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秦汉智雄传 / 第五十三回 巡查灵寿话乐毅 封王出征灭两逆

第五十三回 巡查灵寿话乐毅 封王出征灭两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五十三回巡查灵寿话乐毅封王出征灭两逆
  回前词《满庭芳》
  东垣古城,中山修建,且做赵国新都。出外巡查,奔驰太行入。忽见两峰孤立,走近看,惊现城郭。细询问,乃为灵寿,古中山国都。相议名人事,兵家乐毅,尚自此出。回程遇墓林,南越王祖。急报叛逆作乱,发兵剿,谋计驱除。紧追击,不令喘息,直至隐患除。
  话说李左车去东垣城见张耳,还是欢洽如初,心中自是高兴,商议新立国都之事,君臣同心,就便定下在东垣城立都,后便处置国事。韩信暂驻土门关军营,因军伍聚集日众,却遇干旱缺水,便亲率卫队进山找水源,竟奇逢山下白鹿,箭射失踪,竟得一泉眼,出水甚多,足够军用,不见干枯,从而有了白鹿泉的神话传说。后又到北山高峰,见山势陡峻,问之为抱犊山,便攀登而上,到山顶后才发现,此山高踞雄盘,能观察东面广阔平原,是个绝好的堡垒之地。于是命军兵上山,遍插旗帜,鼓号齐鸣,以壮军威,成为与土门关军营相呼应的军寨,以致后为占山匪寇的山寨,如今却成了休闲旅游胜地。此后韩信进入东垣城,将帅府安在其内,与张耳的国都衙门相邻,便相约到城外巡查一番,也好了解此城周边情事。当他们向西沿河行进,欲进入山区时,却意外看到两座孤山耸立,便越河前往探查,竟意外发现了古中山国都城,也是狼山下的古灵寿城遗址,全都惊奇无限。
  当韩信问到这中山国中,曾有过史上名人否,张耳忽然想起一人,祖孙三代均有故事,与这中山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于是便说道:“按说此事左车君比我要清楚,毕竟是在赵国紧邻嘛!可却与魏国更有瓜葛,我也是听恩师信陵君,在讲史中说过此事,如今想来,还是记忆犹新,毕竟是个不凡之事嘛!”说着看韩信和李左车,只见两人都有些茫然,并未知张耳说的何人,于是等待其说出真情。张耳于是望着城中说道:“这里在二百多年前,中山国曾与魏国发生过一次大战,是魏国因其国君昏聩无道,只顾喝酒取乐,不管国民之事,便想乘机灭掉中山国。此事定下之后,魏文侯便商议派谁为将,有个大夫叫翟璜的,推荐一人叫‘乐羊’,说是此人文武全才,可充当大将!当时魏文侯问何以见得?也是有不大相信之意。
  翟璜便道:‘乐羊素有大志!因年轻时曾于路端拾金,归家被其妻啐之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此金不明来历,奈何取回,以污素行乎!乐羊感其妻之言,便将金抛之!并别妻而出去游学于鲁卫两国,一年后归家,其妻问学成否?乐羊答未成!其妻便将其织布的机丝割断。乐羊惊问何故,其妻便道,学成而后可行,这机布织成后可做衣服,既学无成,中道而归,与这断机何异!乐羊感悟,复往就学,七年不返,而成其业!其人现在本国,高自期许,不屑低就小仕。何不招至为用?’魏文侯便命召乐羊,可有人阻止道:‘乐羊为功名之士,听闻其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大夫,岂可任用乐羊去平中山?’翟璜便道:‘其子曾为其国君招乐羊,他却认为其君无道而拒往,如今若给与其兵权重任,何愁不能成功?’魏文侯便让召乐羊见面,也是想问其想法,看其愿否挂帅。”张耳说到这里,看到韩信和李左车耐心聆听。
