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海的力量 / 第七十三章 苏海民记起了一件小事

第七十三章 苏海民记起了一件小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7
  苏海民记起了一件小事。
  有一天他去街上,见村子里一位老奶奶本来她有儿子两上,可她抱了一只大公鸡去街上买。
  老奶奶的头发都花白了。她笑逐颜开的样子,和苏海民边走边说话。苏海民知道老奶奶上街买这只大红公鸡,买下了钱,主要是为了当零花钱,如盐。
  这位老奶奶身上有一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想求人。她想自己的所有困难自己解决。多少年后,每当苏海民回忆起这件事后,就知道农民生活的不易。
  18
  苏海民有一天,借了一个叫抗家的长袋子,把家里的麦子装了八十多斤,扛到了街南头的粮食市场去买。
  卖小麦的农民把自己要卖的装在袋子子里的小麦袋子整齐地放在地上,排成队似的,苏海民也把自己扛的放在了一起
  区里的一姓王的老师老远过来了,要经过粮食行这边,苏海民看见了,当王老师过来时,走到苏海民跟前时,苏海民还有点不好意思。他装假变成了买粮的人,当苏老师过来时,他才又恢复到卖的人,蹲在了他的小麦袋跟前。
  要把买小麦卖出去,真难。有一位中年女的走过来,她把张开口袋的顶处的麦子抓了一把放在手心里看看,说:“麦粒不饱满。”
  过了下午三点多,苏海民比别的人每一斤少两分钱就卖出去了。
  苏海民记得每一斤小麦是两毛钱吧。这件事情他想起来时,感道农民得到一元钱是不容易的,要付出很多劳动的。
  18
  在苏海民住的赵庄,有一位青年人来哈,却不知是什么缘分,对苏海民给了很多关心。
  有一回,来哈把自己家加工好的面粉三十多斤送给了苏海心家里。
  来哈说:“在家靠父亲,出处靠朋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说,我帮你解决。
  来哈是一位初中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很大的梦想,就是当过农民也是很不错的,打的粮食够吃有钱花就行了。
  苏海民到他的家里去过,看他总是很乐观的样子。
  D19
  苏海民住的前边不远,有一个小村子,苏海民结识了一位叫保证的朋友。
  一年,保证去新疆回来了,在那里干了一年多的木工。
  苏海民这时候,已经在音乐学院自费学习。一回放假回来,找到了保证,保证借给他了十元钱。
  苏海民到过他家。他的媳妇给苏海民讲过他们的爱情经历。在大队剧团谈成的。俩个人都特别爱文艺。可结婚以后,那女的再不像从前的样子了,庄子人说他们经常吵架。
  20
  北边的有个村子叫前杨庄,庄上有个业余剧团。这个剧团里还排了好多豫剧,如《朝阳沟》等。
  苏海民所在的大队也有过业余剧团,他也在其中拉二胡。他们也想排这个《朝阳沟》,可是没有唱腔。
  有一天上午,苏海民就到前杨庄大队剧团排对的屋子里。进去后,一下子就把苏海民吸引住了。县里剧团来了一位正在给银环的演员说戏。唱起来时候,乐队的伴奏,真叫人听起来舒服。其中有一位民间艺人水平极高,他原来本是县剧团的,他的锁呐吹得在当地是没有人比过来的。
  苏海民站到了乐队跟前,悄悄地给老艺人说:“把你们的朝阳沟谱子让我抄一下。”老艺人答应了,还给他找了一间空屋子里,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抄着,好多页子谱,到了下午天黑的时候,抄完了,他才回家。不感到饿,不感到累,真的是爱它,爱这朝阳沟的谱子。那里边有多少唱词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有诗意。
  如:“我好比失舵的船儿随水漂流。”王银环唱的很多唱段,把她的内心矛盾心情表达得真是淋漓尽致,也是感动人。那戏中当王银环到农村后,得到了村子的人关心,有一种人性之美的感觉,很温暖人心的。
  21
  苏海民已经到音乐学院学习去了,为了学习费用的事情,常常让他心神不安。
  放假了,他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台手风琴拿回来,想把它卖了,可以为自己换得一些生活费用,在音乐学院学习能多坚持几天。
  有一天下午,苏海民背着手风琴到了区里中学,找音乐教师王立平。找到了王立平的办公室。
  苏海民说明了来意,想把这手风琴卖掉,看他要不要,主要是能为自己换些生活费用。
  王立平拉了一首曲子说:“多少钱?”苏海民说:“五十元钱。”王立平答应了下来,先把手风琴留下来,留过地址,过一段时间再寄去。
  苏海民到了音乐学院后,果然王立平把钱寄来了。
  22
  苏海民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因为他全是自费,起初想得过于简单,花起钱来是很厉害的。
  他向地区音协一位他所认得的王勇老师写了一封信。
  王勇在地区担任音乐家协会主席,给他回了一封信:“苏海民同志您好!你这种学习音乐的精神很感动我,你在学习方面的困难,我向有关部门打听了一下,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请你坚持着,为了党的音乐事业是需要真才实学的人,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王勇老师的信只能起到一点安慰苏海民的作用,这时候,他才体会到钱对于他是多么重要啊!总希望有人能给他寄钱来。
  苏海民当时在音乐学院学习,没有工作证,别的学员有工作证。有一天市公安局来查身份证件。
  同室地查了,都有,到了苏海民里,苏海民就把在地区音团协的证明信叫他看。这一回,苏海民人与人之间在身份上差别。
  23
  有一年寒假,苏海民从音乐学院回到乡村,他想在区里办个音乐学习班,为自己挣些学费。
  苏海民去了区里的文化馆。文化馆李馆长能认得苏海民。
  “李馆长,我想请你帮助办个音乐学习班?挣些学费。”
  李馆长说:“你要是学习武术还差不多,要说办武术学习班一定有人参加,可是音乐班,不一定有人参加。”
  李馆长还亲自写了招生广告,结果还有十多个人报名参加了。
  苏海民记得上课的时候,区里小学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参加了。
  教了一周后停课了。有一回苏海民要上海去,找到了馆长,要拿些学费。
  苏海民说:“报名费交学费了吧?”
