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王者降临 / 第六章 战争纲领

第六章 战争纲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贾诩以前对李利的印象不是很清晰。印像中只是觉得这小伙子与张济之侄张绣一样,都是凉州军的后起之秀罢了。李傕他们这一辈人还正值盛年,李利和张绣两个小字辈想要在凉州军的体系中冒头做主,未来的路还长得很。所以贾诩也没有太过于关注。
  但现在贾诩就很明显的感觉到了李利的不凡之处了。能看到凉州军的悲惨处境,说明李利脑子清醒;能以谣言而聚合军心,说明李利胆子大,人机灵;能想到派人来找自己帮忙考虑后路,说明李利眼光不错所虑甚远;能说出要提三尺剑而建不世之功的话来,说明李利还挺有抱负。
  这么一个头脑清醒,胆大机灵,眼光不错,胸怀抱负的年轻人,要是发展得好的话,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贾诩觉得,这个小伙子值得帮上一帮。再说了,自己现在和李傕等人,在世人眼里也都是一伙的,谁也跑不了谁。未来朝廷真个清算起来,自己肯定也名在其中。虽然自己有足够多的办法来脱身,但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现在帮李傕、帮李利、帮凉州军其实也就是帮自己。既然如此,何不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先让李利这小子承了自己的情分再说。
  于是贾诩就笑道:“惠民,此事易耳。只要让凉州军一直强大下去,你所思所虑,便全无忧也。”
  让凉州军一直强大下去!
  李利听到这句话之后,脑袋里面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对啊,自己一直强大下去,把敌人全都消灭不就完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只是自己之前为何却没想到呢?
  李利没想到这一点,那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还在按照后世的方式在运转。他站在先知的角度,知道凉州军下场凄凉,知道诸侯并起,知道后来魏蜀吴三分天下……正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所以潜意识中自己就认为凉州军的发展前景非常惨淡。是以有些问题他压根就没有去深想。脑袋里有意无意就自动回避了一些东西。
  但贾诩就不同了,他是本世界的土著,看待问题和李利并不一样。贾诩是为了保命,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的人。现在他身在凉州军中,李利向他问策,他自然而然就说出了这个理所当然的答案。
  被贾诩一言点醒之后,李利顿时就反应了过来。凉州军是得罪了关东诸侯没错,但接下来却会把皇帝和朝廷都抓在手中,而这就会是凉州军最大的依仗。
  只可惜,历史上的李傕等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凉州系互相内讧,自相残杀,又都是武夫,没几个会搞内政的人材。得势之后,也不收敛,仍然搞以前的那一套,纵兵为害,抄掠百姓。只搞得自己统治的地盘上天怒人怨,百姓纷纷逃亡。这么一来,结果就是大家都混不下去了。
  凉州军控制着那么大的地盘,却让皇帝和百官都饿着肚子,吃不饱,穿不暖,还拖欠朝廷百官的工资。这样的势力,谁会喜欢?所以,最后朝廷在长安待不下去了,策划了东奔,逃出了长安。然后就被曹操捡了个便宜。
  曹操迎回天子和百官之后,就牢牢的把天子与朝廷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搞谁不听话我就打谁那一套,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整个北方。而失去了天子与朝廷的凉州军阀们,下场自然也是无比凄凉。
  李利在帐中走来走去,心中暗暗想道,这次进了长安,可不能乱来了。历史上凉州军攻入长安之后,在城中只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吏民无辜而死者何止万数。尼玛,这都可是社会的生产力啊。人头砍了又不能接上来,这个年代,人能一路顺利活到成年,容易吗?结果凉州军冲进长安,杀人如割草,这怎么行!这事得提前说服叔父李傕,然后再让李傕去说服其余诸将。
  脑海里翻腾着各种念头,李利又看向贾诩,道:“叔父一言惊醒梦中人!只是凉州军中多是冲阵厮杀的良将,却少治理一方的大材,接下来,还请叔父多加提点才是啊。”
  话外之意就是这整个凉州军,就全靠你了。你得多出点力。
  贾诩笑了一笑,避而不答,却是先问了李利一个问题:“惠民,反攻长安,你可有计划?”