  于是便接着说道:“待魏文侯见到乐羊后,便直截了当说,攻灭中山之事,本想委托与汝,可汝子在中山,又当如何呢?’乐羊便说是:‘丈夫建功立业,各为其主,岂可以私情而废公事!我若不能破灭中山,甘当军法!’魏文侯大喜,对其极为信赖,于是将此任交给乐羊,遂拜为统军元帅。并派年轻骁将西门豹为先锋,率兵五万,去征伐中山国,乐羊用计绝妙,攻败中山大将鼓须,从而围攻这灵寿都城,使得中山国君姬窟被困城中。有人说魏帅乐羊之子乐舒,是本国大夫,可让他去城头喊话,叫其父赶快退兵,姬窟苦无良策,只好将乐舒叫来说明,乐舒说乃父耿直难劝,姬窟便强行而派,果然被乐羊严词拒绝。后又将乐舒绑在杆上,威胁其父要杀死此子,可乐羊坚定回绝,经过几次反复,乐羊坚定如铁,不肯退兵而去。姬窟无了招数,只好听从他人所言,竟将乐舒勒令自杀,后将其肉做成肉羹,并让人提了乐舒头颅,一同端给乐羊面前,欲使其见之心乱屈服。谁知乐羊竟喝了那肉羹,怒摔碗钵。而后即下令攻城,大军奋勇不可当,迫使中山国君姬窟自缢身亡,魏军攻入灵寿城,从而灭掉了中山国。”张耳略作停顿。
  看到韩信李左车还再想听,张耳便接着说道:“乐羊因攻灭中山国的功劳,受到魏文侯的奖赏,竟给了他一个箱子,让他抬回家自看,以为是珠宝之类,心中十分高兴。可打开箱子一看,却都是他在攻打中山国时,国中将臣告他的书信,方知魏君信任不疑,才使他建立了此功,很为感动不已,进宫拜谢恩典。后被封为‘灵寿君’,也就是管辖中山国的魏官,驻守灵寿城多年,使西门豹任将军,率兵守护原中山国地,后来才让西门豹调任邺城。所说这些还不为奇人奇事,却是乐羊的一个孙子,竟成就了比其祖父,还要辉煌的功绩,而名标史册!想来韩将军并不陌生!或能猜出是谁吧?”张耳说完,便看着韩信微笑。韩信一听,顿时有些迷茫不解,但毕竟是兵思奇谋,稍作思索,便连忙问道:“恩公难道说的是那古名将‘乐毅’吗?那可是我崇拜的兵道能家呀!好似曾听说,他祖上却也了不得,还真会是乐羊吗?”说的很为吃惊。
  张耳即道:“那还有错!果真如此哇!”韩信道:“不是说乐毅是魏国人吗?如何却为这灵寿之人呢?”张耳便道:“乐毅是魏国人不假,也是从魏国去了燕国,只是当初乐羊被封于灵寿,其子孙随家迁至,后来遇到战乱,乐毅携家奔到大梁,在魏昭王底下做事,却不被重用。后听说燕王设‘黄金台’招贤,便借去燕为使之机,投向燕国为亚卿,并为燕王出谋划策,才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可推算下来,他便应是在这灵寿城中出生长大的。因信陵君未曾说明,乐毅是否为乐舒之子,若是的话,他家便在灵寿城中,即便是不为乐舒亲子,乐毅小时也随其祖父乐羊,住在这灵寿城中长大成人,岂不是这灵寿城中人,又会是别处吗?所以说,这乐毅自是灵寿城的人,却无可质疑!”韩信便道:“恩公所说,或为至理,可这乐毅是何等之能啊!竟能替燕王报仇攻齐,还联络四国出兵相助,亲率各国大军,攻下强齐七十余城,差一点便将齐国灭掉,只是功亏一篑,被小人所算计,才未最后灭齐。也不知他是何结果哩!”说完看着张耳。
  只见张耳道:“乐毅是个智者能人,具有其祖父母的禀赋,或其家教传承之故,自幼喜读兵书,好讲兵法,才成为一代兵雄,智识自是超凡。他见新燕王罢免其将,就知国中出了佞臣,便不敢再回燕国,怕是被祸受害,便只身躲到赵国做客卿,被封观津地方,号为‘望诸君’。后来庸将骑劫,也是谗言害他之人,被齐将田单打败战死,燕王才幡然悔悟,又派人招其回燕,因其子侄多在燕国为官,后来他便在赵燕两国为客卿,来往于两国之间,据说最后死在了赵国,到底葬在哪里?是封地观津呢,还是这灵寿城?却是史册无明确记载,难知其详。”韩信便道:“照这么说,那乐羊乐舒两代先人,恐怕便葬在这灵寿城附近,乐毅定会与上辈先人葬在一处,可否这样判断?”张耳李左车均认为应是这样,因按那时风俗习惯,当为同葬家族墓地,才合丧葬规范,只是没有史册明记,无从查考,难下定论,只能说是赵地而已。“此事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一书中有明确记载。”
