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千年铁树开了花 / 第二章 大海的母亲,对于村中可怜的人

第二章 大海的母亲,对于村中可怜的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海的母亲,对于村中可怜的人,还要想办法给一些帮助。
  村中,有一位李大爷,他本来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各有其家,在农村生活困难的日子,李大爷住在大队公房,村舞台后边一间小屋子里。
  大海家是一大家人,每人省一口饭,也就够老人吃一顿。
  有一天中午,大海的母亲给全家擀的杂面条,杂面条下到大锅里煮好后,大海的母亲,想到了李大爷中午饭的问题,就想把家里的面条,让大海给端上一碗。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大海,你帮我干一件事情?我舀一碗面条,你给前面大队公房住的苏爷端去?”
  大海说:“我肚子饿了,要吃午饭了,吃了午饭后再去?”
  大海的母亲说:“你这娃实在不懂事,李爷的生活没有人管,你少饿一会儿没有事的!”
  大海看到了锅里的面条,早做好了,那种饭香味,都在鼻子前不离开,非常香,非常诱获人的吃饭的欲望,大海只想早点吃饭。
  大海的母亲,用比较严厉的眼睛直盯着大海:“大海,你到底去不去?大人让你干点事,你不听话,不干,那这顿饭你也别吃了。”
  大海见他的母亲,给他说的话威严起来,他只好说:“我去吧。”
  大海的母亲,舀了一大黄洋磁碗面条,全家人当时吃的面条,还不能像给这一碗面条的干。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转而温和地说:“你把这一碗面条,端给前面的李大爷,就说我妈教我给你端的,快去快回!”
  大海端着一大黄洋磁杂面条,到了村舞台后边,李大爷住的小房子。
  此时,李大爷还没有做午饭,就是说他的这顿生活还没有着落的。
  大海喊了一声:“李爷?”
  李爷还以为是他的孙子来了,慢慢地从炕上坐起来。
  李爷脸上肌肉是黄色的,双眼的神光已经不多了,很模糊。说话的声音很柔和,应是内心中装着一颗善良灵魂的老人。
  李爷一时没有认清楚,到他眼前的人是何人?
  大海说:“我是张大海?你知道我大的名字吧,我大叫张善。”
  李爷这才完全明白,来到他面前的人是谁?大海说起他父亲的名字,这老人就知道是那一家了,连连说:“你大你妈都是村中的好人!”
  大海说:“苏爷,这一碗面条,是我妈让我给你端的?”
  苏爷说:“你妈把福积下了,你全家兄弟妹们以后一定会有福气的!”
  苏爷找了个小盆,把大海端给他的一碗面条,倒到了小盆子里,把洋磁碗给了大海手中,大海端着洋磁碗回到了他的屋子里。
  大海对他的母亲说:“妈,我端给李爷了。”
  大海的母亲,每要大海做这样的事情,像一个学校的老师一样,学生告诉老师作业完成了,老师就很欣喜,学生看到了老师脸上多了很多笑容,像花儿一样开放时那样美的笑容,学生也就高兴起来了。
  大海的母亲,看着大海端着空洋磁碗回到了家里,就知道他所交给大海的事情,大海给完成了,那一碗杂面条,犹如她自己吃了一样高兴,犹如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看到了学生完成了作业时的心情一样高兴。
  村中有一位李婆,是住在大海家村东边不远的邻居,却多少年来,和大海的母亲关系极好。
  大海的耳中很久以来,一直响着他的母亲一种声音:“你李婆是咱家的恩人!在生活困难的日子里,总是给咱家拿吃的东西。”
  大海是怎么感受到李婆待他们家人或说待他的好处的呢?
  先从一棵大柿树说起。村中北边虎头山下边一块平地里,长着一棵大柿树,是李婆家的柿树,这棵柿树结的柿叫帽规柿子,就是做柿饼那样的大圆柿子。
  村中有一位李家的孩子,曹娃,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他常自带一把长竹杆,那里有柿子树,就上到柿子树上,用竹杆头夹蛋柿,这李婆家的大柿树自然是他猎取的主要对象。
  秋天的一天,大海背着背笼,到虎头山给家里割刺刺柴,路过李婆家的大柿树前,他站住了。
  大海见树顶上有一个人,在树上摘蛋柿。
  曹娃的眼睛向树上望了一眼,就看见了树下站的人是大海。
  曹娃对大海说:“你看那树梢上是不是有一个红蛋柿?”
