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铭花0a / 一百四十一3

一百四十一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傍晚时分,民兵队长仍然酒醉未醒,曹铭花和郭立夏夫妇也不会赶骡车,赶车真的是技术活,没有赶车经验的人,是不可能让骡子按你需要走的。
  征程媳妇让闹店庄一庄户帮曹铭花赶车,把呼噜震天响的民兵队长抬到车上,一行人返程。
  夏天尽管天黑的晚,可这时代没有电灯,人们出行往来尽量都是在白天进行。曹铭花和郭立夏三口以及白妞并未在闹店庄吃晚饭,她感叹如果有电多好。依稀记得梁城的发电厂在城市东郊,曹家庄在梁城南郊,这从发电厂单独扯根线也不现实。
  曹铭花又开始神游状态,思考怎么帮曹家庄扯根电线,她完全没想到扯电线的成本和可能性,这种没有国家的投入,仅凭个人力量是完全不可能的。其他不说,维护电线后续的成本,都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偷电线风行,屡禁不止,造成的损失完全不是丢失一段电线那么简单。
  曹铭花的格局越来越大,不知不觉间早已超过她个人能力,为此她也仅仅烦恼下,认为是多管闲事,从她的意识里,并没有认为这些膨胀的欲望不切实际。无知者无畏,曹铭花在自我膨胀的驱使下越滑越远……
  回到曹家大院,孬蛋媳妇已经做好饭晾着,大伯也把苇席蓬安装完毕。
  出门一天,天热出汗衣服已经发酸发臭,曹铭花端着脸盆到后院打水洗澡。这么大的后院,是要整理出来一间房子做卫生间了,以后很可能她要在此长期居住,没有洗浴的地方太不方便。
  不仅要有洗浴的地方,前院的厕所也要改进下。天热坐在大院里,她已经闻到了厕所使用后的味道。厕所要改在后院,远离前院才行,并且分男女,这样人多使用的时候,也不尴尬。
  她重生后,让曹爷爷在前院修盖一间临街厕所,人在院内使用,粪便落入院墙外的化粪池。曹家不种地不需要蓄肥,化粪池中的粪便随便让人掏取,曾经还有人为此吵架。
  地是国家的,种地用的肥料全是农户家沤肥,算公分计入农户收入,各家各户的厕所都在自家屋后,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62年恢复扩大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成立了以公社(乡)、生产大队(村)、生产队(组)的三级制度。现在因为自留地,农户对肥料的需求更大。
  郭立夏晚间三口继续睡在院里,翌日凌晨,曹铭花再次从停儿的嬉闹大声喊叫中清醒。停儿自从离开长安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充分体现了孩童张扬活泼的个性。想想曹铎两岁的时候比他还淘气,曹铭花也就默默地忍受了。
  今天又不能去给爷爷奶奶上坟了,昨日没去镇上,没有上坟的烧纸和祭品。
  民兵队长一早去镇武装部上班了,今日还要用骡车,有车没有赶车的人,曹铭花发愁,这不会赶车真是大问题。
  郭立夏对发愁找谁赶车的曹铭花说:“他姑,要不找个牛车,我来赶车试试。牛走路慢,应该没多大问题,不像骡车太快,我驾驭不了。”
  郭立夏比张潮小三岁,比曹铭花大五岁,也不过是二十一岁的年龄,他又没在农村生活过,曹铭花真不敢确认他能驾驭的了牛。赶车是很体面的工作,被尊称为“车把势”,是相当自豪的职业。
  已经用了大队的牲口和车,曹铭花真的不好意思再让五哥给她派一个人赶车。这都是算工分记收入的,长此以往,她欠曹家庄的人情会越来越多,帮曹家庄做的事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完没了。
  “小姑,我会赶驴车。”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因为怯懦声音低的几乎让人听的不是很清楚。
  曹铭花转身看见昨日的男孩小岭,萎缩着身体站在墙边,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她。
  怜悯之心升起,可情感不是能随便泛滥的,光同情是没有用的。曹铭花沉思良久,对小岭说:“行,你去把个人卫生收拾下,要洗干净脸、手和身体,今天跟我去镇上。”
  “立夏哥,你去给他拿块香皂和毛巾,还有牙刷牙膏都给他。”
  曹铭花知道她这样做,对小岭来说很过分,甚至涉嫌侮辱他的人格。可小岭不处理好个人卫生,她实在无法让他接近曹家大院的人。对她来说,这也仅仅是最基本的卫生标准,这次是万不得已才用他。
  收拾停当,小岭赶驴车一行人去聚仙镇。小岭不仅人洗漱干净,还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样看着也精神很多。
  小岭回来时,还把使用过的毛巾香皂以及牙刷牙膏还回来,让曹铭花心中为之一颤,她真的是太过分了,唉,可不这样她又能怎么办?这时不要说曹家庄,就算是城市底层家庭也是如此。曹家庄卫生条件就是这样,一年也只有夏天才会洗澡,家里连肥皂都没有,仅仅清水能洗去多少污垢?
  曹铭花知道小岭还回这些是好意,他并不知道这些不需要还。她把小岭使用过的的用品放进她的军用挎包,递给小岭,让他这样装着以后继续使用。
  今日出门晚,太阳一如昨日的火辣辣,照耀大地一点也不吝啬它的热情。去聚仙镇的国道两旁有树木,多少遮挡些四射的阳光。
  曹铭花抬头看看天空,抱怨道:“一会去镇上买几顶草帽,这样晒下去,两天都晒黑了。”
  孙艳红安慰她:“他姑,你本来就白,就算晒黑了也不怕,你人小恢复的快,等秋天一捂很快就白了。”
  “哈哈……嫂子真会安慰人,这话我喜欢。”
  “我这是实话实说。”
  ……
  聚仙镇没有以前热闹,没有以前众多的手工作坊店铺,小岭驾车到供销社门口停下。
  “小姑,现在买东西都在这。”
  经过一路的接触,小岭说话明显比之前的声音提高很多。
  供销社的门帘不大,是三间临街房。供销社门口外放着一些农具,这明显和城市供销社售卖的东西不一样。
  曹铭花跳下驴车,小岭在外面看车,一行人进入供销社。
  供销社的售货员也是待人看人下菜单,见一行人的穿着打扮不是庄户人,热情度特别高涨。
  “同志,你们需要什么?我们供销社可是物品齐全,一点也不比市里的南关百货大楼差。”
  服务员提起南关百货大楼,曹铭花想起来几年前她和张潮去梁城,差几步没有走到大楼跟前看看。
  郭立夏也对服务员的话题感兴趣,颇有感触的说:“我离开梁城的时候,南关百货大楼在维修重建,后来听人说盖的特别好,很壮观气派。”
  曹铭花惊讶,上辈子她十四岁见到的南关百货大楼,确实是很像后世的宏伟建筑,直至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也不落伍,整栋楼仍然还是耸立在南关地区,成为地标。
  “南关百货大楼不是之前的老邮电大楼吗?怎么叫又重建?”
  郭立夏解释:“解放梁城打仗的时候,大楼只剩下断瓦残垣的废墟,仅仅保留了主体框架。56年大楼几乎重新重建,听说57年大楼修好后,做了南关百货大楼。我好几年没回来了,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