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乾隆十三年冬 / 第三章 小国舅

第三章 小国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庆复凝重的神情上,傅恒看出这件事的严重性,他猜屋里这几个人个人,不是为信封里的军情发愁,而是为如何送进养心殿,送给正在暖阁龙床上睡觉的皇上发愁,要知道现在正是亥时,皇上刚刚熟睡,这个时候去打扰皇上,无疑会冒很大的风险。
  雍正帝突然驾崩,新皇帝仓促登基,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他们这些侍卫还摸不透脾气,虽然新皇上说过凡是边关军情,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呈递,他说的很模糊,没特别说半夜三更也可以,这就很让人无法决定了。
  庆复心里也是左右为难,这位新君看上去很是随和,甚至有时还会跟臣子们开开玩笑,可毕竟是伴君如伴虎,哪个敢真的放肆半点,都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在皇上跟前,哭是真的,而笑多半是假的。
  这个时候喊醒皇上,皇上会不会恼怒?如果仅仅是挨了几句骂还好,就怕挨板子,屁股痛是次要的,主要是丢脸。
  如果不把公文呈上,万一被皇上责怪贻误军机也是不好,那样罪名更大,可不单单是打板子了,那可是要砍头的,虽然是新朝了,可雍正朝的严厉条规还是令人生畏的。
  “大人,如何定夺?洪亮跟外奏事处大人,以及兵部的堂官,还在宗庆门外等信呢。”傅恒提醒庆复道。
  “这个...”庆复捻着山羊胡含糊这。
  庆复此刻苦恼到了极点,他担任领侍内卫大臣好几年了,从来都是风平浪静的,天天闲得很,今天可好,半个月才轮值一夜的班值,就赶上了这么一档子棘手的事情,想想脑袋都疼,看着桌上的公文,他感觉它不是一封公文,而是一只刺猬。
  “大人,要不就呈进吧,军情耽误不起啊。”旁边的侍卫大臣鄂禄对庆复说道,显然他也知道军情的急迫性。
  “现在已经是亥时末了,再等等,不差这几个时辰了,惊扰了圣上睡意,谁能担待得起啊。”马峥说道,这个人比庆复还要年长,显然是个保守派。
  “是圣上的睡意重要,还是西北的军情重要啊?”鄂禄高声问道,语气明显的不满了。
  “你,你竟敢大不敬,你眼里还有皇上吗?还有王法吗?”马峥指着年轻的侍卫大臣喊道,他气得脸煞白,浑身哆嗦。
  “好了,别吵了,我是想听听你俩的注意,不是听你俩狂吠的,都给我闭嘴。”庆复气急败坏地高声呵斥道。
  庆复的呵斥起了作用,俩人闪坐一边,转脸生着闷气,鼓鼓的,像两只大蛤蟆。
  “大人,还是您定夺吧。”傅恒对庆复说道,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还得庆复拍板,因为他是领侍内卫大臣,于情于理都是正管。
  “你看该咋办好?小国舅。”庆复看着傅恒问道。
  傅恒一惊,这可是军机大事,自己一个小小的蓝翎侍卫,哪有说话的资格,再说了,这屋里四个人,论官职,论阅历,就算论年龄,不管咋排,傅恒都是垫底的那个,今天也就是赶巧送个急件,否则平常连见他们三位的面都难。
  “这里哪有我说话的份啊,还是三位大人商量定夺吧,我还要去当值,我走了。”傅恒说着,行了礼就要走。
  傅恒这是聪明的做法,他一下反应过来了,这个庆复想把自己拖下水,因为他从庆复的一句“小国舅”听出,他这是没按正理提议,或者说没安好心,因为庆复可是堂堂的一品领侍内卫大臣,完全不用对自己这么客气,就算客气也不应该叫得这么直接,傅恒感觉这个“小国舅”的称呼很是刺耳,甚至于感到是侮辱。
  “不急,来来,我们听听你的看法。”庆复说着一把抓住傅恒的胳膊,硬生生的把他拽回来。