  大海看了看,没有看见。又细细地看了一眼,就在一细嫩枝上,有一个血红色的大蛋柿。”
  大海说:“就在你最前面一枝上,有一个大红蛋柿?”
  这曹娃是村中小娃里面最机灵的一个,就是说能动脑筋想办法做成一件事情的一位,也是胆量极大的一位。
  曹娃试着把他的胳膊伸过去,把树枝搬了一下,却还是摘不到,这怎么办呢?曹娃随着一枝细的树杆,将身子移过去,一直到了那个红蛋柿最近的地方,曹娃的身子把那细细地枝杆,压的晃动了好多下,那枝杆要是压折了,摔到了地上,那是会没有命的,可是曹娃,因为还是一个小娃,不知后果是怎么一回事。他到了离那个蛋柿最近的枝杆上时,把那个蛋柿摘下来后,就慢慢地退到,另外粗的树杆上去了,再谋着摘到蛋柿。
  大海当时让曹娃下树后,分得他一个蛋柿的一半,可是曹娃并没有分给他,他萌生着什么时候,他也要上到这一棵大柿树上摘蛋柿吃。
  以后,他到山上给家里割刺刺柴时,他也上过这棵李婆家的大柿树,也摘到过红红的蛋柿吃过。那蛋柿是一种什么滋味?吃过荔子的味是什么?就是那种犹如荔子的滋味一般。
  到了收获柿子的时候,对于李婆全家人,是一种过节日一样的喜悦!
  李婆的爱人李爷,背着一个大背笼,手中拿着一个长长的竹杆,要到他家那棵大柿树上,要把每一个柿子都要用这长竹杆,打到树上的地上,再一背笼一背笼背回家里,背柿子的时候,是腰很弯很弯的,额上的汗水渗出来,直向满脸流过,一直流到地上。可是这些辛苦劳动的付出,都不感到多么辛苦。李爷向虎头山上他家的那一棵大柿子树上走去。
  李爷还要边走边唱几声秦腔,生活虽然还有一定的清苦,可是李爷唱秦腔的时候,什么苦在他的眼中都不是苦了。
  当李爷快走到他家那一棵大柿树前时,见他家柿树上有一个娃在树上找蛋柿吃。
  李爷喊道:“那是谁家的娃,在树上吃蛋柿?小心把柿树枝给压坏了!”
  这个树上摘蛋柿吃的娃是谁?这个娃就是大海。大海一听到了李爷的声音后,就慢慢地从树上下来,他想快离开柿树,背上柴背笼走开。
  李爷走到柿树前的时候,大海刚从柿树上下来,树下边,正好有一根粗的树枝。
  李爷心疼那一根粗的树枝,凭着它,明年还能结很多柿子,可是这么被大海给折断了,李爷一时很生气的样子,脸上是板起面孔来了。
  “大海,你看这一根柿树杆,你是怎么给弄断的?吃蛋柿我不反对,可是不应把我家的柿树杆给弄断了?”
  大海看着李爷脸上的表情,就以为他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一样?这怎么才能赔上李爷这一根断的柿树杆?
  停了一会儿后,李爷对大海说:“我看你大你妈都是好人,和我的关系好,这要是别人孩子,我一定要把他的腿打断不可。”
  大海听到了这位李爷说的吓唬人最狠的话,也就是这样,就背着他的柴背笼,离开了柿树下,上到了虎头山顶上,给他家割刺刺柴去了。
  这位李爷才悠雅地上到了他家的这一棵大柿树上,用长竹杆,把每一树枝上结的柿子,全部打得干干净净,他心里美美的想到了,用这柿子做柿饼,或让村中一位相好的人到他来了能吃他到他家的柿饼,想到这里,他觉得他此时上到柿树上,打柿子的劳动是多么有意义啊!
  李爷家的柿子,做成了柿饼,李婆送给柿饼的人,最多的是哪一家?离过年很近了,村中李婆家做的柿饼成功了,每一个柿饼,潮得白雪一般白,李婆把柿饼装在了她家一个长长的大木柜子里,这柜子里的柿饼,是李婆家的最好吃的礼物了。
  有一天晚上,李婆想把她家的柿饼,给大海家送些。
  李婆给李爷商量:“你知道大海家吧,他母亲对咱们有很多好处,咱把人家的好处也报一报?”
  “怎么报呢?”
