李卫是主管民生行政的最高领导,有关民生问题,他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于是问道:“主公,这种叫做甘蔗的植物,真的很多吗?咱们扬州能否种植?”
  张守仁答道:“是的,听郑和传回来的消息,朱崖州(海南岛)这种植物就如同咱们这里的水稻一样,单说现在的产量,估计十年之内也够咱们用了。至于十年以后,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可以移民到朱崖州去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嘛。说远了,现在咱们只要高价收购,调动岛内居民种植的积极性就可以了,毕竟我们的工厂现在有很多也需要劳动力的。”
  李卫听到移民,又问道:“主公打算如何移民?”
  张守仁认真思索的片刻,答道:“现在的朱崖州只有少数的当地人,我打算先由郑和出面向当地人买上一块地和是几座山,再修建一些房子与仓库。地呢,咱们调过去一些没有土地的流民和科研人员,主要是研究如何可以高效有利的科学种植甘蔗。至于仓库嘛,咱们先与他们做生意,一年四季都高价收甘蔗,暂时就用来储存甘蔗用吧。要想发展朱崖州的农业经济,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不能着急,得慢慢来。真要到大规模移民的时候,我想那也是六七年以后了。至于移民的对象,可以先动员那些没有事做流民山民嘛。这就是你们管行政的事,你们自己想,不要再问我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硬逼,自觉最好。”
  众人一听,也是醉了,他们的主公还是同往常那般的不靠谱,万事只要开了个头,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李卫作为民事的最高长官,他也时常在想,现在诸侯正在混战,真可谓是民不聊生。今年就有从徐州豫州甚至是司隶州赶来的流民,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这也真让人头疼。如果多建几个糖厂,这些人有了工作,或许就可以在这个乱世活下去了。说干就干,马上就召集了解晋韩琦赵普王朗等这些主管民生的各级领导商量选址建厂。
  看到糖的价值后,张守仁一直在想如何糖建厂,要建厂李卫解晋那是双手赞同,毕竟有了工厂,就要用工人,如果那些无业游民都有了工作,那么他们这个太守主事也就好做些了。
  张守仁回到家,看着手中的红糖块,又看了看窗外的庄稼,心里回忆着:小时候,在农村的家里,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他爸妈才会几斤水果糖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那时候的日子真是又辛酸又温暖。想到此处,顿时眼泪不自主的留下来了。
  想家了,张守仁来到这个游戏里已经有四五年了,父母老了,虽说还有别的子女,可是他的失踪会不会给二老带来无法挽回的伤痛。
  下雨了,秋雨绵绵,再过半个月又到了秋收的日子,今年庄稼地里也是施了许多的肥。张守仁估计每亩地要比往年能多出十几斤的水稻,预计税收这块多收十万石粮食。
  会稽郡本身秋后雨水就多,现在要想建一个大一点的制糖厂和员工宿舍区,而且今年年底就要完工,这可把李卫韩琦他们几个主管领导给难住了。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工部的技术科长宋应星向李卫韩琦他们建议,可以用竹子代替木料,就像普通人家盖房子一样。
  宋应星的建议让他们打开了新的思路,木料如果要建房,必须要用那种风干了三年之久的木料,粗细长短都有讲究,虽说结实耐用,几十年都没问题,可是工程大工期长。要想缩短工期就得找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就是竹子。当然了这重要的部分还是用了上等的木料,毕竟他们目的是既要工期又要工程质量。
  张守仁看着李卫韩琦他们交上了的报告,最后只是在批注了一句话:工期无所谓,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安全第一。
  众人一看批示,老大都支持这么干了,哪还有什么废话,第二天就让技术科的宋应星画出厂房住房草图,第三天就去流民营中招揽工匠,第四天开始动工…………
  张守仁的根据地里,主要的贸易流通硬通货还是粮食,但凡是招工发响都会以粮食为主,铜钱为辅。
