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肝胆照明月 / 战争前夕

战争前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晋近年来战事频繁,晋军节节败退,接连丢失诸多要地,晋国这艘大船已然千疮百孔,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郗超缓缓进入院内,看到桓温在来回度步,便开口问道:“晋帝给明公加殊礼,地位远尊于诸侯王,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公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桓温道:“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景兴知我心有所忧,又怎会不知我心有何忧?”
  郗超道:“若在下没有猜错,明公是想出征却又担心遭到反对。”
  桓温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景兴,你猜的没错。”
  郗超道:“如果仅仅是担心遭反对,明公不会来回度步,明公此举足以证明明公还有所虑。”
  桓温哈哈大笑道:“凡事都逃不过你郗景兴的双眼。也没错,老夫欲待出兵北伐,建立威望后,获得那九锡杖,叫日月换新天。”
  郗超劝道:“改朝换代只会带来血雨腥风,最终遭殃的还是黎明百姓,明公已是行将就木之人,又何必再生事端?”
  桓温道:“景兴你错了,大错特错。世人皆以为我桓温专权弄政,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不会相信也不愿相信,我之所以这么做并非为了满足我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桓温情绪有些激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接着说道:“我曾经也同你一样,以为但尽人事各安天命,天下便会安盛太平,后来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愚蠢,你可知人性本恶?现在我才明白,只有推行霸业,而后重法度,兴教育,去伪除劣,禁锢人性,方能有天下太平,方能有安康盛世。”
  郗超道:“现如今的局势,表面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涌急流,又何谈王图霸业?”
  桓温道:“景兴你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若你肯助我一臂之力,又何惧这些宵小之辈?待我挥师北伐,收复河山,必然还天下百姓一片净土,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
  郗超道:“若无明公,现在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霸?既然明公为了天下百姓甘冒天下人之大不韪,在下又岂能独善其身?”
  桓温笑得更得意了,他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我桓温并没有看错你郗超,以你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
  郗超道:“明公既然担心北伐群臣会反对,不妨先废黜晋帝,建立威望。”
  桓温道:“那司马奕虽然愚钝,但恐群臣念其敦厚,若是贸然废黜,只怕适得其反,还是等北伐成功后再缓缓图之。”
  郗超道:“既然明公有所顾虑,那就假借其手安顿朝野、平定朝局。”
  桓温道:“这倒是个法子,只是这这手如何借?这局如何平?”
  郗超道:“若要平定朝局,非谢安不可!”
  桓温道:“你不是素来与谢安不和吗?为何会给他如此机会?”
  郗超道:“我与谢安不和只是因为政见不同,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谢安知人善任,我远不如他,有他在,朝局定能平定。”
  桓温道:“谢安才能没有问题,只是他向来志向清高,不愿为我所用!”
  郗超道:“所以要借晋帝之手,就请明公下诏,命谢安为尚书仆射。”
  谢玄看着案上皇帝的诏书满腹狐疑,问道:“叔父不会不知这是桓温的奸计,让叔父替他收拾烂摊子,叔父为何还接诏?
  谢安道:“如今燕人猖獗,蚕食大晋诸多领地,为了天下百姓,要以大局为重啊!”。谢安欣然应命,上任后,群臣各司其职,毫无怨言,朝局很快就被他平定下来,桓温对他赞不绝口。
  桓温同郗超泛舟游于江上,桓温意气风发,说道:“现在已平定朝局,只差安顿朝野,谁又能担此重任?”
  郗超道:“就让在下为明公走一趟。”
  袁真曾经救过郗超,两人还算有些交情,郗超决定先从袁家开始,只要安顿好袁家,剩下几家投鼠忌器,必然不会顽固不化。
  寿阳将军府内,郗超细啜一口茶水,缓缓开口道:“贵诚兄啊,现如今天下局势动荡,我国军队节节败退,朝中大臣却在互相争斗,这样下去迟早会国破家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桓公派我前来,就是希望将军能不计前嫌,联合起来一致抵抗外敌,收复河山,到时论功行赏,袁家肯定功不可没,将军就不必局限于寿阳这弹丸之地,定能一展宏图。”
  袁真道:“我袁家一向心系苍生,为了黎明百姓,不消你来我袁真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灭亡,还请告诉大司马,只要他能信守承诺,一致对外,我袁家军但凭差遣”。
  郗超听袁真说完,起身对袁真长作一揖,然后说道:“将军深明大义,我替天下百姓谢过将军。”
  郗超走后,袁真叫来袁瑾董续二人,对他们把事情重复一遍,并补充道:“桓温老奸巨猾,不得不妨,现如今我袁家军不下十万之众,到时我带五万同桓温出征,你们留下五万镇守寿阳,假如有什么变故,你们就割据寿阳,再图他谋”。
  董续道:“孩儿请求同义父一起出征,这样若真有什么变故,孩儿就是拼上性命也要护义父周全”。
  袁瑾知道董续练了《破城十八戟》后身手更甚从前,有他在袁真身边总能令人安心些,也劝袁真道:“俗话说,‘上策在攻,下策在守’有孩儿在父亲不必担忧寿阳的防守问题;还请父亲带上义弟,一来多个人在身边做事方便些,二来他也可以趁此机会历练历练。”
  见他二人如此执意,袁真又觉得董续心思缜密,主意颇多,说不准带上他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于是便应允董续一同出征。
  当王若月得知董续要随军出征,心里万分担忧,埋怨董续道:“将军既然让你留下,你还傻不吧唧硬要去干嘛?又不是去游玩,何必去冒这九死一生的凶险?”
