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再喊一声爹 / 第三章求学

第三章求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小日本叫嚣着把爪牙伸向我华夏。军阀连年混战,抗日战争刚完国内战争又狼烟四起。中国的路在哪里?年轻人的路又在哪里?很多的人都感到迷茫,无助、困惑。父亲在别人的蛊惑下,背着自己的奶奶来到了县城警卫团当了一名宪兵。
  刚穿上宪兵服的那一瞬,他心里还有点小小的神气。一身漂亮的警服,一把手枪横别在腰间,英姿飒爽,仿佛自己戎马生涯一般。可刚干了几天后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年轻人通常都有这样的毛病: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但同时新鲜感一过就泄气了,对事物也缺乏应有的判断。他哪里知道,来了就是叫他们这些刚招来的年轻人天天站岗,这里戒闭森严,还不能与家里人有任何的联系。这可难住了父亲,他怎么忍心丢得下家里耄耋之年、无依无靠他的奶奶呢?何况这种工作和他想象中的相距甚远。那时国共两党的矛盾斗争十分尖锐,他不知道这个警卫团哪天就是末日来临,说不定到时还牵连自己和家人呢?他很迷茫、忧虑!怎么办呢?硬来是不行的,说不定连大门都出不去,还别说回家。看来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逃跑了。主意拿定后,父亲终于下定决心:?是夜,父亲慌张的脱下刚穿了几天的警服交出了才握了几天的手枪,趁看守员不注意,在夜幕的掩护下,蹑手蹑脚慌慌张张地地逃出了警卫团。?随后,他的心扑腾扑腾地跳了将近一个晚上。这样,在当了二十九天的警卫后父亲悄悄地跑回了家。谁知道,后来为了这件事上头在他头上扣了一顶大帽子,说他非法盗取枪支。惨遭小人的暗算,令他百口莫辩。他们说如果不赔钱就要让父亲吃官司,或者再拉回去当兵。年迈的曾祖母看到自己的孙儿失而复得高兴得无以复加,她哪里肯再舍得自己的孙儿又回去吃苦受累啊,老人愤愤的擦干眼泪,忙不迭地给上面派下来的人赔礼道歉。为了近快平息这场风波她只好忍痛卖地赔款息事宁人。
  这些年来父亲时乖运蹇,加上社会的混乱使他又陷入了深深地迷茫。父亲愤懑的青春心扉紧锁,如同炼狱,痛楚的过往无法埋葬,可前路漫漫。难道一直凄风苦雨?父亲正当韶华,本能的不甘,有多少委屈就期待多少强烈的爆发。
  终于有一天,父亲得到了他上私塾时杜老师的指点:“你们年轻人啊,在这个社会里不好混啊,你要跟到他们(指国共两党)去呢,又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你要不跟到他们去呢?也不对!他让你不得安宁,染于昌则昌,染于黄则黄,唯一的办法那就是避开这个社会,去读书啊?!”?读书!听了老师的话,父亲如醍醐灌顶,然而等他冷静下来后,他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钱从哪里来,奶奶同意吗?”?他心里泛起了嘀咕。但此时他的心中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得到启示后,父亲终于放弃了他钟爱的医学事业。积极地奔向他人生的又一个目标。发奋苦读,立志靠读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避开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因为读书人一般是不染指政治的,在历朝历代都是受人尊敬的,这不愧是一条很好的出路,父亲在心里暗暗的下了决心。
  可是,在一贫如洗的家里,要想读书谈何容易,钱从哪里来?况且自己年迈的奶奶会同意嘛?倘若他读书去了谁又来照顾自己的奶奶呢?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困难,只要自己把书读好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啊,既然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执行下去,“家无读书人,官从何处来!”老百姓要想出人头地,唯有读书这条路可走,认识到这个理后,父亲矢志不渝。
  首先,读书费用的问题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个改了嫁的妈妈,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的妈妈,母亲非常理解自己的儿子,母性在这一刻瞬间迸发,她虽是个农村妇女,却是个开明、聪慧的人。她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的儿子求学读书。她想,儿子有这个志向是个好事啊!读书既可以明事理,又可以改变命运,当妈的应该拉儿子一把。父亲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母爱在他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啊,他也理解了妈妈当初狠心抛下他的辛酸、不易、与无奈。刹那间,感动和欣慰的泪水溢满了他的眼眶,?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妈妈!我一定学会有所成,不辜负你的殷殷期盼啊?
  原来,奶奶嫁过去的那一家人开着一家染坊,家里经济还算可以,她嫁过去又给那一家人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父亲同父异母的弟弟,我叫他二爹。只可惜奶奶红颜薄命,第二个男人又因为得病过早地离她而去了,抛下了他们孤儿寡母。我二爹这人生性本份,自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父亲现在竟然提出想读书,她内心本来就觉得亏欠了大儿子,当初自己决定改嫁也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帮衬他,现在正是个弥补的好机会,她自然是鼎力相助。乐见其成!
