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霜梅轩色 / 第四十四章 真意

第四十四章 真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儒,
  是儒家子弟对于儒家真意已至臻圆满修士的的尊称。但在大周万年历以前,道、法、兵、释四家却对大儒多有贬谪。
  道家由商朝名仕阴阳子所创,与佛家子弟一般,道家子弟追求道法自然、阴阳均衡,往往在深山处避世潜修,不理俗世烦扰,以至于道家修士往往都是境界高深、道法精妙之辈。道家在大齐历以前,道观早已遍布在这片土地。
  法家,当世显学的翘楚。专门制定税务律例,被各朝圣上所推崇,多是各朝左右两相的最佳人选。而兵家则善于凝练煞气,主张以战养气,兵家子弟多为封侯拜将之才,主掌杀伐大权。
  而反观当时的儒家,在各处设立学院,广收天下学子,因人数众多与其他四家并称为显学五家。但儒家子弟却多是没有修武天赋的读书人。在这片强者为尊的世界,自从孔孟二圣开创儒家以来,追求修身、心系天下的儒家大儒虽是儒家真意已是圆满境界,但很少修炼到第八境,成为孔孟之后的儒家又一位圣人。
  而且过于修身养性的儒家修士,往往都不善于与人斗争,难出越境而战的天才,种种原因之下,流传着下来一句谚语:“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这一切在司伯静之后发生了改变。
  司伯静,本是前朝万年历的一位普通史官,当时武道境界低微的文官地位低下,除去读书人,没有人去关注过这一位当时儒家的大儒。
  也在那一年,谋划已久的雪族再一次东侵。仅过了三日,固若金汤的雪落关便被告破,雪落关守将当场战死。攻破雪落关之后,无人可以抵挡当时的雪族第一强者,七境巅峰的雪族第一神将。
  雪族一路势如破竹,东至离水,不日便可到达京都。
  听到雪族大军袭来,京都里哀怨遍野,当朝圣上连颁三道圣旨,请当世仅存的一位道家圣人出手,但道家圣人回道:“吾已与其斗阵三日,奈何贫道徒有圣者境界,却不曾领悟圣意,那厮有雪族三圣物护身,吾不敌也,徒呼奈何!”
  听闻道家圣人不敌雪族神将,京都陷入骚乱,当朝圣上急忙颁布法令:南迁建都。贵族富绅纷纷开始逃离京都,而京都城的平民百姓却无财力支撑,只能在家中惶惶度日,等待城破之日到来。
  却在圣上颁布迁都法令的第二日,一身儒家素袍的司伯静出了西门,独自站在了即将东渡离水的雪族大军前。
  雪族神将见状,手中长枪划出一道枪芒,打算杀人立威。司伯静见长枪袭来,从怀中掏出了一副字帖,向雪族大军抛去,上面写着一个隶书大字,“御”。
  乍时,字帖上的“御”字脱离字帖而出,盘旋在离水上空,“御”字中玄妙的儒意调动整个离水喷涌而出,形成一道水色屏障,抵挡住大军前进的步伐,只听“锵”的一声,来袭的黑色枪芒被挡在了屏障前。
  雪族神将大惊,伸手在雪迹背上一拍,立时升空而起,长枪一横,直袭前方站立的司伯静。
  见神将袭来,司伯静却是平静地向南方拜了拜,说道:“司伯静借剑宗一剑”。说完后,用手中豪笔凌空写了一个“剑”字。
  霎时,青莲剑宗剑池中有一黑色长剑北上,停留在司伯静前方,司伯静手中豪笔一挥,凌空的黑色长剑便如臂指使般随着墨迹舞动,迎向了来袭的雪族神将。
  “乒”黑色长剑应声而碎,但还是挡住了雪族神将的长枪。
  “再借!”
  见黑色长剑断裂,司伯静又用豪笔书写一个“剑”字,又有一剑从剑池北上,直袭雪族神将而去。
  那一日,司伯静共向剑宗借剑七十八次,天下闻名的剑池宝剑纷纷出鞘,如一条剑龙般向北方而去,挡在雪族大军前。七十八柄剑池宝剑无一例外的碎裂在离水旁,而雪族神将也被内含不同剑意的剑气耗尽了体内真元,无力再战。
  雪族神将无奈,打算鸣金收兵,来日再渡离水。
  却在此时。
  武道境界低微的司伯静却是御空而起,向着剑宗执学子礼拜了三下,大吼一声,“后辈司伯静请剑祖出手!”
  瞬时,有一红色长剑直奔北方而来,魏巍剑气使整个京都城映照在一片红霞里。神将见圣剑袭来,弃了雪族大军逃离虚空而去,但还是晚了,红色剑芒霎时便斩在神将身上。
  一代雪族强者就此陨落。
  雪族神将陨落,雪族大军便就此撤去。
  斩了雪族神将的司伯静却是很平静,向着剑宗再拜谢礼,平静地回了京都城。
  早已闻讯赶到的圣上,望着西门下的司伯静,不由得问了一句,“卿法何来?”
  “儒家真意而已”
  自那以后,儒家子弟开始配戴夫子剑,希望如大儒司伯静一般。而儒家修士的地位也渐渐上升,后世两相之位多由儒家担任,而其他四家也跟风儒家,纷纷在京都设立学院。
  、
  、
  “但司伯静先生是如何妙用儒家真意的?”
  听到公主所说的话,静轩便想到了周国史书记载的这件事。但还是有些懵懂,却不知大儒司伯静是如何运用儒家真意斩杀了雪族神将。
  萱儿看着有些茫然的静轩,摇了摇头,说道:“老师说司伯静运用的不是儒家真意,而是圣意。”
  “圣意?可……”
  “对,司伯静虽不是武道圣人,但他却在圆满的真意中领悟了圣意。如同孔孟二圣般,一语可断江,一字可镇山。”
  圣意,是第八境至圣境强者才有可能领悟的真意,却被武道境界低微的司伯静领悟出,斩了还是第七境的雪族神将。
  “司伯静此人最震撼的不是凭靠圆满儒家真意领悟了圣意,而是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借真意而战。在这以前,除儒家以外,并没有真意一说,而儒家真意也只是表明此人是勘破心境,学问深厚的老学究而已。
  唯有司伯静才知如何运用真意,他借意可御空而起,借意可使百剑俯首,随他指使。自这以后,各家勘破心境进入的玄妙境界便称为真意。”
  “那该如何运用呢?”
  “闭目静心,无过之过,勿念执念,重回心境勘破之时,落笔之时有神意,心所念,意可达。这便是真意之妙用也!”
  “此话是司伯静所说?”
  “对,而且此话也对其他真意有用。”
  听到公主的的解答,静轩立马闭目,准备按公主所说试试,但被公主打断,说道:“回去再试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日便可掌握的,我也该走了。”。
  “好”
  静轩叫醒了还在装睡的婉儿,目送公主离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