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世界魔改师 / 第13章 国营农场

第13章 国营农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周过去,整个成I都平原,民风焕然一新。人们走在道路之上,坦然自若,如同盛世,而商贾又开始奔走在成I都平原之内的城市,给百姓带去新的货物。
  鸡犬相闻,阡陌相通,郑泷大军所过,人们纷纷热情迎接,如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一样,拿出红鸡蛋,醪糟粉子款待士兵。
  生化人虽然面无表情,但心里也是感动。至于以前的敌人,此时的国防军第一军第一师士兵们,则纷纷露出赫然羞色,他们不能坦然接受,但大部分也十分感动,生出这就是吾之家乡,吾之乡亲的感动。
  郑泷并不阻止百姓对新编军的欢呼,如同这些投降的士兵就是他的士兵,这让不少新编军士兵油然感动,决心以死效忠郑泷陛下。
  郑泷带兵出征叙州,用时三周有余。回到成都,心中也是舒服啊。
  在国王堡议事殿,随便表达了一下意见,就让老爹和老妈做了一桌子家常菜,然后,三个人大嚼。
  这儿的土鳝鱼当然是地道的土鳝鱼,绝对没有打激素,也不可能是养殖的,这儿的天鹅,也是野天鹅,不可能是养殖的……,就连猪,也是猪倌赶着到田坝上吃草,吃完赶回圈的土猪,筋道着呢——当然,嘴巴尖长,鬃毛太硬,状如野猪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郑泷酒足饭饱,也生出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念头。他开始还诧异,后来又坦然了,他在奇遇前就是普通的小小主任科员,人称科长,也自视为科长,可说到底不就是普通人一个么?
  既然解决了军事问题,粮食问题就成了眼下重中之重。
  天府长城内,举国三百六十余万子民,只有一半有够吃的粮食,剩下的,靠吃杂粮野菜勉强能糊口到来年秋收。
  天府长城内的百姓,所谓御民们,仅仅是对郑泷风评较好,有一定忠诚度,又不是没有自我思考能力的木雕泥塑!他们一样有着各自的思维,各自的生活习性,也就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没有感情的低级生化人。
  见到国家开官仓发放小麦做麦种,自然有暂时忍饥挨饿,期待明年春收大丰收的。也就肯定有先吃了再说,明年的事明年再说的过一日算一日的。还有取出家中陈旧大米,从近邻百姓和其佃户手里换取小麦的地主。形形色色,各种原因,导致冬小麦种植面积不到预期的一半。
  而郑国德得到了郑泷的提醒,知道蓉京城内土地,随便种什么都不会褪化,那么,就继续种细粮吧。天府长城内的低级黄玉土(25世纪的农业用土,没得说,星舰的原子级打印功能出品)只种一季豆科再种一季水稻或者小麦,永不会土壤蜕化。因此,这些地区,最佳的种植方案是秋天种冬小麦,春天种大豆(即黄豆),这样交替进行。
  现在,虽然政府三令五申,依然有大把的人打算先把小麦吃了,明年春天种水稻,到后年春天再种水稻,这样,显然是极大的肥力浪费。
  因此,郑国德急的嘴唇都起泡了,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郑国德只能来找郑泷诉苦。
  郑泷也想不出能叫人忍住不偷嘴,而马上种冬小麦的办法,想了想,一拍脑袋说:“干脆,这些地区不零租给农户,而建立国营农场。”
  郑国德说:“那可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好办法啊。”
  郑泷说:“国营农场阻碍生产力,是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封建王朝的时代,不失为一种先进生产模式。再说,等人们适应下来,也可以承包到户么。有些路子,你不走之前,是不知道它是必须走一遍的。”
  郑国德说:“那我这就组织人手商议国营农场的模式。”
  郑泷说:“我跟你一道,咱们这就召开御前内阁会议。”
  所谓御前内阁会议,就是9+1,9名阁老阁部加国王。
  郑泷在会上提出议题“如何抢在冬小麦种植期内,全国以下地区组建国营农场。”
  郑国德先让在场的阁老阁部看资料:
  国营农场,每一个国营农场以社为单位,每个县取临近的5个自然村为一社,每5个社为一个乡,如果乡更大或者更小,则视当地实际情况设立社,通常,不允许5个以下自然村成为一个社,除非是零头。每个社设立国营农场一个,里面社长一名,会计一名,秘书一名,都是不入流的官员。虽然不入流,依然是1.5两银子加1.5石大米的月俸,还加乡上考核的绩效奖金。