  苏海民这一说,没有想到馆长发起了很大的火。馆长大声地说:“根本没有我交学费。”
  苏海民一看这馆长火发得这么厉害,说:“没有交就算了。请你借我二十元钱。”馆长还是借给他了。
  过了好久,苏海民要到别的地方去,有一天中午在区门口下车后,突然看见了馆长,才把二十元钱还给了馆长。
  24
  一天晚上,苏海民在自己住的草屋子里读书,书中有关于花给人美好想象的记忆,他静静地看了很久书中的花,有玫瑰花好多好看的花。
  25
  在一个火车站,苏海民静静地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这是他第一回离开大山,突然感受到外边的天地在他心中大了起来。苏海民以为他从此以后有了新的人生的开始。
  苏海民这时候,多么想大声地唱歌。。。。。好像是做了一个梦一样。
  苏海民有一天下午,静静地看着村东边的湖水,湖水中映出了蓝天芦苇天空,一切的一切。
  湖水美得这样纯净。湖边的一棵杨树,柔软可爱。苏海民用双手摸了一下那树的身子。
  还听见了村子里男女的笑声。前边有美的东西,如果有,你就大胆地寻找他,可是你的胆量实在不足。
  无边无际的大地,天空,村庄,村庄边的小湖。。。。。村子里女人的笑声,男人的吵闹声。
  26
  苏海民记得村东边有一家人,他每一回走进这个家人的小院子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个不深的井,井口虽然小,井中却藏着清清的水。
  27
  村子南边,一年夏天,好久没有下雨了。邻庄一位汽画司机的老婆要苏海民帮她浇菜。苏海民把水担沟子沟在水桶的上,放到水里,摆好多次,水还是不进水里去。
  这是一位高个子的女人,对苏海民说:“看来你是吃不了农村人的饭。”
  庄稼人的会干活吃苦精神永远留在苏海民的记忆中。
  28
  一年过年了,放爆,苏海民放了三个大爆,全放响了,苏海民很高兴,自以为一切都万事如意。
  29
  苏海民有一天把自己的红薯片子拉到粮站去买,进粮站大院子后,看见买红薯片的人那么多,排了老长的队,农民们等待着粮站人验收。
  苏海民看到有个别农人的贪心,把大红薯加在红薯片里边卖掉。
  30
  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路迹
  村子里人给苏海民说:“你出去讨些馍回来,能吃的吃,不能吃的卖。”
  穷到了什么程度,苏海民是深有体会的。当村子人这样说了后,苏海民有点动心了。
  苏海民向村北边何夫田家借了一条长布袋,就向村子南边更远的村庄走去。
  这是一年刚刚过年之后。苏海民走出了他在的村庄,感到已很远了,就开始第一回做着叫化子的事情。他手中拿着一把二胡,站在一家人门前拉了几下,家里人听到二胡声,就给他拿一个红薯面馍,苏海民就装在背的长口袋子里。
  半天以后,就讨了二三十斤黑面馍。感到这是很有收获的。
  人家给他啥他都要。
  有一天中午,他到了一个学校。学校的老师看他这样,还拿着书看,带着收音机听新闻,以为他是一位很有上进心的人。
  学校的校长发动全校学生,结果每个班同学从家里带上一把红薯片,就给他好五十多斤,他装在口袋子里又买成了钱。
  有一位军人,苏海民到了他家时,他让苏海民晚上住在他家。苏海民跑了一天后,晚上到了军人家,怎么休息呢?军人在他家的屋子的地上,铺上了一层草,放上被子,这种关心之情,后来他日子好起来后,还能记得的,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为了生存
  苏海民记得在乡村时,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钱,为了钱,他想尽了一切办法。
  村子南边不远有一位卖鼠约的人,姓汪,一天能卖五六十元钱。苏海民有一天把汪接到自己家里。实在买不起肉,还专门为了招待汪,在街上买了两斤猪肉。村子里一位做菜做得好的我帮助做的菜。
  还请了一位能说的人,陪汪喝酒。
  这是生产队的草屋子,屋中间放了一个小桌子,放了好几样菜,点是一盏煤油灯,把这小草屋照得明明亮亮的,明亮的灯中,看清了汪的脸上黑黑胖胖的,有时还要笑笑。还有一位高个子的人,这人比较会说。
  这个人说:“怎么办呢?他是从外地来到咱们这里,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们大家把他帮助一下?”
