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皇五帝新义 / 第二章 帝喾夷狄之战

第二章 帝喾夷狄之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一回小说夷狄
  夷狄起源于黄帝之初(图7.2)。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又《潜夫论·志氏姓》记载::“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可见夷狄起源古老,分支众多。
  图7.2,夷狄腥膻
  夷狄人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比中原人的文明晚了几千年,兽皮遮体,茹毛饮血,腥膻异嗅,苦不堪言。可是他们却是一个勇敢顽强、有战斗力的民族,到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汉唐,夷狄都成了华夏民族的北方边境大患。此是后话不提。
  就在帝喾王朝安宁祥和的日子里,北方边境时常传来未开化之野蛮外族夷狄侵扰边境、烧杀掠夺的严重事件,地方官员及部落酋长无力防范。多年来,边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苦不堪言。
  夷狄骚扰边境的严重事件是颛顼时代,共工氏酋长康回战败、‘头触不周山’留下的祸根。康回死后,共工氏部落在中原已无立足之地。康回之子不得已带领余部落向北方逃窜,经宁夏,辗转来到北方边境定远营(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东北)驻扎下来。与当地游牧民族为伍,过起了半农半牧生活。
  当历史推进到帝喾时代之时,共工氏酋长康回后裔中,出现了一个颇有谋略的奸雄共逅,便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一边联合西北的夷狄族,一边在夷水上游掠杀附近的华夏族落,搞得人心惶惶。
  第二回伯服御敌
  喾美称帝后,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疾苦,对朝廷官员、黎民百姓一律平等。他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诚信、仁德,因此他获得中原各部落的广泛拥戴和支持,就连让出帝位颛顼氏族的后裔也能安然相处。甚至帝颛顼之后裔伯服、仲容、叔达等人,也在朝中为官,衷心辅佐帝喾。天下无战事,一片和平景象。
  然而,对于共逅部族的骚扰边境事件,帝喾决不能袖手旁观。
  公元前3345年,帝喾令伯服带兵驻防通湖镇(今内蒙巴彦浩特镇南20公里),警戒夷水,平定北方共工氏之乱。因为共逅熟悉西荒地貌,在夷水地区神出鬼没,烧杀抢劫。一当伯服领兵出战,共逅便逃得无影无踪。伯服无可奈何,只得加强防守。
  由于伯服警戒驻守,共逅即不能进攻,袭扰也不成气候。为今之计,只有亲自去与白狄头人立盟。公元前3344年,根据盟约,白狄头人派第一勇士白难,带5000军兵与共逅联合,侵犯帝喾王朝边境。
  白难,据说是夸父后人,身高丈余,彪悍凶狠,以一根五十斤重铁棒为武器,一棒下去连猛虎恶兽也能砸死。共工自然大喜。
  某日,共逅与白难出兵讨战,伯服甚觉奇怪,为何共逅一反常态,主动来犯?料想来者不善,便点齐2000军兵出城迎敌。
  伯服见共逅狗仗人势,得意洋洋,怒喝一声:“共逅,好你个无耻小人,累次犯境,贪生怕死,不战落荒而逃。今尔借何人之胆,敢来太岁头上动土,本将军必将你碎尸万段。”
  “伯服将军,你看谁来了?”共逅用手指着白难,“此乃白狄王麾下第一勇士、无敌大将白难,尔敢与他交手耶?”
  伯服正要出战,军中勇将歇栗大怒,未及奉命,冲至阵前:“什么狗戎猫狄,待本将取你共逅性命。”说罢,一刀向共逅头头顶砍去,两人打在一起。不及十合,共逅绣花枕头一个,那里是歇栗对手。正在危急时分,白难出战,救了共逅。白难一棒向歇栗头顶打下,歇栗硬生生的接了一棒,虎口震开,两臂酸麻,倒退了几步,被军士救走。此时,白难共逅率5000兵卒奋勇冲锋,白狄军以五比二,把伯服杀得大败,死伤一千余人。伯服只得回城,请求帝喾王支援。
  第三回伯服弃城
  白难共逅大胜回营,犒赏军士。第二日,再次出战,白难又大败伯服,两名偏将死于白难棒下,军士死伤无数。伯服只得紧闭城门,任其叫骂,只是闭城不战。
  白难和共逅商议如何破城。共逅献计说:“通湖城本身不大,城围土筑,不高不固,加之伯服军卒死伤过半,无力守城。明日我方派三路军兵,各200人,以盾牌掩体防射,分批攻打东南西三门,使其军力分散,情绪惊恐,而后我与将军率主力奇袭北门,则大功成矣。”
  白难抚掌而赞曰:“妙计,果如人言,‘共逅足智多谋’,此传不虚也。”
  次日,白难按计划用兵。再说通湖城中,军士报伯服,白难率大军攻东门,伯服闻报,派歇栗带200人增援东门。不到一个时辰,军士又报,白难率大军攻南门,伯服只得再派200人,由副将蝎子率领赠援西门。又不到一个时辰,军士再报,南门告急,白难正在率大军强攻。伯服大怒:“混蛋,白难到底在何门?”