  大家相议了一番乐毅,深感这方土地丰厚的历史底蕴,却孕育出如此兵雄名家,不禁对这灵寿古城产生了敬意。其实如今此地,已在古城遗址上,早建起了两个村落,便叫做“上三汲村”和“下三汲村”,是近年来发现了古中山国的国王墓,出土了很多国宝级文物,成为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此才得以确认了古灵寿城址,也便可判定乐羊乐毅,两代兵道名家的葬地和生地。此古城历史悠久,过去的沧桑岁月,因千年尘封,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正等待着考古与历史工作者,逐渐深入研究考证,必将逐步揭开,或许还有更为惊人的发现。乐毅是战国时代的兵谋名家,三国时的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而管仲是齐国的名相,这乐毅却是中山国魏赵燕国,均曾待过之地,却生于这古都灵寿城中。距如今的石家庄市不过七八十里,离所在的平山县城不过二三十里,实是历史的一大揭秘,对此人杰地灵之地,也算是个神奇发现。
  这正是:沿河巡察入山行,却现古国灵寿城。当知救狼反伤己,又闻兵家乐毅名。惊其此为出生地,逝后葬处史难明。毕竟冠声传日久,曾荡风云扬魁雄。
  再说张耳韩信等人,离开灵寿古城遗址后,便在两座山前巡查一番,看天色不早,便纵马赶回东垣城。就在离城还有近十里的地方,看到一片葱郁的柏树林,便赶到树林中暂时歇息,却见一个颇大的坟茔葬地。李左车看后便说道:“此处坟茔可有些来历,却是南粤王赵佗的家族墓葬,不容小视哩!”张耳韩信听了此话,不禁感到惊吒。只见张耳说道:“我曾听友人说到这赵佗,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哩!此人年纪尚轻,是从秦军为将,率兵征南未归,久经治理历练,深得南人之心。也是在中原反秦之时,天下大乱,无从管辖,因而趁势,自立为王。他是位青年才俊,治理南地杂蛮之地很有成效,善合众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爱戴,是个成功的开拓者。谁知其故乡竟在此地,可真是人杰地灵出圣贤的风水宝境呀!”此话说得大家一致点头赞许,随后张耳等便率卫队,回到了不远的东垣城。
  不久后汉胜楚败,江山一统,汉帝刘邦知南粤尚未平服,派朝臣陆贾带印绶,去南粤安服赵佗。赵佗原为龙川令,很有作为,属南海郡尉任嚣管辖,任嚣见秦政失纲,也想乘时崛起,独霸一方,因重病缠身,卧床将死时,急召赵佗嘱咐道:“天下已乱,南海僻处蛮夷,恐乱兵侵入,必欲塞断北道,自开新路,静观世变,再作选择。吾因病剧,有志难伸,唯君可继我志!此地负山面海,又有中原人士寓居,可供臂膀相助,若能乘势立国,也能成为一方主人。”赵佗临危受命,即暂接南海郡尉职守。任嚣死后,赵佗为其发丧,继任南海尉,发檄各关守将,严防把关,塞断北路,所有秦时派置官令,陆续派兵捕戮,自命亲党接充,后袭取桂林象郡,统帅岭南各地,自称南粤武王。待陆贾到来,赵佗竟不拒绝,身穿便服,免冠坦坐,伸开两脚,形状似萁,故意以此蔑待汉使,颇显轻慢。