  “把咱家的柿饼送给他们家一些。”
  “你就想把咱家的柿饼送他家?过些天以后,想办法用别方面的东西送给他家,怎么就这么急?”
  “你怎么这么不记人家好处啊!咱们用什么东西,人家从不拒绝咱们,你想想人家的好处吧。”
  李爷不是舍不得他家的柿饼,实在是因为生活困难的时候,吃一个柿饼,就能当一会儿饿,况且他家的柿饼确实和别家的不同,非常好吃,说实话,这李爷自己也并不是那么舍得多吃一个柿饼的。一个是给他的宝贝女儿留下吃,一个是家里来了什么重要的亲戚吃,这在当时已经是上等礼品一样的好东西。
  李爷还是被李婆说服了。李爷也是一个心软的人,就回应李婆说:“那你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李婆对李爷说:“你来帮我把柜盖托住?”
  李爷到了屋子内靠北墙边那个又大又长的柜子前面,李婆站在最边的一面柜子前,手中拿着一个小竹笼子,李爷走过来,用手扶着一面柜盖,李婆用一个木匀把柜子里的柿饼,揽了好几木匀,装满了一小竹笼子,那竹笼子每个柿饼,周身都是雪白的,像是蜂蜜一样的甜。
  李婆想到了大海家里,全家八口人,四个儿子,两个女孩,一个人发一个柿饼,家的里孩子,吃到了她送给的柿饼,她的心里也如同她吃了柿饼一样的甜蜜。
  李婆提着一小竹笼柿子,小竹笼子面上,李婆特地用她家的白手巾盖着,为什么要盖白手巾?是为了让村中人不看见笼子内装的柿饼。
  李婆提着一竹笼子柿饼,从她家屋门出来,折转身子,向村西一条小路大步地走去。
  李婆到了大海家小院子的大门前,大门却闭着,没有关,李婆将那门,用手推了一下,那门咯吱的响了一声,这时候,大海的母亲已经早听到了她家楼门声,会想到李婆一定会来她家,又要拿什么好吃的东西给她家送来?这李婆对她家人好的恩情,如何能报答上呢?
  这样想的时候,李婆就到了大海家正屋,从正屋中间的门里走进去。
  大海的母亲亲热地叫了一声:“婶!”大海的母亲看见李婆手中提的一个竹笼子,那竹笼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一定是好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她一时还猜不出来,等着李婆揭秘。
  李婆对大海的母亲说:“我把我家的柿饼提了些,你给娃们吃,总不忍心娃们肚子饿的可怜!”
  大海的母亲,此时不知说什么感谢李婆的话,她没有说一句什么感谢的话,可是她的心中已经知道这份恩意了。
  大海的母亲,把小竹笼子的柿饼,倒进了案板上一个大木盘子里,那柿饼倒进木盘内,骨碌碌的,雪白雪白的,发出极诱获人的好吃的甜滋味。
  李婆从大海的母亲手中,接过竹笼子后,微笑着对大海的母亲说:“娇,你给娃们分的吃!”
  李婆此时能想象到大海家每一个娃们的样子,脸上的表情,当大海的母亲给家里每一个人分到一棵柿饼时,特别大海吃柿饼的样子,这让李婆会特别高兴!这就是李婆愿意看到的一种她所惬意的情景。
  李婆提着空的小竹笼对大海的母亲说:“因家里有事,我先回去,过一些时间后,再到你家来和你坐。”
  李婆和大海的母亲能说话能说到一起的人,她们到一起的时候,是村中大事,村外的好玩的事情样样都讲,一个讲,一个倾听,这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
  李婆从大海家屋门向外面走去,大海的母亲,一直站在小院子南楼门,一直到看不见李婆走远了,才返回到自己家的屋内。
  李婆走了之后,大海的母亲,给全家每一个人分了两个柿饼,同样给大海分了两个柿饼,大海拿上那柿饼慢慢地吃的时候,就想到了李婆家,那棵虎头山下边平地里的大柿树,还有村中小娃常在她家的柿树上吃蛋柿的情景,大海吃到了李婆的柿饼的时候,更感受到了那柿饼里含的特别香甜味!
  大海的母亲给大海的父亲两个柿饼,她也分到了两个柿饼,全家人此时都在吃李婆送来的柿饼,内心中都孳生出一种对李婆的感谢心情。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的父亲说:“他李婆家劳动力少,以后要是种自留地,叫大海或者你都给帮忙多干一些。”
  大海的父亲说:“她家里有什么活儿要干,我们家就帮助一些,出些力是能出得起的!”