  图7.3,夷狄部落大将白难攻破伯服北门
  “回禀将军,”军士战战兢兢回答,“小的不敢欺瞒将军,确实东南西三门都有白难大军攻城。”
  伯服暴跳如雷:“滚,我现在已无兵无将可派,叫他们自己死守,若城门攻破,守将提头来见。”
  伯服尚未说完,只见一传令兵士跑步进厅高喊:“报,大将军,白难率主力大军攻破北门(图7.3),杀进来了。”
  伯服知大势已去,稍作镇定,“速到东西门传我将令,命歇栗蝎子二将率所有守城军士,到南门集合,我即刻赶到南门,三军汇合杀出南门,向中卫城退兵。”
  此时,白难和共逅4000多军兵轻而易举的攻进北门,他们沿途烧杀抢劫,到达将军府之时伯服、歇栗和蝎子已从南门安全杀出。
  白难东南西三路军兵,听说北门得手,已杀入城中抢劫,一群乌合之众,哪里还管什么军令!哪管敌人是否逃跑!唯恐攻入北门的主力抢空了城内财物。于是纷纷涌进城中,杀入放火抢劫,可怜小小通湖城居民没有白难军士多,城中所有黎民百姓均被白南军斩尽杀绝,财产食物被抢劫一空,通湖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这是白南军犯下的滔滔大罪,也是伯服无能,辜负王命,不顾百姓生命财产所犯下的杀头大罪。
  话又回说,幸亏白南军一群乌合之众,否则,只要主将发令,军士听令,围堵、拦截或追杀帝喾军,只怕他们在劫难逃,甚而全军覆没了。
  另一方面,逃过了大难的伯服等500多人回到西亳,见帝喾伏地请罪,满面泪痕。帝喾十分不悦,厉声严斥:“伯服,尔身为主帅,镇守边城通湖,我大军2000人所剩无几,我百姓5000人无一幸免,尔不顾百姓生命财产,弃城逃命。尔有何面目回都城见本王,尔对天下百姓作何交代?”
  帝喾的谴责有理有据,义正辞严。伯服无言以对,只是伏地认罪:“臣有罪,臣该死,臣愿一死谢罪!”
  帝喾始料不及,伯服不请宽恕,而请赴死,可见其有悔改之心。于是遵循众臣意见。大臣咸黑说:“大王,伯服放下大罪,不杀之只怕难以服天下臣民。请吾王自裁。”
  伯服之弟仲容听帝喾有不杀之意,咸黑主杀,不能让咸黑之意扩大,赶紧说:“吾王,我兄犯下杀头大罪,但也念其多年镇守勤勉。此次兵败弃城,亦痛彻心扉,还望吾王能网开一面,饶其不死,严罚重逞,戴罪立功可也。”
  帝喾沉吟良久,也考虑到伯服乃颛顼帝嫡系子孙,高辛氏政权的建立是伯服父亲禅让而得,他帝喾不是负义之小人,不能过河拆桥。帝喾思虑周全:“伯服弃城逃命,犯下大罪。念其卫戌边关多年有功可免其一死,但不罚不足以警后人,平民愤。为此特罚粮米5000斛,官降三级,戴罪立功!”
  伯服惊喜交加,捡回一命,向帝喾扣头如捣蒜:“谢我王天高地厚不杀之恩,臣当肝脑涂地,以报吾王。”
  帝喾对伯服的处置义尽人至,合情合理,群臣心悦诚服。
  伯服又奏道:“我王,边城白狄之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盼王师如久旱之盼甘露,请吾王择良将而救命倒悬。”
  帝喾曰:“伯服心善,唯百姓思之。不知卿有何策?”
  “共工氏小人也,不足为虑。唯白狄之人,聚之成军,分之为牧,出则竟烧杀抢劫,攻之如鸟兽逃散;偌大草原,如魚入大海;不得其所,难觅其踪也。”伯服曰,“更有大将白难,千钧之力,少有对手。此为臣多年所思而不得其解也。”
  “如君所言,”帝喾道,“弃之不仁不道,战之无踪无影,奈何?奈何?”
  众臣有何妙计,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