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生之平淡时光 / 第三章 过往

第三章 过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外观上看,坐北朝南的房子,从院子里开出一条通往房子后面的道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说到格局,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农村人,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能过日子就行了。转了一圈,再回到家里,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一股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唐朝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
  进了家,门外传来狗叫,现在还只是个小狗崽子,以后……也长不大,成年的土狗能有多大?
  唐朝翻箱倒柜地找衣服,原因,呵呵,你能指望三十年后的唐朝和现在唐朝的父母有一样的审美观吗?
  说句不好听的,唐朝的心理年纪比唐朝父母都大。公元二零一零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了,农村的变化不小,收入高了,生活水平好了,物价也高了,这就是农村人对改革开放的最基本的认知。
  唐朝找到的最符合现在自己的形象的,也不过是几件颜色素一点的衣服。一样十分宽大,这是这个年代的特色吧?
  审视了一遍家里的布局,还能够接受,再加上唐朝这个年纪有的那么一点的文艺情怀中的怀旧意味在,唐朝对这个家改变的欲望不大。
  多了二十多年的记忆,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到的,但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得跟着改变一下了,不然有何意义。
  能改变什么?最现实的,那不就是经济条件吗?说白了,就是钱。文艺一点的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俗的说法,有了钱,日子才能好过。
  问题来了,怎么挣钱?唐朝没正了八经务过农,也就不知道干什么最挣钱,虽然他知道同村有人搞养殖挣了钱,但怎么把爸妈引到这条道上,唐朝可是犯了难。
  有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会说。一般说出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大哥说不了二哥,谁都别埋汰谁。
  可到了唐朝这里,那可就不一样了,这句话,就是现实。
  在唐朝多出来的二十多年的记忆里,在未来的二十年时间里,唐朝的父母由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迅速地被扫入了没见识的人群之中。
  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
  但时代发展太快了。
  从诺基亚,到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这个世界只用了十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之下,还抱着守旧观念的唐朝父母,根本无法适应,只能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被淘汰。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新东方,俞敏洪创业,给女老师发工资,把钱藏床板底下的桶里。这件事情在无数的杂志里当做谈资,但是,从14年到18年,唐朝上大学的四年时间里,唐朝的父母就是这么给唐朝学费的吗,这就是现实。
  支付宝早已普及的2018年,唐朝父母还不愿意把现金存银行。他们宁愿把现金锁在木头制的写字台抽屉里,也不办张银行卡。唐朝父母的观念,还在金银宝藏埋土里的古老时代里。
  这样的观念,能不被时代抛弃吗?
  虽然话是说到了这里,家里很需要钱,可唐朝也明白,这种事情急不得。别说什么穿越者的福利之类的。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一个少年,无论做出了什么成绩,都不可能有做决定的权利。
  《伤仲永》里,仲永有天赋,诗词歌赋,张口就来,他对这些东西很敏感,未必没有对读书表现出渴望,或许还梦想着考取进士,可这没什么卵用。决定权在仲永父母手里,他能干什么?
  在酒宴流连之间,灵性一点点被磨灭,最后泯然众人的结局,是最现实的结果。
  因为在仲永父母的眼里,读书,是件奢侈的的事情,不是仲永这样的孩子有资格接受的。说白了,在仲永父母的眼里,这件事情,不靠谱。
  有句话叫做三代出贵族。从时间的重要性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拿唐朝来说,唐朝出身农村,上学。唐朝的父母供唐朝学习,也期待着他能考个好成绩,考上大学,但却一直强调大学期间多考几门证书,他们无法把考上大学和未来过的更好实际联系起来。
  根子在哪儿?
  唐朝的父母,一个三年级辍学,一个五年级毕业,那个时代,搞火箭的干不过卖茶叶蛋的。后来他们吃了没文化的亏,这不能干那不能干,潜意识里,他们就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考好多的证书。
  他们没经历过更高的教育,不知道教育的路,选择的面积会越来越窄,不是越来越宽;不知道从高中到大学塑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只是捎带脚的事儿。
  从下向上,需要过程,需要时间,两三代人,差不离,就是这样了。
  唐朝没那么理性,尤其是在家里,这个讲理也没用的地方。唐朝父母的思维已经定型,唐朝不是专业的谈判专家,也不是脑回路迥异于常人的心理医生,更不具备小说里脑残主角的同化其它人思维的磁场。
  改变,无能为力。
  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心思逐渐空明起来。好像真的只有十五岁,真的成了个初中生。
  年轻真好。
  现实总是无情的。唐朝假装把自己催眠了,但总是想做点什么。于是,唐朝装作自己真的是十五岁少年的计划失败了……
  过去的事情总是让人无可奈何,因为无法改变。
  记忆,是过去的专有名词。
  对唐朝来说,未来二十年,是过去,也是未来。
  二十年前的记忆早就模糊不清,不信?你随便找个四十啷当岁的人问问,他还记得几个初中同学的名字吗?或者也可以问问他高中老师的名字?
  未来将走向何方?
  唐朝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朝着天空抛出一枚硬币。
  不是做怎样的抉择,而是告别过去,顺便,开始新的人生。
  我们,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