  正当张守仁看财务报表发愁的时候,杨素领着李靖来到了张守仁的办公室。看到李靖来了,张守仁连忙放下手中的报表,说道:“处道(杨素字),药师(李靖字)也来啦,你们等我一下,马上就好。”
  杨素已经习惯了张守仁随和,但李靖却不同,这样单独的见面还是他来这里的第一次,多少有点紧张,毕竟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上官。
  李靖照着杨素的样子也坐在了张守仁办公桌前茶几的长椅上,不到一刻钟,张守仁批示完一批文件后也来到了茶几旁,说道:“药师这一年多,在咱们会稽过的怎么样?可有什么不顺心的,有的话,就与我说道说道?我也好即使改正嘛。”
  李靖谦谦君子也,马上行礼,答道:“回主公,一切都好,就是末将也想去基层锻炼锻炼,免得有纸上谈兵之嫌。”
  张守仁接着说道:“你说下基层锻炼,处道也多次向我提到过,你舅父可是韩擒虎韩老将军,不论是带兵打仗还是训练士兵都是一流的。就是不知道药师你得到韩老将军几成真传。”张守仁当然知道李靖的能耐,隋末唐初的战神,一生作战百余次,无一败绩。这等人物就是放到整个世界军史也前五的存在,至于为什么他这样对李靖说话,主要原因还是李靖的性格太过谨慎,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看看能不能把年轻人的血性激出来。
  李靖内心也是稍有不满,只是他表面却没有显露出来,回答道:“回主公,末将从小便跟随就左右,虽不敢说得其十成真传,但五六成还是有的。”
  “韩老将军的领兵才能,我早在温部长(温体仁)徐副部长(徐光启)他们嘴里听说过,后来又被孙道长(孙思邈)备受推崇。既然已得五六成真传,我想也是够用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不知药师是否愿意?”张守仁问道。
  李靖一听,原来是给他派任务,当然是高兴不已,急忙问道:“还请主公放心,即使是粉身碎骨,末将也在所不惜。”
  听着李靖激动的声音,张守仁心想:成了,激发他对任务的渴望,主动去完成任务,这才是他想要的,而不是被动去接受任务。马上到自己的办公桌上拿出了一张地图并放到茶几上说道:“药师你看,这是辽东郡,这块突出的地方有一个没名字的小渔村,我管叫它大连港。你也知道,咱们的海军还算是靠谱,现在青州附近海岛又有咱们的补给站,而且离大连港也不是很远,所以我与杜参谋长杨参谋长他们一致决定派遣一支军队,先拿下整个辽东郡作为辽东根据地。药师你觉得呢?”
  李靖也思虑再三,答道:“拿下辽东三郡不会很困难,困难的是盘踞在三郡外的异族,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异族之患,这可不是三五年就能办成的。”
  张守仁说道:“当然了,三五年这是做梦,十几年都算快的了,你有这个认识很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
  李靖听到十几年这个词,心中顿时轻松不少,毕竟不论是平辽东还是灭三韩亦或者出兵乌桓鲜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时间紧就会容易出乱子,甚至是功亏一篑。十几年时间,看来自己的主公不单单是要军事上的胜利,或许还有政治民生上的。
  看着沉思不语的李靖,张守仁说道:“可以先回去问问韩老将军的意见,看看他是什么态度嘛。”
  李靖摇头说道:“主公误会了,末将只是在想用多少军队多长时间完成任务。”
  张守仁同杨素笑着说道:“处道,怎么样,我就说药师天生就是领军统军的大将军,你还不信,你输了,今天请我们俩吃烧烤啊。”
  看到李靖不解,杨素说道:“药师勿怪,昨夜,我与主公打赌,主公说只要把任务告知与你,你心中想的一定是怎么去做,而不是要不要去做。看来还是主公了解你啊。”
  李靖当然也是受宠若惊啊,来到会稽也就一年,和张守仁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然人家对自己这么了解,这时的心情很是复杂。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李靖连忙起身行了大礼,说道:“多谢主公信任,李靖在此立誓,此番出征,定不辱使命。”
  张守仁笑着把李靖扶起身来,说道:“好,好,当然相信。说说你的条件,此次出征困难不小,我会尽量满足你的。”
  李靖想了想,说道:“第一阶段出征兵马不宜太多,最好都是骑兵,三千人足以。第二阶段……”。
  最后张守仁给了李靖五千骑兵,并且让他自己去军校军营中挑选兵将。
  从此以后,李靖的生活可就丰富多彩了许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