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世界是棵树 / 第六章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第六章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生一个朋友吧,其实也谈不上朋友,某个群里认识的,他非常喜欢写诗,连自成什么居士都想好了,上一次他就在群里说,写诗经常找不到灵感,一个星期最多两首诗。
  不要说他,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网文界,游戏业,或是其他的领域,很多创新者,他们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但是都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
  那就是无法创新!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灵感。
  是的!我想创新,我也想向前冲刺,但是,冲刺无路,创新无门!
  而现实上,灵感确实是很难出现的,来去如风,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几个灵感,凭借某几个灵感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存在,拿现在来说,《绝地求生》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虽然这个灵感,并非蓝洞首创。
  可是灵感这种东西,真的只能等它自己蹦出来吗?
  小生觉得不然!
  灵感,我们虽然不能把它创造出来,但是可以把它诱发出来。
  如果要打个比方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世界,世界的大小,材质,每个人都不同,灵感就如同蝴蝶一样,在世界里居住,翱翔,某一天它在你眼前闪过,你惊叹于它的美,想抓住它,当你抓住它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它的全貌。
  这个灵感的全貌。
  你惊叹于这个灵感,这个灵感是如此的出奇,如此的完美,当它变成实物,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绝对会掀起一阵风暴!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这个灵感,是生于你的世界之内!
  换句话说,他是你的世界里,某几种物质的一部分,汇聚,融合而生!
  如果用游戏的角度来说,就拿大家都玩过的《我的世界》做比喻吧,一把铁镐,是由一根木头,加上几块铁块做成的。
  而木头无法挖石头,铁块无法挖石头,但是铁镐可以!
  所以说,你的灵感,是从你的世界里,孕育而生的!
  换句话说,你的世界有多大,你的灵感就有多少。
  当你的世界足够大的时候,总有一不小心被挤到你手中的灵感!
  老话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我上面也说过,每个人的世界,材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比如有些人,自赋为吃货,以吃为世界,他可以从容的说出世界排行榜前一百道菜,也可以说出自己所走过的山水小吃,上至餐饮豪食,下至乡野沉香,凡是吃的东西,总能引起无限的兴趣!
  有些人,专心古史,以古为界,他可以慷慨激昂的讲出那些振奋人心的战史,也可以将那些历史惨案搬出来使人潸然泪下,悲愤不已。
  有些人,以书为界,沉迷书中,无法自拔,书中世界,自己世界,早已不分彼此,世界名著或已经烂熟于心,知识,早已满载!
  而当量变到足以引发质变的时候,灵感还会缺吗?
  以书为界的人,他们的世界里满是海洋,尽管是名著,也不能保证十全十美,但是看过这些书的人,他们就能轻便的站在这些书的阶梯上,他们若是想写一本书的话,可以完美的避开弊端,在海洋内各处各取些许水滴,则可以汇聚成一本脍炙人口的好书。
  以吃为界的人,他们通晓各大美食,不说一国,一省美食早已上下渗透,他们遨游过,所以他们可以知道,可以自然的排除某些不必要的美食,每道美食的优于劣,将哪两种美食搭配起来可以互补不足,或许能更胜一筹,一场豪宴,除了壮观和叹为观止,也可以存在,彼此搭配,星月共辉!
  如果你真的一件事做到极尽之处的话,灵感早就在你的脚下为你铺路,而你还浑然未觉。
  甚至不知道这就是灵感!
  虽然以上情况,存在的可能性太过底下。
  大部分以吃为界的人,大多吃了,就吃了,吃过了,也就过了。又或者找到某味佳肴后,就以这一味佳肴,开门立店。
  而即使他们找到了很多美味,并聚集在一起,可是一个饭店有没有人吃饭,并不完全取决于饭菜是否美味。
  以书为界的人,他们大多想沉迷书的世界,而并不愿自己再建造一方世界,当沉迷成为一种习惯时,开辟反倒成为一扇无人问津的铁门。
  而即使他们破开枷锁,打开铁门,成就一方完美世界之后,也并不能完全避免扑街的命运。
  因为世界是否美丽,不是创造者说的算,而是居住者说了算。
  以上几种,灵感虽多,但太脆弱,经不起风雨飘渺。
  为什么脆弱?
