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崇祯崛起 / 第五章 整合人才

第五章 整合人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刻让奸相温体仁进京几个意思?
  自然有很多意思。
  不过,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以下几个意思。
  首先,自然是想尽可能的挽救温体仁的性命或者多延长一点时间。
  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换一个新的环境,谁知道会不会有奇迹出现呢?
  反正,又不花费什么功夫。
  其次,如果实在无力回天,那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尽量向他多讨教一些政务方面的事情。
  毕竟,这位被东林君子骂得体无完肤的奸相大人,却从来没人敢在政务上置喙他的能力。
  哪怕是他的政敌东林党人!
  这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了。
  再次,无论温体仁死活,崇祯皇帝要把他过去的部下聚齐,并把他树立成对付东林党人的一杆旗帜。
  这是要明确告诉大明朝廷的官员,朕不喜东林。
  公平的说,东林党人有好有坏,大明灭亡也不能全部让他们背锅。
  但是,东林误国,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现在的崇祯皇帝当政,打击东林党是国策。
  只是,东林势大,遍及朝野上下,又有东林二代组成的复社,掌控着整个大明的舆论,荆棘重重呐。
  要打击东林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事关江山社稷,亿万大明百姓生死,崇祯皇帝别无选择。
  偏殿内,烛火熊熊,崇祯皇帝接连颁布了许多人事调令。
  诏被罢黜的原内阁次辅王应熊官复原职。
  诏因失职之罪充军戍边的原五省总督陈奇瑜,调任兵部左侍郎,协理杨嗣昌管理兵部。
  擢阉党余孽淮安知府杨维垣进都查院,任左副都御史。
  擢四川按察使施邦曜任通政司通政使。
  起复兵部右侍郎秦邦华,协理军政。
  ……
  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让在场的所有大臣都蒙住了。
  谁也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真实意图。
  这份名单人员很杂,有东林党、有阉党、还有犯事的官员……
  可最让人惊讶还是这些职位和担任职位的人员。
  别的不说,杨维垣就任都查院的左副都御史,就让人联想翩翩了。
  大明的督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下又设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而杨维垣的左副都御史,是第三把手,也是平常负责干实事的人,位高而权重。
  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杨维垣阉党的身份。
  和薛国观是阉党摇旗呐喊的边缘角色不同,杨维垣可是阉党的中坚骨干,和东林党人不共戴天之仇。
  他是上达天听,由崇祯皇帝亲自贬斥的官员。
  可现如今,陛下又亲手把他提拔这个关键位置。
  这其中的信息量太大太多了。
  还有,通政司的通政使,位居正三品,执掌内外章疏敷奏。
  凡四方臣民谏言陈情、申诉怨滞、状告不法,及军情灾异、录其事分送有司办理,或直按奏闻皇帝。
  甚至对圣旨亦有封驳之权,发现有不适宜的圣旨,写上自己对圣旨的看法,把圣旨退还皇帝。
  还可以参与朝议大政、审理重大冤狱及会推文武大臣,提供意见。
  这个职位,是承上启下含金量较高的部门。
  可是,现在崇祯皇帝却乾坤独断,让浙党党魁之一的施邦曜担任。
  陛下有深意啊!
  其实,不止是这两个岗位,今晚崇祯皇帝乾坤独断任命的这十余个职位,换了平时,都是要经过廷议才决定的重要位置。
  是令多少官员削尖脑袋,也要奋力一搏的职位,可现在,却由崇祯皇帝一言而决。
  总之,今晚陛下的行为不同寻常,不得不令大家揣测其深意。
  了解圣意,是官场每个人的必修课。
  “传膳!”
  崇祯皇帝没理会众人的想法,站起来惬意的舒展着双臂,轻声叫道。
  看起来,他很满意自己的这波神操作。
  怎么可能不满意?
  崇祯皇帝任命的这十几个人,都是每个穿越者必然会重用的人物。
  他们都是为大明尽忠死节的英烈啊!
  不管他们是忠诚于崇祯皇帝,还是忠诚于国家,都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而这,也是崇祯皇帝的凭仗。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把他们整合在一起,针对他们的能力特征,把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经的事情。
  饭菜很快送上来,摆在每个人的桌案上。
  “诸位爱卿,忙活一天了,都多吃点。”
  饭菜不算丰盛,甚至不如京城平常百姓家,可崇祯皇帝却狼吞虎咽,还不忘招呼大家。
  确实,这一天委实累坏了。
  瞧这时辰,搁在后世快九点了,能不饿嘛?
  只是,诸位大人们却细嚼慢咽,吃得很斯文。
  其实,天子赐宴其实并不好吃,除去因为崇祯皇帝是个穷鬼,没有高档的食材之外,就是这菜品味道让人不敢恭维。
  膳食监讲究中庸之道,菜不能太咸太淡,太辣太酸,一切以安全为第一,又怎么能好吃得起来?
  大明实行分餐制,崇祯皇帝打着饱嗝,用湿巾轻轻擦干嘴角的饭粒,望向左右。
  文官的事情稍微解决了一些,也应该轮到武官了。
  顿时,大家立马停下碗筷,让宫女收拾桌案。
  虽然,他们并没有吃饱。
  “皇爷,兵部侍郎卢象升觐见!”
  正当崇祯皇帝吩咐他们不用急的时候,王承恩进来禀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