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风轻云淡细杨柳,
柳树山下对成眠,
眠觉不晓花落雨,
雨漫山亭峰迂路,
路由心生方回转,
转首为空化成风。
——《随笔记》
“叶家小子,认识你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从没听你提过自己师门的事情?”正在与萝卜端子激烈奋战中的肥朱鸟拉家常似的随意问了一句。
“哎——!”正摆弄着千钧的小叶居然长叹了一口气。
“咯咯哒!哟哟哟,这里面看来大有文章哦!快快快,说来听一听。”八卦精转世的肥朱鸟眼神顿时就是一亮。
小叶并没有搭理它,只是那思绪一下子飘到了千里之外,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江西有山,本名云锦,因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制神丹,传说左右有青龙白虎相伴护法,而后丹成,名为——“龙虎丹”,故改为龙虎山,而龙虎山亦是道教第一仙山。
龙虎山上天师府,自古信奉天师道。天师道又名正一道,道教地位极高,乃正一派祖庭,统领南方道家大多教派,与北方全真派齐名。
别看整个道教势渐日衰,可此处却不比别家,历来香火鼎旺,每年来烧香还愿、游山玩水的游客不计其数。尽管信佛、信西方的人很多,但对于传统道教尊崇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天师府道观里也是弟子众多。
而那现任掌教张老天师据传已年过百龄,却仍是鹤发童颜、神清气爽,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依旧旺盛的很,估计这世间也就那仅存活的几位老字辈人物,还能记得张老天师的俗家名字,而其他人大多都是尊敬地称一声“老神仙”。
如今观中大多事务,多由大弟子其子张惊涛与几位亲传弟子负责,而由于两位天师又都姓张,为了区别开来,故江湖上一般称呼张惊涛为“小天师”。
老天师一身修为深不可测,常年在外四处云游,喜好寻山访友游戏人间,乃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般的传奇人物,偶尔遇见一些有缘之人,也会施以援手稍加点拨,若是发现资质尚佳者,就会促其拜入府中亲传弟子门下,自己倒是做个名副其实的甩手太师公。
只是那一年,老天师不知从何处云游归来,领回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乞丐,而且竟还令人大跌眼镜地宣告门下,此子为自己代师所收的关门弟子,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仅此一位再也不会有了。
要知道这一派的关门弟子可不同于一般弟子,地位之高仅次于开山大弟子,但又高于其他亲传弟子,可关键问题在于这小乞丐是老天师代师所收,那可就了不得了,因为他一下子就成为了老天师的小师弟了,这下就连小天师张惊涛都得喊他一声小师叔了。
至此之后,天师府就莫名多了一位年龄不大但辈分却极高的小师叔祖,而且还是一位身背破木二胡,双目失明的少年。
谁也不知道老天师这是为什么?有其亲传弟子实在忍不住好奇问过,老天师只是抚须神秘一笑,却不愿做出任何的解释。
更没人知道,老天师领着这位师父的关门弟子进了天师府藏经阁,只是丢下一本厚厚的《四角字典》与一本没有封皮的旧乐谱,便再无指点过问半句,自己一个人闭关修行去了,幸好那字典与乐谱都是盲文版的,否则这小师叔祖光认字就是个问题。
当然每日三餐会准时准点地送进藏经阁,而这位小师叔祖竟也是个好性子,一言不发不吵不闹,真的就再无踏出阁楼半步。原来所谓的“关门弟子”,真的就是关上门自己练,不练好不给放出来的意思。嘿!真别说,这也算是个好法子。
山中无日月,这一闭就是三年,初时还有弟子好奇时常来观望,可久而久之这时间一长,大伙儿也就慢慢淡忘了。
某日,
阁楼之中突然传出二胡悠扬之声,悲中有喜,喜中略带伤感之意,天籁之音不过如是,闻者不禁瞩目细思,听者难免有感落泪,真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但有几回闻。
这个月,天师府上下一众,耳渲目染心情愉悦,做起事来也是心情愉悦。
一个月后,
某日,二胡乐声突然又启,曲风极度悲凉,几许悲伤几许话凄凉,数落人间千般苦,道尽世上万般难,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不免随着乐声代入自身伤感,可谓绕梁之音三日不散。
这个月,天师府上下一众,如痴如醉心情压抑,做起事来总觉有伤悲。
三个月后,
某日,一曲二胡伴奏耳熟能详的儿歌横空出世,似小童初学乐器一般,略显羞涩,乐声虽美,可总断断续续,节奏极是不稳,那二胡拉的让人心跟着一上一下的,总怕它断弦。
这个月,天师府上下一众,小心翼翼心惊胆跳,做起事来显得格外谨慎。
六个月后,
某日,一声破木拉弦划破夜空,如老牛拉车双猿锯木,乐音不全,节奏无序,高低突变,难听至极,听得整个人牙根都痛,有想撞死算了的冲动念头。
这个月,天师府上下一众,耳塞棉花昏头转向,做起事来甚是乏累。
九个月之后,
某日,阁中虽无一丝声息,可众人总觉得耳边有二胡之音响起,一人如此,二人如是,三人同感,最后人人似乎都觉得自己得了幻听症了,最为离奇之处是每个人听到的乐曲还都不从样,或喜或悲皆由各自当时心情而定。
这一日,龙虎山上突闻一声仰天长啸,小师叔祖出关了,一步踏出藏经阁,闻讯赶来的老天师当众亲赠师门法器——“千钧”奚琴,自此叶观星之名开始传遍整个天师府。
正当大伙儿都在赞叹老天师慧眼识珠、眼光独到之时,可问题却又悄悄地来了,也不知道这小师叔祖是受什么刺激了?出关才三天,一转身又进了藏经阁,开启了他那没日没夜的练琴模式。
每天一大早起来就是一曲《第三只眼》,中午就是乐曲《你是我的眼》,晚上还来一首《我的眼我的泪》,定时定点准时演奏,堪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照理说这勤学苦练也不算是坏事啊!可是你一天到晚就这三首曲子,还非要拉上百八十遍是几个意思?没多久弄得全天师府的人都会跟着哼唱了,就连常上山烧香的信徒大爷大妈们,都能配着那琴音旋律跳起广场舞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就算叶观星明明没在拉琴,可别人脑海里还总是回响着那三首乐曲的旋律,搞得每个人都快得癔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