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好逑奇传 / 第15章 过家

第15章 过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
  清晨,太阳从历城河的尽头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泊在岸边的商船在晨光里显得生机勃勃。有的船家已经开始生火做饭,船舱里冒出了青烟来;有的正用水桶打着河里的水,潄洗。河面上已有船只趁着天气晴朗,起锚开航。
  历城河码头,长达一里余。靠近上游处,有一个“接官亭”。是当地百姓为过、水两家经常有官宦到来而建的。亭子虽然很小,面阔一间半进深二间,但很有气派,单檐歇山顶。专门用于停靠官船。一般老百姓的船只只能泊在它下游。有官船停泊在接官亭,民船不能紧挨着官船停靠,必须离开官船三个泊位以上,否则有失体统。这正是历城河码头造得长的缘故。
  翰林院大学士过其祖的官船今日正停靠在接官亭旁。跳板已经架好,船工们里里外外正忙着做开船前的准备工作。船头站立着两个仆人无所事事,既不相帮船工,又不监督船工们干活,只是站在船头上东张西望,倒象是在等人。
  岸边也有几个丫环在闲聊,等候过学士的到来。
  过家大管家成奇在岸边监督着仆人将一些箱子搬上官船,堆放在船头上。
  周围有一些观看热闹的市民。
  直到辰时,远处才出现一支队伍,仆人们簇拥着两大两小四乘轿子,两三骑马匹向岸边走来。
  四乘轿子和马匹到了接官亭旁,相继停下。守候在岸边的丫环赶紧走到大轿前,伺候过学士和夫人缓缓从轿子里出来,要将他们搀扶进接官亭。
  后面两乘小轿子里的人,也相继走出了轿子,他们是县官鲍梓和他的师爷何智。
  知县官鲍梓和他的师爷何智见过其祖出轿,要进接官亭了,赶紧上前,走到过学士跟前。
  鲍梓卑微地欲要去搀扶,说道:“过大人,脚下留意。”
  过学士只“嗯!”了一声,便将目光移向他夫人那边。
  同时,马匹上的人员也纷纷下马,内中有一个身穿绛色罗衫,生得肥头大耳一付福相的,相貌还算端正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过其祖的宝贝儿子过锷。
  过锷的名字同样出自过其祖之手。它的由来是:过锷属鸡,过其祖寄希望于他这个小儿子,指望他将来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故而,给他起了个小名“鹤儿”。但他又不想将“鹤”字作为名讳,尤其是“过”姓。为此,过学士取了个谐音的“锷”字。“锷”字又有剑锋、刀刃之意。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在仕途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自从过锡病故之后,过锷这个孙子就成了过家的独苗,其地位直线上升。过家祖宗的香火是要靠他来传承的。故而孙子的安危牵涉到过家的命脉,由不得丝毫的差池。特别是他的奶奶——过家的老祖宗,一个说一不二的角儿,直接将话道明了:“谁要是敢动她孙子的一根汗毛,她就会跟他拼老命。”
  于是,渐渐地养成了过锷骄满的个性。在家里除了他奶奶之外,谁也不怕。但对他老子过其祖是惟命是从的,毕竟是老子,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下了马,将缰绳递给仆人后,便规规矩矩地站到他爹的身边。
  2
  翰林院。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之责后,靠科举而晋身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院。还从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多人,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后来,凡曾就学于翰林院,而未留馆者,世人亦以翰林视之。自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已成惯例。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大学士均出自翰林。虽说为五品官职,但地位是很高的。地方秀才拜大学士为老师的颇多。
  3
  在接官亭里,过夫人正由丫环搀扶着,准备上船。她回头看了一眼他相公,正巧与过学士的目光相遇,她对他嫣然一笑,便随丫环先上了官船。虽然他们夫妇之间只是传递了个目光,但其中所包含着的言语,旁人是觉察不到的。过夫人的嫣然一笑是告诉她相公,我要上船去了,你慢慢来;过学士的会心一瞥,是在对他夫人说,当心脚下,我应酬完了会马上过来的。这便是恩爱夫妇之间的“心有灵犀”了。
  过学士目送她们平安上船后,转过身来对着送行的人。
  过学士面带微笑地对鲍梓说:“鲍梓,我此次进京,恐怕一年半载回来不了,家里的事有劳两位照看着点。”
  鲍梓答应道:“是,是,请师尊放心,学生领命。理当全力以赴。”
  随后,过学士又对何智说道:“何老先生。过锷小儿的学业是老身最为担心的,如方便请多多点拨,将来好有个出息。小儿如有怠慢之处,不必顾忌我的面子,可严加教训。”
  站在过学士身边的过锷,即便是在此时——父亲的身边也不安稳,眼睛骨溜溜地东张西望。终于,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他牌桌上的玩伴——历城县丝绸商人水运家的大少爷水庸。于是,过锷全然不顾他父亲就在身旁,俩人相互挤眉弄眼起来。
  还好,过学士正全神贯注地在嘱咐知县官鲍梓和他的师爷何智,并没有发现他宝贝儿子的举动。事实上,过锷只是眼睛不规矩,身子一直站在他身边。于是他转过头来对过锷说道:“鹤儿,父母不在身边,不得散漫,少与你那些狐朋狗友来往。书房里有的是书,要像往日一样每日读书习作,每月初一、十五去县衙何老先生处交代功课,不懂之处可要谦慎讨教。到时候我可要考你的。家里的事由成叔管着,不得胡作非为。”
  过锷爽快地答应道:“爹爹教诲,孩儿切记在心。望父母大人在京保重身体。”
  何智听过学士说起自己,赶紧拱手,对过学士说道:“那里,那里。过大人抬举了。老朽不才,岂敢指点文字。”
  4
  在仆人的队伍里有一个看上去很本份,长得五官端正的小伙子,年纪与过锷相仿,他就是过锷的跟班,或者叫书童——过聪。
  在过其祖心里很矛盾,原本将大儿子带在身边的初衷是想亲自培养他成材,凭他的才华,这一点他是有八九分把握的。现在失去了大儿子,小儿子又不让他带在身边。过锷要在家修学,自己又鞭长莫及。自己的学生虽然在县城里修建了一座文庙,也办了个学馆,但他知道那学馆的先生是教不了他儿子的。所以,一方面专门请了教书先生在家教他攻读诸子百家;另一方面为他找了个较为机灵的童儿,做他的书童,一来可以伴读,二来万一遇到什么事情能为儿子遮风挡雨。。
  可惜的是教书先生也教不了过锷,虽然干薪可观,但还是没做满一年就托辞家中老母有病,回乡了。过家丰厚的酬金并不好拿。
  过学士曾给他儿子订下作息时间表,每天巳时四书五经,未时唐诗宋词,申时琴棋书画。哪知老先生正儿八经地备下了诗文,可那鹤儿三天两头往外飞,根本不拿读书当一回事。难得坐下来听一会课,也是心猿意马,反倒是他身边的书童聪子比他学得起劲。这对于先生来说很为难,话说得重一点,怕不给过学士留面子;不说罢,将来过学士查问儿子的学问,又一事无成。所以,先生选择了“走为上”。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