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道一声人间值得 / 第十六章时代的风骨

第十六章时代的风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博物馆里安装着中央空调,进入的瞬间冷气吹淡身上的暑气。
  内部装修并不奢华,却处处透着生活的精致,不管是角落还是大厅看上去都很舒适,没有刻意营造失恋主题的落寞和伤感。
  “为了更好的体验,每次限制进入二十人进入。”老人看向面前年轻的众人温和的笑了笑,他不希望自己的博物馆变成那些过度消费热度的网红景点,只是单纯的拍照打卡,而失去了博物馆创立的初衷。
  等待的人都没有太大的异议,毕竟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体验。
  因为抢票很早缘故,顾宝宝二人自然是第一批进入的,同一批中多数是手牵着手恩爱无比的小情侣,其中一对中年情侣格外引人注目,中年人和绝大多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身材微微发福,眼圈微黑,穿着的白衬衫却是异常的笔挺干净。
  与他同行的女人,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手提着一个皮革的包包,浑身流露的气质很是温婉,举止优雅,没有世井间女子的菜米油盐的生活气息,男子微微落后女子半步,举止有些局促,女子看到男子的小动作掩嘴笑了笑,左手很是自然的挽住了中年男子的胳膊。
  “我姓李,也是这家博物馆的馆主,接下来的时间我兼任你们的导游。”一旁的老人看二十人到齐后,很绅士的微微弯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整个展厅呈回字形,
  从大门进去,转角第一件物品,一件造型异常精美的藏青色旗袍,上面绣着几朵很是雅致的梅花,整体看来,无论是面料,花案,做工都很是不俗,旗袍穿在假人身上,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出线条轮廓,想必旗袍的主人身形一定优美。
  “真好看!”顾宝宝看着旗袍眼中有小星星闪烁,其他女生看着做工精美的旗袍眼神中同样流露出了憧憬,美丽的服饰对少女的吸引力是无以伦比的。
  旗袍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在民国时期流行开来,同样在那个时期也是争议最大的服饰,众说纷纭。
  徐长生不由得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包铭新所著《中国旗袍》中的一句定论,旗袍即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徐长生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走过漫漫长河,其中的种种自然了然于心,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
  专家的话既然太过有失公正,所以又有了“祺袍”之称,无数的人想为“祺”正名,可兜兜转转之下还是沿用了这个“旗”。
  封建产物《女儿经》中曾写道“为葚事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
  “上衣下裳”就是“两截衣”就连女子衣物都不能仿男子,长袍则是男子的专利,可见那时的风气。
  辛亥革命前夕,
  徐长生曾有幸见过一个巾帼须眉的女子,秋瑾,清瘦的身子中却带着时代的风骨。
  那天她身穿青色长袍,没有裹脚,穿着黑缎靴,那年她三十二岁,众人都很是认真的称呼她一声“秋先生”。
  听到那声“秋先生”,徐长生能感受到那个颇有风骨的女子发自内心的笑意。
  也曾听王宇清先生的笑谈:“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徐长生打心眼里还是觉得。
  “旗袍”也好。
  “祺袍”也罢。
  不要去管众说纷纭只需要知道“旗袍”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里的,蕴藏的却是一个时代的风骨。
  ……
  旗袍一旁的文字,介绍着它的来历;
  这是民国时期的一对恋人,在哪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女主人出身封建的世家大族,男主确实那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们爱情故事一开始就注定的不被看好。
  于是,电影中的桥段出现了。
  女主人毅然决然的抛开一切,私奔了。
  那个一个虫鸣潺潺,月明星稀的夜,
  女主人身穿这身偷偷定做的旗袍,独自一人站在石板桥上,茕茕孑立,月光洒落在女主人的肩头,展颜一笑看痴了男主。
  时隔多年,起起伏伏,男主最终功成名就,却已经是双鬓斑白的老人,而女主人却从小体弱多病,生下一儿两女后,早早的离开人世,老人唯独留下了这件旗袍,睹物思人,权当留恋。
  “李先生,那么这件旗袍又是怎么到这间博物馆的呢?”一名年轻男子听完故事好奇的问道。
  “李爷爷,这么这件旗袍应该算是爱情的见证吧,和失恋两个字不沾边吧。”长相可爱的女生仰着头有些好奇的看着老人。
  正打量着这件旗袍的中年男人听到这问题的时候,倒是若有所思的捏着下巴。
  “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吧。”老人也不卖关子,喝了一口工作人员递来的水,娓娓道来。“我和那位老人的孙辈是故交,他几年前听说我有开这家博物馆的心思,就郑重的把这件旗袍交给了我。”
  “可,李先生这和失恋又有什么关系?”男子不依不饶的问道。
  “失去挚爱的人,难道不算失恋吗?”老人笑容温和,也没有气恼反问道。
  告别这段插曲,众人跟在老人身后。
  破旧的小提琴,断跟的红色高更鞋,崭新的布娃娃,有着破洞的白色连衣裙,厚厚的一沓情书,用掉一半的油桶,一个磨损轮胎,一支笔,一辆修补过的自行车……
  每一件物品摆放在展厅中,告示牌上写着它们背后的故事,文字很朴实,只是简简单单的记录着,就像写日记。
  有阳光明媚,也有刮风下雨。
  没有刻着编造的天崩地裂,没有偶像剧里撕心裂肺的表演,没有电影里曲折离奇的经历,更多是生活里的平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上面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一个个云淡风轻的小故事里透着刻苦铭心。
  “李爷爷,这里面有钢琴吗?”顾宝宝鬼使神差想起昨天的“白日梦”,走到老人身边眼神中带着期待。
  “小姑娘,你是半夜翻墙来过博物馆吗?”老人揶揄道,缓步往大厅内走去拉开天鹅绒幕布里面是一架施坦威钢琴,正是《绿皮书》中那位顶级给黑人钢琴家最喜欢弹奏的那种。从细节处可以看出这架钢琴有了些岁月,却被人精心打理。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