  傅恒真的是进退两难,走是不可能了,别说庆复正死死地抓着自己,就算他不被抓着,庆复命令他不走,傅恒也是不敢离开的,刚才只不过是做个样子,如果庆复不喊,就充个愣头青一溜烟的跑了,如果庆复喊自己,那也只能留下,因为庆复是自己的上级,在这个等级森严的侍卫处,首领的话就是天。
  “要我说啊,还是呈进吧,就像这位大人说的,军情才是天大的事,是十万火急的事,我想皇上也不会怪罪的,当今圣上很是清明的。”傅恒看了一眼鄂禄后对庆复说道。
  傅恒想既然溜不走了,索性就按自己的想法说吧,其实自己刚才,能接洪亮递过来的这封公文,真心想是马上递给皇上的,也就是侍卫规矩多,再加上门禁严格,否则自己早就跑进养心殿去了,哪还会跟这三个老官,僚磨嘴皮子和耍心眼。
  “好,就听小国舅的,马上呈递皇上。”庆复说着转身,拿起信封双手递向庆复,神情很是恭敬,完全就是下属对上级恭敬的样子。
  “这...”傅恒僵住了,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一句“小国舅”又一次刺痛了傅恒的耳朵,傅恒心想这个庆复明显是在架拢自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自己,想是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把这事办了,就算皇上不高兴也会碍着情面留余地的,不但把事推出去了,还能把事办了,真真的一举两得。
  “老狐狸。”傅恒心里骂道,都说庆复是佟老虎,没想到耍起心眼来,也是一把好手,这世上真的都是老油条了。
  “傅大人快接了,您就辛苦一趟吧。”辛禄升帮腔道,他也不生气了,站起来满脸堆笑地看着傅恒。
  “大人的称呼可是不敢当,我只是个小小的侍卫,哪能配得上大人的称呼。”傅恒看着他冷冷地说道。
  傅恒知道他俩明显地在哄骗自己呢,“大人”是随便叫的嘛,那可得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叫的。
  “大人”的叫法是出自于《道德经》,本来是指德道高尚的人,清朝后演变成了官员互相之间的称呼,多是表示尊敬的。
  傅恒是个小小的六品侍卫,哪能担得起“大人”的称呼,这不是尊敬语,分明就是轻蔑的说法,他本来对这个鄂禄还有些好感,看他跟马峥置气,认为他是为国分忧的铮臣,没想到也是个市侩人物,他们这样的人真是八旗的欺辱。
  “担得起,担得起,哈哈,小国舅客气了。”辛鄂禄笑着说道,他也看出傅恒的不满了,所以虽然笑着,可表情很是僵硬。
  “小国舅啊,这可是十万火急的军情,咱们敢耽搁吗,你想想咱们耽搁一个时辰,就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的兵卒伤亡,想想就可怕,你也不忍心是吧?”庆复举着信封说道,语气比刚才严肃了许多。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理儿也是这么个理儿,可我一个小小的蓝翎侍卫,送这么重要的军情公文合适吗?”傅恒问道,他还不敢接手。
  “合适啊,有啥不合适的,你虽然是个蓝翎侍卫,可毕竟也是侍卫,领侍内卫大臣吩咐你的事,难道你不听命令?”鄂禄说道,语气明显有些不耐烦了,他是出了名的急猴脾气。
  “傅恒,听令。”庆复直起身子大声命令道。
  “是,大人。”傅恒赶紧单膝跪下,因为这是长官吩咐下属的语气了。
  “我派你即刻把这封加急公文送进养心殿,当面呈给皇上。”庆复命令道。。
  “得令。”傅恒应答道。
  傅恒站起身,接过信封,转身走了出去,此刻由不得他再说话,他们这些侍卫奉行的是军营的制度,军令如山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