  陆贾颇有口才,见其并不行礼,便朗声说道:“君王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祖坟,都在东垣!今却弃冠裂带,要想举区区南越,与大汉天子抗衡,恐怕祸且立至了。试想秦为无道,豪杰并起,不足两年,强秦即灭!项羽称霸,终至灭亡,先后不过五年,海内即归统一,这乃天意使然,非靠人力可成!君独自称王,狭统南越,不助讨逆,天朝将相,俱言问罪,发兵征讨。可汉天子怜民劳苦,志在息战,特遣使臣册封君王,正应出郊相迎,北面称臣。不意却怠慢国使,夜郎自大,谋思抗命!若惹恼天子,怒掘祖墓,屠灭宗族,再遣数十万大兵,来征讨南越,请问何能抵抗?”赵佗听后,倏然起座道:“久处蛮地,至失礼仪,请使勿怪!”随后隆重接待陆贾,又与其饮宴长谈,了解中原大地数年中,所发生的剧烈变化,才知道了许多国中事情。陆贾因他气谊相投,劝他诚心归汉,赵佗为之感动,即遵奉汉约,并取出越中珍宝赠送汉使,陆贾也将随身所带礼物回赠,主客尽欢,使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汉高祖刘邦曾派人,修整过赵佗先人祖墓,也为表彰其归汉功绩,到其去世时仍保持属国地位。在吕后专权时,却改变政策敌对,引发了与南粤纷争,曾扬言要毁其祖墓。待到汉文帝时,为笼络赵佗重归汉统,曾命当地官府重修赵家先人墓,规模宏大,墓丘高耸,广植翠柏,远眺成景,并派人守墓管理,遂成为后来的赵陵铺村。因临大道,交通发达,民众聚集,逐渐成为当地大市镇,本作者年轻时曾到此村赶集,规模颇大,远近闻名,尚有牛马羊猪等牲畜交易市场,极为热闹。如今此地经过变迁改造,已成为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区,虽高楼耸立成群,代替了过去低矮民房村落,可赵佗先人墓,尚存两个大土丘。如今已在此建成了赵佗公园,内有赵佗石雕像,及许多赵佗事迹石刻,以纪念这位先祖,开拓岭南数省的不朽丰功。广州附近的番禺南粤王赵佗墓,以及赵佗祠堂等,也成为了祭奠祖神的香火胜地,南北虽远隔四千里,却成了遥相呼应的先祖祭祀之地。
  且说张耳韩信回到东垣城中,却接到报说,原赵将张同等陈余党众,又纠集在一起,占住了襄城作乱,闹得周边不得安宁,遣派去的汉军攻击失利,使得此乱军更为猖獗,请求派军进剿。又有探报说,那反叛逆贼李良,也率一股强军攻占了邯郸城,正与张同勾结联络,大有合流呼应之象,望派大军进击剿灭,否则南部不可收拾。张耳韩信闻报,正应了其预料之事,也是不敢掉于轻心,于是便召集诸将合议出兵镇剿之事,同时调回贯高张敖,另派得力将官去代地驻兵镇守。恰在这时,张耳接到汉王封旨,因其复赵除灭叛将陈余建功,着即册封张耳为“赵王”,国中诸事均由其自行处置,不需上报,立都自定,报汉王知道即可。这旨意很为明确,就是给了张耳绝大权力,一切由他自行定夺,看是恩待有加,韩信等将听到封旨后,都向张耳祝贺。张耳受命,封贯高为右丞相,李左车为左丞相,雍齿为统军帅将,张敖为王太子,其它各将臣都有擢升任派,立新国都为“东垣城”,所有军伍听韩信大帅统调,使得赵国有了新的国度气象。
  韩信张耳召集诸将会议,安排出兵南征平叛之事,也是破赵之后,各将均有分派,因事务紧急繁忙,很多天没能相聚了,难得凑齐议事,大家都很高兴。张耳将赵国初建之事道明,又将新任将臣职务宣告,还对下步平定叛乱,做了详细安排,韩信将率兵攻击襄城之事做了布置,各军将都遵命领军出征。说到此次破赵之役时,军将多对韩信大帅布置三路伏兵,倒能理解,惟对背水列阵,乃为兵法所忌,可却能奋战取胜,获得大捷,不能尽解其玄妙,多有不明询问之语。说是:“兵法有言,右背山林,前左山泽,今将军背水为阵,究是何因?”韩信见大家心怀疑惑,不解端倪,即解释说道:“这何尝不是兵法呢?诸将虽阅兵书,却未得其中奥旨,所以生疑。兵法中曾有二语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便是此意。大家试想我军新旧夹杂,良莠难分,我短时难能教成战法,即叫他们奋勇杀敌,怎望能行?惟置诸死地,使他人自为战,才能勇气百倍,无人可当!这又如兵法所言,驱市人为战,不能不用此术哩!”诸将听后,皆拜服道:将军神机妙策,非他人可及,我等真是大受教益。
