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枫蓉身上的咒印还只是初期阶段,除了头发变白之外并无其它症状,总体来说,还未有影响生活的情况出现。
不过,她做为一个修仙者,自身身体里的生机流失她还是有着轻微的察觉。
可她明白,这并不是普通药物仙家功法就能治好的病症。
古咒将会陪伴着她的生活,直到她的生命被其消耗到终结。
“求救?却又该向谁来祈求啊...”
侑炎,做为枫叶城的弟子自然也在修真。
自他十岁来到枫林院,经过三年时间的修行,虽刻苦但身内修行的结果,却还连普通的凡人弟子都是不如。
他有着修仙者的血脉,本不该如此。
可他成绩缓慢,归根结底,还是因其体质太过薄弱,无法承受修行中“势”所积压的强大压力。
那种超脱天地的力量,极为难控,霸道如江河波涛,又怎能轻易利用。
“势”!
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力的代名。
好比如:树动因风势而摇、船行因水流而走、山崩因地裂而碎、飞刀因力而穿,这些,便都是因势的力量,而产生的强大影响。
修行,便是将与自身本质相同属性的“气”借于丹田紫府的开辟而存,凝聚成水积蓄成河。气因丹田的包容之势而积,丹田也因气的凝聚之势而向内开辟。
这种“势气”达到一定高度后,便能离体外放,引动自然中的属性力量。水的势气便能引动空气中的蕴含的水之灵气,给予已用,施展出强横的水之法力。
“势气”的这种力量,又被人们称做为“元力”指自身接与天地的本“元”之力。
元更是开始,万事万物的根源本意。
元力的本身,便被看做为构建九州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其源头可认为是天地的规则锁链,更被人称做为道。
有圣人曾言过:万物之生、之死之变皆循于道之所动,乃万物之精微,世无不在之处,聚而成形,散复太虚,本皆为生消之变,不可穷追其理也。
意思便是说:万物的产生、灭亡和发展都是元力循道而运动结果。气为万物之精微,完全连续而元处不在。气聚而为有形之物,气散则复归于虚无。都是生死存元相依,根本查不到源头。
人在刚出生时,其元力积存是最为精纯的,也是最为洁净。如果这时懂得修炼,就可以在很短时间中获得力量,成就仙体。若不能,便随着形体生长而消耗元气,直到生命终结时,元气耗尽,便身死如灯灭。
所以说,元力多少关系着生命的长短,生死虽是自然之理,但若能不断修炼,累积元力入体,但可抵消损耗,达到永生,称凡称圣,做那自由神仙。
而这里面的修炼。
便是凝聚“元力”的过程。
自“道”被世人所知后,千年衍生,修道不只是增加力量,更是对生命真理的渴望,他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与经脉动作的方式,来达到提升精神和神识力量的目的。
通过高强的修炼,实现元力入体,而超脱生死,斩断痛苦诛事,实现返璞归真,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典籍中对修道的描述也繁杂众多。
《太上清静经》中写道
老君曰:大道元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磊道元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易经系辞传》中写道
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更有综论写于
“阳:天、日、男、清、动、长、大、凸、明、外、善。阴:地、月、女、浊、静、短、小、凹、暗、内、恶。等...
共诛多项列,但说不尽其种,只能划分大概,包含万物万种。
其中为有名之说但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又有无极之道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多学术,皆讲道之含义。又有修行心法等。
道之深,纵宇宙之源皆不可论明。
所以修行,只掌握气的凝聚,便算为窥看道之一角。
可气的凝聚说起简单,但要真正的修行,却要受制于诸多的因素。
先天属性条件暂且不提,只是身体素质这一方面,就能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元气的力量犹为强大,若身体素质不强,就无法将气的力量压入丹田,更别提元力的反噬之力,若体质过弱,强横的气力冲入经脉,必定会使经脉损伤。而经脉受损,轻则无力,重则溢血,前者还好后者可是关系于性命。
经脉中,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奇经又有八条,即为“督、任、冲、带、阴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修真而说的经脉,便主要指这八条奇经。
奇经八脉越是畅通,则元力运行周天更加顺畅,修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待八脉全通之后,就可修行十二经别,这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而来的,主要加强十二经脉的中相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与身体气官司相通,更能补正经之不足。
侑炎天生体弱,且经脉多有淤阻。
即使他刻苦修练了三年,却无法运行周天,也不能凝聚势气。而经脉的撕裂之感,也是他不能忍受的疼痛。
三年来,体内的元力少之又少,以可怜形容也不为过分。
就算如此,他也并未放弃。
体内无法修行,便渐渐的锻炼起了体外之功。
又叫体术。
与法术不同,体术既能强身健体,还可练攻守双修。不需要任何元气功力,只依靠炼就成功的不灭身体进行直接攻击。不能使用符咒,也不用元力消耗。是一些行走江湖流浪于九州修士们的首选之术。
体术不拘于门派,只要是克敌制胜,什么功法都可以学习。一个体术大能,说他是百家弟子,一点也不为过。
要以身体的力量来对势能的天地力量,其中修行所带给身体的痛苦,异也是可想而之。
体术的成长在要与人断的打斗中提高,对周围环境的把控能力,还有灵活的身体,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方可投入实战。
体术不修行元力,却修行另外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被称之为内劲。
内劲是经过体术修练而便全身骨节灵通,心意贯穿而获得的一种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力。因其同元力一样运转于丹田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劲”。
这种劲雎有聚全身气力于一点的威力,若是修炼的足够强大,一击之力比之元力法术也不逞多让。
配合着肌肉的张驰,更能将身体的力量发挥极致。
跳则一跃百步,行则步屡万米。
也是超脱凡俗的一条路径。
但这条路径的行走却是非常坎坷,要付出巨大的伤痛做代价。
有着修行上一层,便要断尽全身骨碎一说。可想体术修炼的恐怖程度。
体术拥有着境界,元力也自有境界。
虽然修行的方式不同,但二两的境界划分,却是一样。
以元力为指:
力有大小,气有强弱。自元力初始,在丹田中留存时,皆属初境之内“汇气境”中。
之后,元力凝聚的质量越高,境界也就会相应的提升。
“汇气境”便是分隔仙凡的第一道境界。踏入此境,便可不再称凡。在此境中,因体内元力凝聚以能够满足身体所需,可不食五谷,存活一年以上,早已脱离了凡人的生命规律,所以便算作超脱凡尘的人,“仙人”一途。
汇气之后,体内元气积压。到达一定程度后,就能施展法术。踏空而行,隔空取物等自然不在话下。若有口决方法,就是要引动雷霆都有可能。
所以,到达此境,才算是仙路起点,仙人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