  先从蓉京试点,进行官体改革。
  国家大体分国、省部,州府,县,乡5个大阶。
  国家级,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干部。
  高官,正二品为高官实职正职——部长,巡抚。
  从二品,为高官虚职正职,譬如未来可能出现的省政协主委这种正职。
  正三品,为二等部局正职实职——如部长局长,和省副职实职——如副巡抚,一等部副职实职——如副部长。
  正四品,为州府正职实职,如知州,知府,通通为正四品,唯一例外就是成都府府伊,这是正三品官职。
  ……
  就这样一级一级下来,知县正六品,乡长正八品。
  所有乡,设立乡长一名,正八品,会计一名,从九品,副乡长一名,正九品,三人开会,少数服从多数,决定下级社的人事任命。
  所有社员,壮男为1个单位,壮男工作一天,为1个工分,额外完成社长布置的任务,再加0.5个工分,每20个工分1两银子和1斛米的工资。——1斛米又等于起码半两银子了。
  壮女为0.8个单位,壮女工作一天,为0.8个工分,额外完成社长布置的抢种抢收任务,则加0.4个工分。
  老年人,算0.6个单位,小孩子算0.5个单位。
  12岁以下小孩子,不计算。
  每天的工分可以领工分卷,一个工分卷面额一角,也即半钱银子,依次类推。
  每满20个工分,可以到公社会计处兑换成白银1两,每30个工分额外加稻米,小麦1斛(半石)。
  也即,壮劳力只要按时出工干活,一个月1.5两白银,再领米1斛,一年也即6石。这足够喂养一家老小了。
  在初期,不愁这些人不卖力干活。
  看了这个建立国营农场的试行条例,在场的委员们纷纷表示,恐怕国家无力负担如此高昂的工资。这简直等于国家养百万吏员,任是哪朝哪代,也没有国家养百万吏员的先例。——当然,生化人和3个旧明官员是真心这么想的,可郑国德和张岚,还有郑国明和郑泷,全都是假惺惺的这样表示的。
  郑泷咬牙说:“初期我还有些积蓄可以负担,等到了明年,一切走上正规,那自然可以赚钱而不是靠国家拨款了。”
  龙文光说:“这得户部公开财政状况,我们才敢答应,不然,国家经济都会崩溃的啊。”
  郑泷只能拿出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出来救急,他说:“内努里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先借给户部,户部明年赚了钱,还我即可。”
  刘士斗说:“请户部郑老尚书打借条。我们不能叫陛下吃亏。”
  郑英晖当场挥墨,打了借条。六叔公大半年扫盲下来,已经识得一千多个字,打个欠条,小事不值一提。
  于是,全部举手通过了,建立国营农场,抢种冬小麦。
  这个消息,令信使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穿遍整个大成都平原。
  三日后,南至洪雅、北至江油的城门上,都贴出了告示:
  由知县任命各乡乡长、会计,副乡长;
  由乡长、会计、副乡长开会任命下属社的社长、社会计、社秘书。
  由社长、社会计、社秘书担任每社一个的国营农场的主管。执行国家的耕种任务。
  每5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公社。每个公社自动成为一个国营农场。
  国营农场招收公社里所有农民地主等诸职业。
  每个壮劳力算1个单位……。
  由各地的生员摇头晃脑地念诵了一遍通告。在场的父老乡亲议论纷纷。
  一人说:“是不是咱们也算吃上国家饭了?”
  另一个答道:“这是打不烂的铁饭碗啊。一个壮劳力算下来一个月起码2两银子的收入,这可是老大一笔钱,家家户户都这么给,天子家给得起吗?”
  有人说:“怎么给不起,你没到蓉京去,前几天我才从那里回来,那里立着好大一个城堡,简直雄伟得象座山,而且富丽堂皇。城里几十万栋赞新的房屋,全部是天子的。别说给咱们一个月2两银子,就算翻一倍,天子也给得起!”
  “那咱们御民是不是自动成为社员,自动加入公社呢?”
  “俺们族老说了,只要手脚齐全,不是呆瓜,都可以加入,他老人家以后也要称社长了,这倒是个新叫法啊,怪难叫的。”
  “这么看,赵寡妇倒可以盘大她的小子了,她算0.8个工分呢,养一个小子绰绰有余啊。”
  在场的人纷纷啧啧地称赞说:“不愧是下凡的天王,处处为咱们百姓着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