  大海的村子里,在村中南边,属于李家人后院外边,有一个大石碾子,一个圆圆的蓝色大石做的石盘,上面有一个石轨,石轨上面套有木头做的套子一般,穿有窟窿眼,把圆圆的木扛子能放进去,要把这石轨转动,还可以套牛拉着转,另外就是完全靠人力。
  已经秋收季节快来到了的时候,村子里人家里有吃的户数也没有几家了。大海家已经没有吃的粮食了,转眼间,这每天的锅里没有米下进去,成了无米之炊了。
  这怎么办呢?怎么让全家的每一餐都有吃的。大海的父亲想了一招,就把他家玉米地里的玉米棒子搬了些回来,那是怎么一种玉米棒子?还没有长成功,烧的吃玉米棒子都不行,颗粒还是嫩的,村人说的嫩的流水的那种玉米。
  这种玉米连它的芯子,放在碾子上碾,碾粹后,倒在一个盘子里,吃浆粑。
  有一天快到中午时,大海的父亲和大海,就在村南边的那石碾上推浆粑,父亲推一个杠子,他也推一个杠子,转了一圈又一圆,碾子推得吱吱地响,大海的父亲还要用手,把碾盘上边的玉米棒子刨刨。
  推好了后,大海的父亲在往盆子里装着,大海就先回家了。因为大海这时候,肚子实在饿了,回家后,看母亲有没有做好的饭吃一些。
  当大海回到家里后,就是那个三间小屋子,中间的一间屋子内,稍向西,还有一个锅灶,还有一个案板的地方,李婆就站在案板前,大海的眼睛非常敏锐,一眼就看见了案板上放着五六大方块红薯面做的黑面馍,它的香滋味很诱获人。
  大海眺了一眼李婆,李婆脸上的表情慈爱,她的脸圆圆的,像中秋一轮圆圆的明月一般的圆,脸不白,却是黑中透着红色。她的双眼还很清沏,如湖中的水一样清沏,发出的目光是那种同情人善良的目光,她的心里,想着她送给大海家这些黑面馍,能给大海全家人吃,也挡一下饿,这一家人吃了,和她吃了是一样的。
  大海的母亲正在为全家人做午饭发愁,知道大海和他的父亲推玉米浆粑去了,还没有回来,李婆知大海家到了无米之炊的时候了,就宁愿她们家人不吃,给大海家送了数块来。
  李婆对大海的母亲说:“娃们回来了,就给娃们分的吃,很好吃的!”
  李婆正说着这些关心大海家人生活的话,大海已经进屋站在屋内案板前了。
  李婆说:“娇,快给大海拿一块吃!”
  这时候,大海的母亲,就从案板上,拿了一大块红薯面馍,给了大海的手上,大海是从她的母亲手中接过的。
  大海这时候,因为刚才跟他的父亲推大石碾子,为家里人推玉米浆粑,肚子饿的滋味是怎么一回事?只有他自己深知了。
  所以,当大海的母亲,把李婆送给他家人的一块红薯面馍,从母亲的手中接过的时候,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种红薯面馍的甜香滋味,就久久地藏在大海心中管记忆的深处了。
  正因为这李婆对大海全家人,有一定的恩情,大海的母亲常给大海说:“饿了的时候,给你吃一口,胜过日子过好了之后,比给一斗还要多,一碗饭之恩也是大恩,都要报答人家的!”
  大海的母亲是怎么让家人报答李婆恩情的,大海记得了她的母亲一件小事。
  大海家的小院子,有一棵杏树,这一棵杏树上,结的杏子熟了的时候,能带给大海的母亲很多好心情,村中人到了院子的时候,她就给村人打杏子吃。
  有一天中午时候,李婆当时到大海家里,向大海的母亲要一碗酸浆水。
  大海的母亲给李婆舀了一大碗,李婆尝了一口,味道很好。李婆夸大海的母亲,做的酸菜浆水做得好吃!
  李婆端着一大碗浆水已经走到了院子那棵杏树前,大海的母亲从屋内喊李婆:“婶,你等等?”
  李婆本来就要端着酸浆水,很快离开小院子回她家里去,听到了大海的母亲喊她这一声,立即站住了,回头望了一下大海的母亲。
  大海的母亲手中拿了一个长竹杆,提着一个圆圆的竹笼子,笑容满面地对李婆说:“李婶,你等等,我打些杏你带回家去?”李婆会不会接受大海母亲的这个善良的小小的愿望大海的母亲内心中,对李婆总有一种感恩的心情,用什么能报答李婆的恩情呢?