  汪有所动心。
  “能叫海民和你一块买老鼠?”汪点了点头。
  “你配老鼠约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卖到的?”
  汪说是在济南市买的,苏海民以为知道了地点,准备以后也亲自去一回。
  吃完饭以后,汪用他的真鼠药给苏海民配了六斤小麦的鼠药。
  这天晚上到了很久,汪才回家的。多一条朋友一条生活的道路。
  第二天后,苏海民骑着自行车到了一个高公庙的街上去卖鼠药。
  这是在一个商店门前,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为了吸引人,苏海民大声地唱着河南豫剧《朝阳沟》中的唱段,为了生存,他什么也不顾了,他一唱,吸引的特别多,想不到鼠药一下子卖得疯快起来,慢慢地就能买到了五十多元钱。
  突然来了一个,个人高高的,脸很黑,眼睛毛很长,原来他也是干这个的,在这条街上,他是个头,谁要在这里做这个生意,先要把他招待好一些。苏海民这天中午,把这个人引到街上食堂招待了一顿。
  每一个人下了一碗面条,还炒了几个菜,在一起喝酒。那个人还笑着对联苏海民说:你这个人是个历害人!以后必有大出息!“
  还说:“你不是真正干这一行的,是为了一时混穷。”
  晚上时候,在街北一个小村子有一位很可怜的小伙子让苏海民住在他家。
  苏海民为了感谢这位小伙子为他提供的住宿帮助,把他带的用小麦拌的鼠药给了他一大碗。他也拿在街上去卖。
  村子竟有一个小花园,苏海民还去看了小花园的花,多么赏心悦目啊!
  汪给苏海民的鼠药卖完了后,苏海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上了一张大队的信,去了一回济南。
  到济南已是下午了,他到一个商店里,就是汪讲的那样的店。
  一位漂亮的女营业员坐在柜台里边。
  苏海民把自己的要卖药的大队证明信给人家看,那女营业员看了后,给了苏海民,说没有,他这么几千里跑来,就是为了办这件事,可是人家就是这么一句轻轻地话,就把他对付过去了。苏海民又再三求了一下那位女营业员,还是说:“没有。”办海民没有办法,因为没有带多少钱,就只好又返回去。
  32说书人
  苏海民住的庄西边有一个小庄,庄子有一位说书人唱大鼓的叫周济生。
  有一年过初二时,周济生架起了他的大鼓,在村庄唱起他的大鼓,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围着他,听他唱。他唱的是什么,现在苏海民记不得几句了。唱得总是很逗人笑的。也很合情理。
  唱完后,队里人要给他拿上几十元钱的。
  他到前边一个村庄子唱大鼓,村子人每家给他拿一个大白馍,他凭这很得意,说:“我家里蒸白馍也没有这么多。”
  苏海民到他家去过,见他总是背书,背他唱大鼓的词。苏海民第一回来到这里时,苏海民唱他家乡的戏曲,周济生还到他住的屋子里来和他说话。这让苏海民这个地方文化是很落后的,他这样的唱,都能吸引村子人看,说明这地方的人是多么需要文艺啊!为了带给他们快乐!
  33
  苏海民有一天下午,到了一个百岁老人家,这家人的院子里有特别大的树,感到气象很不一般
  苏海民向这位百岁老人求看相一事,想他在日后没有办法时,也去跑江湖能用得上。
  这位老人没有拒绝苏海民,还是和他热情地交流。
  “请你给我说说如何看相?”
  他说的意思是灵活机动,察言观色,法无定法。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候,苏海民离开这位老人家,去继续行路。
  33
  人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切都是缘情决定的吗?人生是由一件件小事情组成的,通过这些小事来理解人,来受到一种启发。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看清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关系。
  苏海民记得在三叔工作的那所中学,每一回要到街上时,要经过一座大桥。总不知道农吃苦是怎么一回事?
  那是他刚刚来到这个山中,当上民办老师。从山中流出来一条小河,小河水极清。当时正在架一座桥,工人们日以继夜的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用大框子两个人抬沙子,不停地抬着。。
  三叔用自行车带着他,说:“你看这工人干的活是多重,你要是在家里也就是这样干。”
  人来到这世界上就是为了吃苦的,吃苦为了什么?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社会有益,就是这么简单。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