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历史不外如是 / 十三、舜帝南狩之谜

十三、舜帝南狩之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大禹。区区一个大字,已经代表了朝野上下的敬爱之心。用半生的时间,禹赢得了这样一个称号,赢得了舜的信任,也赢得了民心。
  禹的才能绝不是治水那么简单,他父亲九年前离开家去治水的时候,禹才八岁,可是作为部落首领九年未归,八岁的禹就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天赋,竟然让整个部落井井有条,而当父亲被流放死于羽山,消息传回,禹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强硬的手段,部落里面自然而言的将他认为新的首领。
  我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不仅赢得自己部落的拥护,当舜需要找他的时候,即使认为是政治对手的阵营,却依然被禹所折服,而四方部落的首领也推荐禹,说他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真,生活简朴。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甚至完成了对于各部落的和平整编,熟悉了国情之后将天下重新划分九州,建立和规范了耕种的土地,协助部落首领们完成部落的管理,表现出惊人的管理能力。
  我想舜一定也在考虑一个新的问题,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可是禹好像并没有对权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只是兢兢业业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治水结束了,新的岗位再等着他,这是舜对他能力的认可和对他人品的信任。
  新的岗位是协助舜治理国家,经历了这么多年,舜也老了,他即位的时候就已经六十一岁,而今年,就已经七十了吧。尧帝死了十年,这十年间,他的身边只有皋陶一人。最得力的助手伯益和后稷都已经随禹出去修水利工程去了,儿子商均年龄不小了,可是一直沉迷于歌舞,这天下的治理重担,都担在自己身上,实在太累了。
  抽空说一下皋陶这个人,他是尧从山川之中寻访而回的隐士,为人刚正,不畏强,主管国家的法律刑狱,在他的治理下,华夏大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淳朴而善良,他又将法律与教育结合到一起,现在看来应该算是第一任普法宣传人,终期一生,每一件事情的处理都公公正正。
  当然,法律更多是用来管理弱势群体的,关于他的公正,还是有一个瑕疵,而这个瑕疵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这便是鲧的案子,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将死刑争取为流放羽山,可是鲧毕竟死在羽山了。
  这件案子看起来是那么疑点重重,虽然作为掌刑者,鲧治水失败处以刑罚并无不妥,可是一旦卷入到政治之中,就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所以皋陶作为与尧舜禹并列的圣人,后来在权位之争中很有些退避三舍的意思,估计还是心中怀着愧疚。
  治水将要完成的时候,舜、禹、皋陶和伯益曾经有过一次会议,可是与会的记录官是找不到的,也没有留下名字,关于这次会议中的对话也是后人凭空分析得来,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这次会议的结果。
  会议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开场,不过后来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一直被舜认为忠于自己的禹,竟然当面提出对自己的质疑。禹质疑舜用人不察,并竟然带着威胁,要自己好好的坐着帝位,签字盖章就好了,至于办事,教给禹就行。
  这一段对话源自,《尚书·益稷》,你可以正面理解,这段话是君臣相互告诫的意思,禹劝诫舜不能荒淫傲慢,舜告诫禹不要当面奉承背后议论,是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也是君臣友好,知无不言的证明;然而从反面来看,臣子能够跟君主说出这样的话,能够当面指出帝王的错误,几乎已经出乎臣子的身份,如果在后世,这是有欺君的可能的。
  舜还是给禹安排了重要的职位,什么职位没有记载,不过应该是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大监一级,全国共两个大监,尧时是舜和丹朱,到了舜的时候,商均比丹朱更加不如,大监据分析应该是禹和皋陶。
  不知道是舜的英明和宽广的胸怀而不计较,认为禹是对事不对人,所得有理,还是出于无奈,已经无法控制禹的权力。
  这里我相信是前者,毕竟舜帝即位三十三年,到现在才十三年而已,大权应该还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至少已经发现,禹这个人不能轻易动了。可是舜自己夺得尧的地位的往事历历在目,为了不走尧帝的老路,他将皋陶、伯益、后稷都安排了重要的部门,以免大权归于禹一人,然而他没能了解的是,皋陶对禹心中怀着愧疚,而伯益和后稷早已经在和禹的共事中为他所折服,选择这三个人协助,实际上相当于找了一个新的帝王,还贴心的安排了三个辅政大臣一般。