  接着张耳韩信便选兵派将,准备进击襄城乱军,安排丞相贯高坐镇东垣,同太子张敖守护都城,并负责征剿大军粮秣供给。为造成强大攻势,拟出动大兵五万,由韩信张耳亲率出征,李左车随军参议谋策,雍齿调度军伍集结,由土门关向南进发,不日便到达襄城。这时城中也集结了,原赵军散兵溃军两万余人,领军主帅便是陈余死党张同,此人较之夏说还要精明狡诈,虽为惊弓之鸟,可还是要负隅顽抗。他率着残兵败将坚守襄城,仗着原都城中存有粮秣,并不怕汉军围困攻城,决心与汉军周旋到底。同时接到了已占据邯郸城,相机为乱的李良书信,说是要相互照应,共同对付汉军,免为孤军难守,会被其各个击破。这张同与李良本不是同路之人,可却只能合流,抱团取暖,别无出路,于是答应互相策应,顶住汉军攻城之兵。却也很难对付,使汉军虽众,却也难于攻破襄城,形成了困兽犹斗的局面,韩信不得不想其它策谋。
  看汉军围城数日,攻打无果,这时张耳便对韩信道:“人常说坚固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可这叛军却仗着城池坚固据守,又有那逆贼李良相助,夜袭我营寨,使我不得安宁。不若改变策略,去先攻邯郸城,那李良军伍不多,很难坚守得住,定会向张同求援,咱可打这援兵的主意,定然会有突破。”韩信听后,便说是好主意,于是谋划道:“我大军撤围去攻邯郸,然后派一军隐藏于半途,等待襄城援军出城后围歼,这叫作围点打援战术,古人早已用过。不过我们要利用其援军,使其遭伏后夜间撤回,便可乘乱混入我军队伍,到时攻占一个城门,使我骑军进入,定会攻破这襄城,邯郸就不在话下喽!”张耳李左车一听,连声称妙策,于是立即实施此计,果然取得实效。
  原来汉军忽然撤围,大军南去攻邯郸,李良知道后大为震惊,明知自己不足万人,难于守住此城,便派人向襄城张同求救。也是曾得相助,张同便派将带兵前往,意图也采取夜袭之法,助李良一臂之力,使汉军不能并力攻城,从而解李良之围,也是想投桃报李,才好互相有助,巩固联盟之约。谁知他所派的军伍,走到半途却遭伏击,自是损军过半,便忙连夜撤回。当败军进城之时,黑灯瞎火,难辨敌我,竟让隐伏在其军中的汉军,乘其不备,奋勇夺取了南门,正在其要反击之时,汉军的大批骑兵赶到,于是涌进城去鏖战。战到天亮时,汉军大队人马反杀回来,立刻向城门攻入,张同虽率军拼命抵抗,可却已大事去矣!只好率领城中剩余队伍,向西山中逃窜而去。临行前还纵火焚烧了宫殿府库,殃及很多民宅,汉军很快攻占了襄城,即命兵士救火救民,并派军进山追剿溃军。
  在邯郸城等待救兵的李良,听说襄城已被攻破,张同败军已逃进太行山,顿时吓得心胆俱裂,知道汉军必来攻城,到时难逃覆灭。于是在汉军围城之前,便也率军逃窜出城,却也纵火焚城,迫使汉军救火耽搁,从而能够逃脱追击,也是狡诈阴狠。可韩信张耳却有准备,在派兵救火同时,也派军跟踪追击,不使其有喘息之机,同时派出了多支军伍,进山截击围剿,使李良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南败走。张耳韩信率军紧追不舍,立志要彻底消灭这支叛军,后用反间计,使李良张同两军火并,李良因兵弱被杀,张同也被围剿汉军杀死了事,使赵国彻底消除了战乱。当汉军队伍追到了修武地方,便整军暂歇消除疲惫,却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之事,竟使韩信在汉王面前栽了大跤。
  这正是:恒山王爷转赵王,
  虽喜难论舒心肠。
  名正言顺受恭贺,
  却掩忧婉暗神伤。
  情急部署定国事,
  率兵出征赴疆场。
  剿除叛逆两贼寇,。
  平定战乱为安昌。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