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逐心赶命 / 第三章 几大观

第三章 几大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道德观
  明确知道什么话是可以说的,什么话是不该说的,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妨碍别人,不要伤害别人的切身利益。
  可以有许多想法,好的坏的,正义的邪恶的,但仅是想法,真的说出来做出来的,一定要无害。
  行为好规范,但说话真的是要用心,不要张口就来,伤害别人的感情,不要戳别人的痛处,不要点别人的短处,不要不尊重人,不管对方什么身份,都要以平等的姿态,而不可轻视他,更不能动不动就嘲笑。
  忘掉一个人的所有标签,不管好看难看,高矮胖瘦,都不要在乎,这样才能做到心无旁鹜。决策才会理智。
  世界观
  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包括什么?周围的一切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他们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存在于你我的想象之中,物质和意识本就不该完全割裂开来。
  你没看到的事,就没发生吗?你看到的事,就一定是那样吗?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决定意识吗,当然是有合理之处的,屁股决定脑袋,意思就是位置和所处环境决定了你的想法会是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不同,思想肯定也不一样,这么说来,物质确实决定意识。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当然不是,如果是唯一的,那么寒门就永无出头之日了,由此可知它们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如果不能绝对关联,其实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更不能说物质决定意识。
  反过来讲,当一个人思想进步,意识超前,总能取得很大成就,不但财富积累,其他许多方面都有收获,因此是不是可以说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的说法很简单,就是不管你承不承认,不管意识怎么想,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泰山,你虽没去过,但你不能说没有,只是因为你没感知到而已。但这本身是不是一种意识行为?你暗示自己,泰山是存在的,但你却并没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只是一种观念而已。
  当然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积累了许多人生阅历和遭遇才促成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因此还是说物质决定意识。
  那么有必要继续探究二者的这种关系吗,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你会找到非常多的证据证明物质决定意识,或是意识决定物质,这项工作可以无休止地开展下去,那就失去意义了。不妨跳出这个圈子,认真思考一下关于物质意识的关系。
  即便同样的人生阅历和遭遇,你仍会发现,各人的意识是绝不相同的,就像双胞胎也不是说各方面都一样,因此所谓的意识其实是有很大的变数,并非特定的物质一定会诞生特定的意识,这中间的变量是什么?物质还是意识?
  无论物质还是意识,都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确有其物,物质自然就是实体和实际发生的,意识也不是凭空的,而是有一个载体,那就是大脑,但我们更习惯说是自己的“本心”。
  从生物学上来讲,心其实只是造血,起不到思考的作用,但因为历史原因,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如此,所以便仍以心来探讨这件事。
  心(也就是大脑)是很复杂的,中间有任何一个指标发生变动,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区别,所以同样的家庭环境也可能造就不同的兄弟姐妹,至于社会的影响,恐怕变数更大。
  因此与其说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如研究本心的运作。
  但不管研究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影响都不是单方面的,一定是相互作用。而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总是会和身边的其他生命体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你可能说写瓦尔登湖的梭罗就独居了好久,但他身边仍有很多动物植物,所以完全置身于一片死地,是绝无可能的。
  我们的眼界不宜太窄,生命体就包括动植物,而人就是动物的一种。
  人与动物真的有太多共同点,生理上的功能原理之类的东西是完全一致的,但人比动物高级,高级在哪里,我想应该不只是智商,而更多体现在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动物的智商其实经过训练演化,也能提升不少,但其他几大观念就未必有人这么健全。区分人与动物绝不应从外形上,那样其实与动物无异了,毕竟动物本就有很多种,如果单从外形来看,或许人只是另一种外形的动物罢了,但人不只是动物,高在哪里了,就是这些观念。其中再明显点,可能是性方面。
  **是所有动物都有的,而且动物都有固定的交配期,但人不同,人没有固定的交配期,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正是因为这个,区别更明显,那就是动物会被性支配,而人不能被性支配。那些被性支配的人,其实不算是人,只是另一种动物。
  关于性,还有个问题,私生活混乱这件事要怎么解释,经常换男女朋友又怎么解释?需要指责吗,还是跟着欲望走。需要一辈子就只能一个异性陪伴?有这种要求吗?当然是没有的。其实当一个人经济独立,长相很好,各种条件都好,追求者肯定很多,人之常情对吧,没人喜欢差的,遇到好的都喜欢,但有一点,不要刻意为了什么而什么,一切都水到渠成就好。太刻意就失真了。像为了多泡几个异性,绞尽脑汁,那就不可取。
  在各种关系中,人不能太自私,因为太自私会伤害其他人,那么就犯了道德观的忌讳,因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观要求不能伤害别人。
  关于高贵低贱,你在想既然人人平等,何必刻意区分什么高贵低贱,但你不禁又想,既然都是心外之物,是高是低是贵是贱,又有什么分别,对你能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随大家去刻意区分吧,不过是个形容词,就像被人说傻逼一样,那会对你产生影响吗?会让你产生心理暗示吗?好像自己真的成了别人说的傻逼?
  那么就有这么一个规则,心学不是理会别人,而是修行自己。什么意思?保证自己不会随意给别人扣帽子贴标签,就可以了,而且在别人随意扣帽子贴标签的时候,自己能不为所动。
  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别人打你,你还不还手??
  再举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都会提到,那就是“狗咬了你,你也要咬回去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狗肉是真的好吃。
  道德观不是道德绑架,修行自己的前提有一点,就是自己是安全存在的,如果自己的安全都没有保障,怎么修行,灵魂脱窍吗?肉体不重要吗?面对恶意的伤害和不公平对待,要勇于反抗,也是道德观的体现。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