  曾祖母听到自己唯一的孙儿已然决定要到外地去读书,她的心如芒在刺。这个独孙儿可是她的心头肉,她哪里肯舍得,既担心他出去了受人欺负,又担心他出去了就不回家了。在她看来,自己唯一的儿子英年早世,丈夫又命赴黄泉,她又体弱多病,好好的一大家人现在就指望这个唯一孙儿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儿就是她的希望和念想啊,就是走一步她也舍不得孙儿离开自己,不要说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了。
  “孙儿啊,你不要出去啊,现在社会上坏人那么多。要是有人欺负你了谁来保护你啊,”
  曾祖母唉声叹气道。“奶奶,别担心啊,我已经长大了啊,等我把书读出来才能好好报答你啊!以后挣钱了我养你!我怎么可能忘记你的养育之恩呢?求求你答应我好吗?……“?父亲苦苦哀求道,一脸愁云。曾祖母不为所动,
  “孙儿啊,你只要不出去读书留在家里,奶奶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曾祖母上气不接下气道。心理仍然十分固执地想说服孙儿。这是老人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依恋啊,这种分离对她来说刻骨铭心、撕心裂肺。阳光的余晖落在她那张布满皱纹苍老的脸上,显得十分憔悴和疲惫。透过树叶的缝隙打碎了的阳光洒在她那单薄的身子上,她羸弱的身影倒映在地上像一尊雕塑,一动不动。父亲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见父亲仍然冥顽不化,曾祖母提高了声音嗔怪道:
  “要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要我还怎么活下去啊?”
  “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放心吧奶奶!”
  父亲斩钉切铁道。看到自己奶奶佝偻的身影,满脸的沧桑悲泪横流,凌乱的白发被微风轻轻地扬起,由于过度悲伤身子不住的微微颤抖。父亲一把抱住自己的奶奶,祖孙两一同痛哭起来,望着自己的孙儿高出了自己一大截,老人依偎在孙儿的怀抱里感觉到是那么温暖、踏实。想到孙儿将要外出求学的决心,她伤心得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父亲的心一片悲凉,却找不到任何出口。不去读书吧,奶奶虽然很高兴,但却永远也抬不起头。只能被人欺侮,任人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耀武扬威、横行霸道,不!一个声音在他心里提醒着自己:为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惩强扶弱,除暴安良,现在必须背水一站,发奋读书,他慢慢地咬紧了牙关。看到这心酸的一幕,连鸟儿都停止了啁啾。除了让他去学校读书,他可以答应奶奶的任何要求。遗憾的是他们相互的要求都是对方最不能接受的。无论父亲如何劝说,说好话,连口水都说干了曾祖母态却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决不同意父亲出去读书。
  连日来,自从知道父亲想离家读书的愿望后,曾祖母就哭红了双眼。银色的发丝有几根落在了她的脸上,她也懒得去整理,她的整个世界里现在都只有她的孙儿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孙儿马上要走,就像要了她的命一样嚎哭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孙儿的性格,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要进行到底。可她那颗护犊的心,是如此的强烈和不甘。她不明白孙儿为什么一定要去读书,她只知道没有了孙儿在身边,她的天就塌了。想到自己的苦命奶奶,父亲的心如同被别人狠狠地揪了一把,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金榜题名,给自己正名!为奶奶争光!
  曾祖母自始至终没有答应父亲去学校读书,后来见实在是拗不过孙儿,曾祖母就只答应他去这一次,可是既然是去读书答应去这一次怎么可能呢?于是每一次去学校就成了祖孙最揪心的时候,每一次相同的分别场景都会重复一次。
  更悲催的是每一次父亲去学校曾祖母除了勉强答应他这一次以外,可怕的是她由于不忍心孙儿的突然离去,硬要跑到曾祖父的坟茔上去嚎哭,她恨她的丈夫抛下自己和孙儿自私地走了,她拼命的捶打着自己,嘴里伤心的哭诉道:“你怎么不把我一起带走啊,让我留在世上活受罪!”?想到相依为命的孙儿现在又要出去读书,以后家里就只剩她一个人了,她犹如万箭穿心,只觉得两眼一黑,心情一激动就昏死过去了:整个人浑身僵硬,牙齿咬得紧紧的,双目紧闭。跟死人一样,只是还有心跳。这是父亲最害怕最头疼的事,就怕自己奶奶万一醒不来怎么办啊,那自己就成罪人了。所谓“我不杀伯仁,佰仁却因我而死”孙儿此时多么害怕失去奶奶这唯一的亲人啊!这些事的打击不但没有击退父亲,反而越发坚定了他读书的意志,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奶奶也不能丢,两者都要抓到手啊。在这里,我们确实看到了父亲那种坚韧不屈的个性,深谋远虑,此时,如果他一心软,顺应了他的奶奶,那他以后的命运就从此改写了。
  每一次在这生死的危急关头,父亲的三姨就会过来和父亲一块儿把曾祖母抬回家来,在前头楼的屋子里平放在床上,给她喂姜开水,一勺、一勺、又一勺。辛辣的姜味充满了整个屋子,热气氤氲。父亲紧张地看着曾祖母,焦躁不安。他时而端起姜汤来照着三姨的样子喂起来,时而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也怪,姜开水一喂下去,很快曾祖母就会醒来了。朦胧中她望着孙儿那惊恐无助的眼神,她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但每次看到孙儿离开家的那一刻,她又忍不住撕心裂肺,忍不住到丈夫的坟头哭诉自己的悲哀、无助和绝望。昏暗的灯光下,孙儿紧紧的抱着奶奶,热切地盯住奶奶那张慈祥的面孔,他愁肠百结,生怕奶奶一觉睡过去不醒来啊。父亲就是在这惨淡的环境下进行着他的学业的。是问?有几个孙儿可以承受,有几个男人可以做到。
  这边曾祖母行影单只,那边奶奶又孤儿寡母。父亲锥心泣血,为了方便照顾,他已然做了个决定:接回自己妈妈和弟弟与他和奶奶一同生活!成为永不分离的一家人。有妈妈在家,他再也不担心家里的奶奶没人照顾了,他终于可以安心的读书了,每次回家来,父亲刚走到朝门口,奶奶就迎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她笑逐颜开,是啊,母以子贵,她怎能不开心呢?每次离别,还是在朝门口,奶奶和曾祖母总要千听万嘱,望着儿子、孙儿远去的背影她们久久不愿离去。
  父亲终于可以安心地学习了,可是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当头风。当地的土豪劣绅又一次在我家找岔。手段之卑鄙!缺德!无耻!人蛇共愤。那是怎样的一回事呢?