  李婆是村中的一位好人,她对大海全家人,特别在困难的时候,从生活方面给了这家人实际的关心,她只是想着这一家人多,怕娃们肚子饿,总是把她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送给大海家里,她并不要这家人报答她什么。
  当李婆到家来,要了一大碗酸浆水后,正走出了屋门,大海的母亲送出了屋门,一抬头,看见了她家院门前一棵杏树,杏子有的枝上还是青的,有一些枝上却是黄灿灿的,味道也是非常甜。
  大海的母亲对李婆当即喊道:“婶,你停一会儿?我给你打些杏带回家去?”
  李婆说:“我要回去给家里做饭,要回去晚了就迟了?”
  大海的母亲说:“迟一会儿没有事的!你要不接受,我就恼了。”
  大海的母亲这一句话,对于李婆起作用的,李婆知大海母亲待人的真心,如果不接受,她还真的不高兴。
  李婆只好站了下来,微笑着说:“我等一会儿。”
  大海的母亲,回屋内找了一个长长的竹杆,她此时脸上全是微笑,能用手中的竹杆,给李婆打她家的杏子吃,那对于她来此时是一种享受人生幸福的时候。
  大海的母亲手中拿着长竹杆,对着杏树低处的枝上的杏子打了起来,哗哗地雨点似的掉下来。
  大海的母亲是一位有关节疼的人,可是此时,因为给李婆打杏子,来了劲儿,全身的风湿性关节疼也给忘掉了。
  李婆见大海母亲的心特别实诚,地上落的杏子,已经够一竹笼了。李婆对大海的母亲说:“姣,不要打了,够多的了。”
  大海的母亲说:“我再打些,没有事的!”
  大海的母亲说着,拿着手中的长竹杆,对着一长枝,又使劲打了几下,又哗哗地掉了很多杏子。
  李婆再三挡着大海的母亲说:“不要打了,再打,这笼子都装不下了。”
  大海的母亲,这才停下了用竹杆打杏子,她把竹杆放在了屋檐下边,又蹲下身子捡树下地上的杏,李婆也捡着,装了骨碌碌一竹笼子。
  大海的母亲把一竹笼的杏提来,递给李婆手中。
  因为李婆还有一大碗酸浆水还要带回家去,大海的母亲怕李婆不好拿,就专门帮助李婆把端着一大碗酸浆水,送到了李婆的家里。
  李婆再三留大海的母亲坐一会儿,大海的母亲说家里的琐事很多,只好要求大海的母亲闲了,到她家来玩。
  有一个春天的下午,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大海,咱家没有水了,你去丹江河泉水前,给家里挑一担水,先给你李婆家挑一担水后,再给咱们家挑一担水。”
  大海说:“连续让我挑两担水,我实在是累的没有力气挑?”
  大海的母亲说:“你这娃怎么能这样?你李婆待咱们家的好处,你忘了不成?”
  大海一想到挑水,他就能知道挑一担水是怎么一回事?
  泉水在村子南边很远一段路,当时他的力气还不是那么足的,才刚刚能挑动一担水,需要换几回肩的,累的是上气不接下气的。特别是快到了泉水跟前时,要上一段如天梯一般的一段又窄又陡的石台阶路,挑着很重的一担水,走在这样的路上,稍不注意时,掉下去,就连命都没有了。
  当大海的母亲,向大海说帮助李婆挑水的事情,他实在不想多挑一次水,挑一次,汗水要多流一回,特别想起那一段不好走的天梯般的小路时,他的心里真有一点害怕。
  大海的母亲既然给大海说了,帮助李婆家挑水的事情,大海能不同意吗?挑水,就是一件大事了,对于李婆家用水,李婆家没有强劳力,李爷是一个不能出力的人,害的是气管炎,很多时候,那李婆挑着两桶,去丹江河泉水边为她家挑水,挑回了两桶水,李婆家里就能有做饭的用水。
  大海挑着两个空桶,向丹江河不远的那个泉水前走去。
  走了一段街路,从街路下到了一段红沙路上,走完了红沙路,就开始下那一段天梯一般的小台阶路,站在高处,俯瞰下面时,真是有头晕目眩之感;一定要一步一步地走得稳稳的,要稍不小心,跌倒在下面,会摔成了一个什么样子,那就难说了。
  很小心翼翼地下完了这一段,难行的小台阶路之后,稍向前走几步,就到了泉水池前了。
  泉水池上面,村人给盖了个小庙,都是用石头垒的石墙,向北的一面是开着,向里望时,有一个香炉,圆圆的,像是用土烧成了的一件艺术品一样好看,把一个圆圆的世界都象征在这个圆圆的香炉里面。
  香炉里从早到晚,从夜到天亮,一个黎明迎接一个新的黎明,村中好心人都在香炉内插着红香烛,挑水的人走到跟前时,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红香烛味。
  村中一位老人给大海说过:“知道敬天敬地还要敬水吗?”大海说:“不懂。”
  老人说:“你看这泉水上边的小庙,庙内烧的香烛,就会明白这是咱们村中对泉水的敬畏!”