  董续淡然一笑,知道她在关心自己,随即解释道:“曾经我苟活于世,吃了上顿没下顿,若不是将军收留,我岂有这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大丈夫当应该建功立业,岂可贪生怕死”。
  王若月幽怨地看着他,开口道:“那我陪着你去,你不怕我也不怕,无论死活我都要和你一起。”
  董续断然拒绝,责备她道:“你也知道行军打仗是九死一生,我又怎会放心你去?
  董续不肯答应,王若月无计可施,只好道:“那你先坐着,我给你做饭去。”
  董续道:“多备些饭菜,今晚叫他们来吃。”
  萧长乐几人经过两年的训练,已不再瘦弱,成年后的几人那是身强体壮,尤其朱大熊更壮得像头牛一样,董续又不时的对他们进行魔鬼般的训练,以至于他们的身手已非同小可,个个都对董续心存感激,从心底里当他是大哥。
  几人一路走来,又说有笑,不知不觉便已进小苑。董续道:“怎么那么快,饭还没好呢?”
  萧长乐笑着说道:“今天大哥叫吃饭,自然要积极啊。”
  众人进入苑内,便将董续围在中间,董续看六人都已到齐,便道:“今天叫你们来,除了吃饭外,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我要随将军出征,由于你们经验不足,所以不能带你们一起。”
  几人一听急了,朱大熊率先开口道:“大哥你可不能抛下我们,我们还指望着跟你大杀四方呢?”除了萧长乐,另外四人听朱大熊这么一说,也开始嚷嚷起来,顿时就行炸开了锅一样。
  萧长乐示意众人安静些,待平静下来后,他才道:“大哥待我们就如同亲兄弟一般,做兄长的岂会愿意弟弟们去冒险?因此大哥的心我董,但是大哥也该知道,做兄弟的只能看着大哥去杀敌却不能一起并肩作战,那将是何种心情?”
  董续沉思良久,发现萧长乐说的很对,他于他们而言,不正如袁瑾于自己而言吗?于是便说道:“那好,除了仁秀外,你们随我一起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但是你们上了战场可得好生保护自己,可不能贪功冒进。”几人听吧,兴高采烈,一个个的击掌庆祝,唯有李仁秀以为袁瑾嫌弃他的功夫差,不愿带他上阵,失落地坐在一边。
  刘胜见李仁秀自个待在一边不理众人,知道他心中有气,便对李仁秀道:“大哥这么做,明显是留你给老母亲送终,你应该感谢他才是,生闷气做什么呢?”
  李仁秀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马上释怀,跑到董续面前千恩万谢,董续无奈只得随便敷衍应付一下,见他没完没了还要哭鼻子,董续赶紧跑进厨房帮王若月打下手。王若月天生手巧,一会儿功夫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于是叫了众人各自去打饭。不是她懒,而是这群人太能吃,索性每当他们在时都让他们自己用盆去盛,几人争先恐后,唯恐慢了就没有了。
  王若月急忙喊道:“你们都别争啊,多着呢”。。
  饭桌上几人对王若兰手艺是赞不绝口,王若兰笑面如花。
  两年前董续的种荞计划成功了,两年便让袁家十万将士不仅口有余粮,还能堆积成山。袁真看着堆满仓库的粮食,心中怎能不震撼?袁真知道桓温生性多疑,便写信给桓温道,为了表示合作诚意愿送两万石粮草给桓温以供北伐之用,恒温看到信后极为高兴,立即率兵驻扎合肥,打算不待秋收,等立夏一至即刻兴师北伐。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