  一天深夜,月黑风高。刚下过小雨的路面还比较泥泞,一脚踩下去地面上就留下一个脚印。我家养的肥猪快出栏了,这得吃多少粮食啊,这得付出多大的劳力啊,“千瓢猪食,万瓢糠”是奶奶穿着三寸小脚鞋忙了无数个白天和黑夜换来的,手上也结了一层死茧。家里仅有的一点财产也被土匪觊觎。
  是夜,几个恶霸悄悄来到我家把这头凝聚着全家所有希望的大肥猪给偷走了。它身上可有我父亲的学费,可有我曾祖母的药费、可有家里的油盐柴米钱啊。次日,奶奶发现辛辛苦苦养大的肥猪被人偷了,聪明的奶奶沿着猪的脚板印一路骂到了小偷的家里,这可摊上了大事了。土豪不但极力否认,而且抹黑我家反咬一口,他们贼喊捉贼,非要我家给他们一个说法,不依不饶,蹬门行凶。天理!天理何在!这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闹剧对当时的社会是个多么大的讽刺啊。
  自己的东西被人偷了,还要反过来给小偷赔礼道歉,乱世!有什么办法呢?最后还是由我家赔钱才算平息了这件事。这在父亲年轻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同恶霸、同土豪、同一切恶势力斗争到底!同仇敌忾。
  那时候到县城还没有客车,我家到县城有二百二十里路。父亲每次去学校都是步行,要走两天才能走到学校,尽管如此,父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能有一个读书的机会对他来说已经弥足珍贵了,他感激涕零。
  在校的父亲依然保持着农家子第的本色,衣着朴素而整洁,得体而又不失儒雅,穷人家的孩子知道钱来的不容易,他从不乱花钱,也不和别人攀比,他那卑微的外表下是一颗通透的心!经过寒窗苦读,天道酬勤。父亲终于考上了川北师范学院,破茧成蝶,羡煞旁人,这在当时能够考上这所学府那是令很多人令人高山仰止的前途哦。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飞越命运的沧海,父亲终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尽管未来不可预知,但他誓将舞出生命的精彩……他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当他金榜题名,荣归故里时,轰动了整个村子。当时在家乡,每一年过春节家家都要请春酒,无一例外每一家都要请上父亲,父亲俨然成了村子里的红人,因为他们心里知道,很少走出过村子的他们需要进城办事离不了父亲这个文化人。一个正月里,父亲基本上不得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顿饭。今天这家请,明天那家又请,这对父亲来说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那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与当初受人欺侮的滋味令他百感交集,感慨不已!家人无论走到哪里也都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他终于体会到当初自己坚持读书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啊!?所有的人都来向他道贺!认识的、不认识的。在那些热切的目光里包含着赞许、羡慕、讨好、嫉妒、还有就是无可奈何。包括以前那些在我家人头上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家伙见了我父亲也都表现得俯首帖耳,唯唯诺诺。
  那时的师范全部是公费,不但不要家里出钱,每次回家还要带上钱回来。国立师范学院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省内的翘楚,汇集了各个地方的优秀者,有纨绔公子,也有千金小姐,爱美的女孩子连脚趾甲上都是抹了红的,父亲从不随波逐流。他那本来就英俊的外形,在哪里他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面旗帜。
  后来父亲参加工作了,对自己的穿着和喜好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黑色的绑腿,穿长袍,扎根黑色的腰皮带,然后再戴一顶有沿的白色帽子。剑宇星眉,这身别具匠心的装束在当时不知道秒杀了多少美女啊。
  照相机在当时社会算是有钱人使用的奢侈品。我的父亲当时就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海鸥牌相机,随时都是把它跨在腰间,在单位给同事照,在家里给自己人照,还给乡里乡亲们照,人们常常投来羡慕和赞叹的目光,当然更多的是投来满足和感激的目光。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