  村中老人,还给大海讲过这个泉水从哪里来的?是从二十多里外的地方来的,是沿地下来的,无休无止,永远不会流完了的,干涸的。
  大海像那个小王子看四百九十九次落日,大海曾经,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给家里挑水,来到了泉水前的时候,有一种神圣的关于人与水的感情联系,很快就通融在一起了。
  大海年龄大的时候,曾读过李白一首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中有几句气象很大,引在这里: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达。黄云万里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为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大海的家乡的这口清水泉,有和李白这首诗有相同的美感,它有清人心净化人灵魂的作用。
  大海每次在这里挑水的时候,会想到了村中很多爱好唱秦腔的人,在文艺方面有特别天才的人,就与这口泉水有关,是这泉水给了村中人艺术灵感的。
  所以村中那位老人给大海讲到了敬水的事情,大海当时虽然还不真懂,以后想起的时候,深明白了这敬水大有神意!
  村中这口泉水啊,让每一位走近你近前的人,都能从灵魂里真正和你融合在一起的,能和你交流,才能发现前方有一个百非常美的世界,等待着每一个人向它试着走近,坚持一直向它走近,直到最后像读一本书一样,手上能真的拿着它,感受到它的体香,感受它给人的喜悦。
  大海用一个大铁匀弯下身子,一铁匀一铁舀泉水池内的泉水,倒在了桶内,直到两桶水倒满。
  大海挑着两桶水,挑到了李婆家的院子,小院子到处都铺满着红红的太阳光。
  大海把两桶水,挑到了李婆家水瓷前的时候,李婆接着,帮助把两桶水倒进了她家的水瓷里,水倒到水瓷的时候,犹如一道长长的水流,白哗哗地,一声长长的水浪声。
  李婆对大海说:“把我娃累的,又一定是你妈让你给我挑水!”
  大海看到了李婆脸上喜悦的表情,因为李婆的脸上,有很多数不清的笑容。
  大海把两桶水,倒进李婆家的水瓷里的时候,他才感受到一种轻松之感,肩上重重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
  大海挑着两个空桶,从李婆家里走出门外来,走到小院子的时候,踩着红红的太阳光,他满头上脸上都是汗水,在向外涌流着,像一个从河水中捞出来的人一般。
  大海肩上挑着两桶,用一个衣服的袖子,向脸上抹去,把那汗水擦掉。
  大海向不远的西方的山巅上望去,太阳离山还有很高的一段才能落下去,特别圆,特别红,把大地染成了一个喜悦的红色。
  大海挑着两个空桶,慢慢地向泉水前走去,还要给他家挑一担水,还要再累一次。
  人在受苦累的时候,都不知道苦累是怎么一回事了。
  大海挑着两桶水,挑到他家的水瓷的时候,大海的母亲问大海:“大海,你给你李婆挑水没有?”
  大海一时没有回答,大海的母亲还以为大海给李婆没有挑水,就不高兴地说:“让你给你婆挑一担水就这么难!”
  大海说:“妈,我给李婆挑了一担水了。”
  这时候,大海的母亲才感到很高兴,因为把帮助李婆家挑水,为了报答李婆待全家人的恩情,做到了实处。。
  大海总记得他读《小王子》童话故事,那个狐狸,给小王子讲的,非常让大海深思充满哲理的话,就是关于驯养和被驯养的说法,这就是说一个人,没有经过被驯养或对自己的孩子给的驯养教育,或说一个兴趣爱好,如果没有一种驯养的过程,感情是很难接近的。
  大海对于他的母亲的记忆,是从哪儿开始的?是与水很有关系的。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