  这一次的谈话还提到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南方的三苗经常做乱,不服教化。这三苗是什么人呢,一般认为他们是蚩尤部落的后人,在尧帝时被流放的四凶之一,居住在洞庭湖周边的湖南一带为主,这里是最偏僻最艰苦的原始丛林,然而蚩尤优秀的适应能力的基因,却使他们在此如鱼得水,反而因为地势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中原无法征服,他们又不像蚩尤一般想要争夺天下,也不会主动出击,所以成了当时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局势按照禹的想法在发展,慢慢的国家大事基本上都已经是禹和皋陶在处理了,而前面我们说过,作为前朝老臣的皋陶,对于禹其实是心中有愧的,因为他在权利斗争中没能坚持己见,使四凶被流放,其中鲧更是死在羽山,所以此时他基本上也就唯禹马首是瞻了。
  同样的故事再一次上演,等到舜真正发觉到危机的时候,他已经无力收拾了,其实结局,从那次会议就已经决定,从十三年到三十三年,舜帝在位的这二十年,就相当于尧帝在位自己监国的那二十年,他终于明白了轮回的意义。
  毫无疑问,舜是一个圣人,他以孝行感动天地,以此获得尧帝的认可,最终取得尧的天下,而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则是启用了禹,虽然这个禹最终亲手将自己赶下神坛,但依然成就了自己五千年的美名。
  因为禹也爱惜自己的羽毛,毕竟对外而言,尧是禅让给舜的,所以他要获取天下,也得等舜禅让给自己,所以他还是依旧保持着舜帝尊贵的地位不动摇,当然,除了名分之外,其他的已经与帝王无异了。
  有趣的是,禹对于舜最大的批评,是不知人,是用人混乱,在他心里混乱的根源,来自于流放四凶,害死自己的父亲。但这个是不便明说的,因为这些恰恰是舜取得尧之天下的关键,禹跟随舜这么多年,并没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如果说舜在犯错误,那说明自己也是帮凶。所以他只能将这些统统埋在心底,可以预见,禹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却连给父亲平反都做不到,这是怎样的痛苦。
  而其实舜最大的不知人,乃是用了禹,将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然而社会最终发展的最大动力,国家百姓安定的最大因素,也是因为用了禹,那么与公寓四而言,舜到底是知人还是不知人呢?
  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舜已经很老了,在禹摄政的二十年中,舜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商均被困于封地之上,相见其一面而不可得,一如丹朱,他终于明白这是报应来了。
  这一年,舜九十四岁,六十一岁即位,在位三十三年。都城已经不能继续住下去了,那么前往南方吧,南方三苗作乱,需要舜这样的圣人去征服和教化,禹给这位帝王安排了最后的去处。
  舜无奈,收拾行李出发,六年后,不能适应南方的气候,崩于苍梧野外,人们感舜帝的恩德,将他葬在九嶷山,后来这里被称为零陵,也就是今天湖南南部永州地区。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没有被获准同行,但他们毕竟是尧帝的女儿,所以私自追随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不过他们最终也没能见到舜一面,等他们追到湖南洞庭湖一带时,听到了舜的死讯,二人悲痛欲绝,眼睛里哭出血来,并最终忧伤而死,血泪斑斑点点,染红了竹子,至今君山有斑竹一种,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
  舜将尧赶下宝座之后,毕竟是自己的岳父,尧得以善终,孰料自己被赶下之后,却是禹的仇人,终于不得善终。不要说舜是主动禅让,主动去南方巡狩,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如果不是不得已,还能背井离乡出去带兵打仗,何况还以一国之主的地位?
  请注意,这不是怀疑,这就是推断出来的事实,舜帝是被逼南巡的,不管是去打仗征苗,还是流放三苗,这一去,有死无生。
  舜帝崩,商均无能,皋陶无心,禹即位的障碍只有一个,就是祖制。
  舜帝已经昭告天下禅位于禹,此时即位名正言顺,然而舜帝刚死,按照规矩,他需要居丧三年,此三年之中,国家不立帝王,而三年之后,舜已经给他提供了答案。
  禹立舜子商均为帝,部落不去朝拜商均,有事物还是向禹汇报,再加上各方纷纷劝进,禹于是上表于天,表示天意如此,这才勉强即位。。
  所以,你可以相信禅让之说,因为明明白白的几位帝王都履行了禅让的仪式。
  禹即位后,定国号为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是为中国朝代的由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