  答:因为他们的世界太过纯粹!
  以吃为界的人,他们的心,他们的世界只装的下吃的,尽管他们建立的饭店在味觉上举世无双,可是饭店卫生,服务态度,以及言谈举止都是衡量一家饭店的标准。
  以书为界的人,他们的心被知识覆盖,他们所写出的著作能否引发热流,同样不是内容是否精彩这一点所能决定的,读者口味也不能忽略,假如全世界都在追求玄幻魔法,你写本都市岂不是自讨没趣。
  等到都市重新席卷归来,你的书流传千古,人们的口中赞不绝口,可是你,却不知在何处。
  食是好食,书是好书。
  可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强者,就一定会活下去。
  就好比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有五行相生,夹杂各种元素,若是只有一行,世界早已破碎。
  而这种纯粹的人,只在某一事物上纯粹,一方面他们的世界细,对于某种事物细致入微,同时他们的世界也小,小到容不得其他的存在。
  真正的世界,是能广纳万千的存在!
  山有百种,路有千条,一花一世界,一步一天堑!
  我们世界的大小,取决于你愿意装进去多少东西。
  而灵感,就如同蝴蝶,我们很难抓到它,但是我们可以手持鲜花,吸引它过来。
  拿那个没有灵感写诗的朋友,我单拿写诗为喻,假如有一天,偶得灵感,以山形体为诗,第二天,还想写,可是没有灵感,不知写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有关山的信息装进我们的世界,世界孕育出与其有关的蝴蝶,而我们这时只需手持鲜花,蝴蝶自来。
  那么鲜花是什么?
  答:问。
  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山中有什么?山穿何衣?山由何组?
  答:山上有塔,山下有屋,山中有老叟。
  春着绿囊冬生刺,夏入雨衣秋藏青。
  百斤枯石砌一处,三千春使自其眠。
  (秋藏青是因为秋天有一部分树叶并不会变黄,但很少,所以,藏着青。)
  当我们不在执着于山的外表,从山的另一面看去,那么,山的外形可成诗,内组可成诗,披盖者可成诗,山脚下,桃园处,无处不是山,无物不成诗!
  若是山尽了,水穷了。
  那么山加水能成诗否?
  路加人能成诗否?
  海与船能成诗否?
  当你困于一的时候,不妨跳出,试着,一加一。
  而那位仁兄之所以诗少,因为他写诗只为抒情。
  他就没有想过,借物抒情,借人抒情,以及借景抒情。
  山有穷尽时,界无宽广线,当你抛开山的时候,才能看见天,看清水,当你想要了解天,了解水的时候,你想要通过这些得到什么,就需要知其深细解其意,当你对齐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手持鲜花引蝶来!
  而说到灵感,虽然灵感不能凭空创造,但是我们可以强行把某几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催生出一种灵感!
  拿现实来说,曾经衣服只有布这一个元素,系衣服的腰带也是布制作,铠甲多由铁制。
  但是让我们打破这个人为的常识,衣服只能用布制作吗?腰带就一定也是布吗?铠甲就一定需要是铁制作吗?
  当然不需要!
  除了布衣早就出现了羊毛衣,皮衣,蚕丝等等等,至于铠甲,现在早已不穿铁质,头盔都不一定用钢的了。
  只要不影响舒适感,且具有美观,那么什么东西不能作为衣裳呢?只要保证防护力,且行动自如,什么东西不能作为护身的盔甲呢?
  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要先了解它,把它的一切装进你的世界,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广阔,你的世界越广阔,能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装的东西多了,选择就多了,成功率就多了。
  就好比零件少了,是绝对无法组成很多种东西的,零件多了,乱鼓捣,也能组成什么。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你的世界有多大,你的灵感就有多丰富。
  你的鲜花有多少,你的蝴蝶就有多少争着向你振翅?
  那么,鲜花是什么?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