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阿拉伯帝国的故事 / 十四章:伊拉克,波斯的征服

十四章:伊拉克,波斯的征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成功地拿下了叙利亚,阿拉伯人的目光自然地转移到了另一个邻居,伊拉克和波斯人的萨珊帝国身上。其实,在同拜占庭开战的同时,阿拉伯人就已经在伊拉克的边境地带开始袭扰了。他们联合了一些居住在伊拉克的阿拉比亚部族,已经取得了对萨珊王朝进攻的必要的前进基地,只是等待合适的时机罢了,比如一旦对拜占庭的战事完成,立刻就能腾出手来对付波斯人。
  这种战略方针是不是有点傻,听上去我们好像还很熟悉?想起来了吧,距离我们最近的希特勒先生不就是用的这个战略么,两线作战。常识上,这种情况下拉一个,打一个,所谓远交近攻不是更符合一般的军事,政治常识吗?难道阿拉伯人就不怕敌人联合起来对付他啊?只能说,历史包含了常识,但历史有她自己的路径,超乎常识之外。阿拉伯人就是选择了两线作战,而他的敌人们也确实无法团结起来。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相信这不是所谓的阿拉伯人的战略决策,此时的阿拉伯人更多地是凭借本能行动,什么“上兵伐谋”,什么“庙算于朝”那是中国战场的常识,不太适合当时西亚的水土风情。直接了当地说,当时的阿拉伯人恐怕既不愿意,也没能力进行什么战略决策的考量。推动他们的几乎完全就是一种内心的冲动和激情,他们就像一股旋风一样,在旧世界的核心领域狂飙突进,摧毁一切挡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管他是谁,来自哪里,在阿拉伯人的眼里,估计也就是“一块肉”。这种激情在人类的历史中难得一见,我能想的起来的也就仅有亚历山大的远征,和近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某些时刻。
  话说伊拉克当时是在萨珊帝国的统治之下,和叙利亚的情形很相似,伊拉克也是闪族后裔,信仰基督教,而他们的统治者是波斯人,雅利安种族,信奉祆教,其中的裂痕无需多言。伊拉克人等待的恐怕也只是一个机会和一个召唤罢了。况且他们和阿拉伯人本出同源,而且世代交往,彼此熟悉,亲近。加上彼时的萨珊帝国长期内部派系的互相倾轧,已经严重削弱了国家实力,甚至动摇了帝国的根基。在此之前,与宿敌拜占庭帝国的交锋中就已经处于下风。现在突然遭遇如狼似虎的阿拉伯狂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决定性的战役发生在公元637年5月31日或6月1日。阿拉伯将军赛耳德指挥六千人马,在希拉附近的嘎底西叶与波斯帝国首相鲁斯特木交战,波斯人全军崩溃,鲁斯特木本人战死。没有记载波斯人的军队有多少人,估计也没必要,面对着群狼,有多少只绵羊怕也无济于事了。仅仅六千人的军队,就击败了当时世界上三大帝国之一的萨珊帝国,离战场不远的波斯皇帝,权贵们和禁卫军望风而逃,到了月底,阿拉伯人占领了当时的萨珊帝国的首都泰西封,萨珊帝国在名义上就已经灭亡了。看到这个结局,谁还能说阿拉伯人选择两线作战是狂妄的呢?太保守了,两次决定性的战役应该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在一天中击败世界两强,登上世界之巅,这种荣耀,除非上帝亲临地球视察工作,否则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比较轻松地拿下了伊拉克,尤其是阿拉伯人第一次进入了一个大帝国的首都,确实让他们有点眼花缭乱。这也难怪,一直在大沙漠里游牧的处于半荒蛮的贝都因人,突然间与当时世界第一流的,最为繁华富庶奢靡的文明直面相对,这可是比刘姥姥进大观园还要稀罕的事情啊。据说当时在阿拉伯人中发生了很多后来让人们一想起来就忍俊不住的笑谈。比如拿樟脑丸当食盐用,用自己手里的黄金换别人等量的白银等等。
  可贵的是,也许应该说可叹的是,阿拉伯人面对着突然降临的巨大的财富和奢靡生活的诱惑,居然没有被过分地影响。他们依然保持着开始时候的旺盛斗志和不依不饶的进取心。为什么说可叹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后期阿拉伯帝国的宫廷生活可以说几乎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所有国家里最奢靡,最昂贵,最不计成本的。它充满了一种一定要把天堂搬到人间的执拗,它几乎满足了作为一个人能享受的极致,为无数人尤其是其他地方的大小君主们所无比艳羡。面对着阿拉伯人前后的这种巨大反差,我们还能再说些什么呢?除了惊叹造化弄人以外,恐怕只能解释为,当时距离穆罕默德离世尚不远,由先知造就的那种弥漫于阿拉伯人中的忠贞和献身的精神还没有消散,阿拉伯人还处在上升通道中。
  继续说波斯人的命运,对整个波斯人的萨珊帝国的完全征服,大概又花费了阿拉伯人十几年的时间。在伊拉克败退后,波斯人放弃了自己的首都,回到他们的老家,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地方继续组织抵抗。波斯人在许多世纪中享有自己的民族生活,拥有自己完整的传统文化,而且具有组织严密的军事力量,这种力量曾与罗马人较量了四百多年。但最终,尽管耗费了阿拉伯人大量的精力,但波斯人还是屈服了。公元651年,年轻的萨珊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叶兹德吉尔德被刺杀。宣告了萨珊帝国的最终灭亡。征服波斯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的东部边界已经延伸到了亚美尼亚,中亚,和印度的北部直接毗邻。
  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波斯人的萨珊帝国会被阿拉伯人完全征服呢?而阿拉伯在当时的另一个劲敌,拜占庭帝国就能幸免于这样的命运,而且一直处在与***势力斗争的最前沿,国祚继续延续将近千年之久呢??
  当然,比较简单的答案容易找寻,比如自然地理问题。波斯处在了一个容易受到攻击,而无法进行有效防卫的地方。而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高墙深壑,这样的天险以当时的技术装备力量是无法克服的。这当然是一个拜占庭无法被征服的重要理由,也许它还真的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原因。具体地说,波斯人信奉的祆教,也叫“拜火教”从人类宗教发展的角度上讲,比一神教所代表的文明水平要低。这种比较粗糙,简单的信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映现了古老的波斯帝国文明发展的停滞,甚至退化,它同时也无法再继续提供一个帝国发展必须的比较健康的国家意识形态。后期萨珊帝国的频繁内乱和面对阿拉伯人进攻时组织能力的低下就是一种证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波斯人在被阿拉伯人统治了三百年后,就已经完全地皈依了***,成为了***世界里的一员,从而再也无法回归自己祖先的传统。用所谓进步史观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可能更为易懂一点,那就是,***化的阿拉伯人对波斯的征服总体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