  计划?李利被问得一懵。忽然他就想起来了,原来自己还是个冲锋陷阵的武将,卧了个槽的。现在自己身体好了,接下来攻打长安,自己岂不是要亲自上阵?
  完了完了,自己上一次打架是在什么时候?好像是读小学的时候吧。那会女同桌举报自己上课看武侠小说,自己被老师把书灭收了还罚站了一节课,然后放学了和女同桌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还是被女同桌暴捶,打得自己抱头鼠窜的那种。现在要自己带兵上阵?李利心想,现在自己再装个病号还来不来得及?
  贾诩并不知道眼前的李利,外表虽然没什么变化,内在的灵魂却已经从勇武过人变成了一个21世纪的从心之人。他看到李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以为李利身体还没好彻底呢。于是就笑道:“惠民若是身体不适,就先休息吧。”
  李利回过神来,摆了摆手,道:“我身体已无大碍。”心中却是快速的转着念头,他哪里有什么计划。他只知道原本历史上,凉州军是攻入了长安的。至于怎么打进去的,他哪里知道?只是贾诩问他,他也不能不回答啊。现在正是争取拉拢贾诩的时候,他要是不表现得英明神武一点,那还怎么刷印象分?
  于是李利脑袋里念头转了转,就道:“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攻城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仗怎么打,我说了不算。上面有我叔父与诸部将军。不过口号既然是清君侧,那么破城之后,我以为宜当立即停止杀戮,整肃军纪,安抚吏民,迅速恢复长安秩序。”
  历史上的这一战,城破之后,如狼似虎的凉州兵在长安城中大肆屠戮来泄愤,箭矢都快射到天子脸上去了。不但给长安城的士民带来了一场莫大的灾难,也给天子与朝廷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或许之前天子与朝廷只会觉得董卓凶恶残暴,而董卓下面的那些凉州将校们并不全是董卓一般的性子。但这次之后,李傕、郭汜等人刷新了天子与朝廷的下限。而不能信任这四个字也就深深的刻在了天子与朝廷的心中。
  贾诩也很期待李利能说出什么话来。他会根据李利所说的话,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决定。比如要是李利说自己也没什么好计划,全凭李傕等人做主,那么他在随凉州军进入长安城之后,就会寻求脱身。不与凉州军彻底捆绑在一起了。以后李利有什么事,他掂量着帮上一帮,也算还了李利派人护送他的情分了。
  不过现在李利的回答,让他有些惊喜。不是李利回答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贾诩发觉,李利的路数,仿佛和凉州诸将完全不一样。
  李利的回答很诚实,在上面还有李傕、郭汜等大军头的情况下,这反攻长安的仗怎么打,李利确实做不了主。但他脑袋里很清醒的意识到了,反攻长安的目的是什么。以清君侧为政治口号,以保全自身为根本目的。然后进城之后,止杀,整军,安民,恢复社会秩序。
  这就很难得了。以贾诩对李傕等人的了解。攻进长安城之后,纵兵掠夺屠杀那是避免不了的。凉州军不在长安抢个够,李傕、郭汜等人怎么会住手。
  凉州军的军纪素来败坏。当年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在颖川、陈留等地烧杀抢掠,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凉州兵马过后,繁华一时的颖川、陈留元气大伤,几十年都没能恢复过来。
  从来只有敌人才会这么干。朝廷的兵马怎么会干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来?或许其他人带的军队也会纵兵抢掠百姓的财产,但其他人哪里会干出凉州军这样残暴的事来。不但掠夺财产,还要杀人,还要放火烧屋……
  而现在,在凉州军中成长起来的李利,竟然明确的提出了止杀、安民的观点。这让贾诩如何不惊讶意外。贾诩对军队的杀戮习以为常,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喜欢杀戮。比起到处烽烟点点,更多人还是愿意活在太平年代。只是很多时候,他们身不由己,也只好去直面那残酷的现实罢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