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无限十三楼 / 第九章 谢郎才尽

第九章 谢郎才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伋按着谢韵的指路找到了老者,然而他却发现这个老者的字画远远不如团扇上的。
  他原本欣喜的心一下子凉了下来。
  他又在南市转了转,但是却再也没看见另一个卖字画的年迈的长者。
  他拖着一身疲惫回到了张府。
  张幸远远的就看见父亲回来了,他向父亲招了招手,父亲却熟视无睹。
  “爹,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啊。”张幸跑过去扶住张伋的手说道。
  张伋也觉得自己有些疲惫,也不拦着他的搀扶,只是微微白了一眼。
  “我没找到你说的那个摊子。”
  “啊?不会吧,那个摊子很显眼的啊。”张幸想了想,确定自己没有说错:“就在南市最南边,一个年轻的公子摆的摊。”
  “什么?是个年轻人?”张伋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都找错了。
  张幸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谢公子看起来挺年轻的,约莫十七八岁吧。”
  “十七八岁……”张伋突然想起了自己最开始问路的那个年轻人。
  “他是不是穿的一身粗布衣服?”
  “是啊,爹你这都知道,那你怎么还没找到他啊。”张幸问道。
  张伋也不好意思把自己找错人的事儿说出来,脸上有些微微泛红,道:“我去的时候他已经在收拾摊子走了,我就是看了一眼。”
  张幸闻言也微微颔首。
  毕竟人家母亲在那儿,人家早走也是应该的。
  张伋知道自己和想见的大家擦肩而过,心里有几分窝火,他看了一眼这个连描述都不能秒速清楚的儿子,声音冷了一个调:“行了,明天我再去南市看看,你现在也别搀着我了,我还没老到那种连自己走路都不行的地步。”
  说完,迈开步子一下子就走入了屋内。
  张幸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这才想起来等他父亲半天就是想跟他提让谢韵进入家学的事儿,没想到这次又忘了。
  另一边,谢韵和齐姜快到家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瓢盆大雨。
  谢韵将齐姜出去时带的布包展开,放在齐姜的头上挡雨,自己淋湿了一身。
  在他的印象里自己一直身强体健,到后来发配边疆都几乎没生过病,所以也没注意。
  谁知道第二天竟然发热没起的了床。
  而张伋则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早早的到了集市等着那一个年轻人的到来。
  然而等到天黑都没见得到人影。
  字写得再好,画画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到头来不还是见不到吗?
  张伋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张幸带回来的团扇,静静地看着。
  其实那个年轻人不再来也挺正常的,书画造诣这么高,出去摆摊说不定只是一时兴起,而自家的傻儿子正好遇到了吧,这都是命。
  只可惜还没将自家傻儿子欠的钱还上。
  张伋盯着一点一点跳动的烛灯,脸上浮起了一丝豁然。
  此时谢韵也正看着桌上时而明时而灭的烛灯。
  他刚刚好像看见后面有一个影子,看起来像一个锦囊。
  不会是他的糖吧?
  虽然齐姜一直在缝制锦囊拿出去卖,但是他却从来没要过一只。
  谢韵站起身来,往前走了几步,正好站到了烛灯前。
  他伸手探向了那一个自己基本上没动过的角落。
  真的是他的糖。
  谢韵有些兴奋,将锦囊拿在手里细细摸了摸。
  还是和在十三楼外拿到手时一样的触感。
  他就说他进来的时候明明是带了一袋糖果和一只毛笔,怎么可能就只有毛笔出现了。
  原来糖果一只都在,只是他没有注意而已。
  他拿着锦囊重新躺回了床上,他还记得自己发热还未完全退却这个事儿。
  如果不把热度退下去母亲肯定会着急的。
  毕竟他这一次不能再让母亲失望了。
  一觉天亮。
  谢韵确实是身体强健,就一夜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他收拾着自己的包裹,趁着天还未大亮走出家门。
  母亲应该是已经起床了,家里那张破旧的小木桌上摆着两个已经有些凉了的胡饼。
  谢韵看得有些心酸,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挣钱养家的决心。
  以前不知道母亲这么辛苦,也不曾体谅她,现在知道了自然不想让她像原来一样辛劳。
  然而母亲向来坚韧,根本不同意休息下来靠他卖字画来过活。
  这一条去南市的路,谢韵走的比来时更快,基本上可以说是跑着过去的。
  他到了集市的时候,集市上还没有几个人。
  因为早就和集市的管理人员打过招呼,谢韵也没有浪费时间去交流,直接就取过自己寄存在一家古董店里的字画,挂在了摊位上。
  再把自己的墨锭、砚台、毛笔和书取出来摆在桌上,就已经准备完成了。
  谢韵坐在竹凳上,翻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诗书经典。
  这些书在他的记忆里都是读过的,但是不是现在的他。他尚还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现在的这个朝代,科举有点像唐朝,但是又带着后世的影子。
  包括宋朝才会出现的浮票,明清才出现的锁院制度。
  不过这个时代是没有八股文的。
  八股文向来被人们诟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八股文既然能够接连被两个朝代沿用,大幅度的推广,定然有他的优势。
  自科举制度形成以来,舞弊之风禁而不绝。八股文的出现,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抄袭之风。
  毕竟写好八股文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等八个部分组成,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这要求作者熟读经典,对于经典有极其深厚的了解。同时八股文沿用古人的语气,开万古之胸,抒一己之得,必须得达到章口就来的地步。
  谢韵就想写一篇八股文。
  八股文对仗工整,平仄扬抑合于声律,起承转合一丝不苟,虚实相生,正反相对。委婉而不直率,富丽而不浮华,且言之有物。
  这是主考官最喜欢看到的样子。
  这一次就由他来打开这八股文的先例吧。
  只要八股文不像明清那样局限于程朱理学这种所谓的正统儒学,毫不涉及时政,限制写作思想,限制每一部分的起句字数,那这种文体的出现几乎可谓是多利而少害。
  至少能更好的发挥举试选拔人才的作用。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自己拿着从十三楼外买来的那那只毛笔有种才思泉涌的感觉。
  就像传说中江淹的五彩神笔一样。
  江淹是谢韵记忆里一个特别出名的人物,他是一个天才,但是他并非因此而名垂千古,只是因为一个成语:江郎才尽。
  他在梦里被郭璞收回了那支五彩毛笔后才思衰退,再也写不出好的文章了。
  谢韵看着被自己握在手中的笔,有些发笑。
  要是自己以后也弄丢了这支笔,传出个谢郎才尽的成语,倒也能名传千古了。
  不过,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这种名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