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弦月入梦 / 第一章 燕狄之战

第一章 燕狄之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燕宣正七年,位于北方的狄良突然大举进攻燕国北境城池,且来势汹汹,狄良军一路厮杀,连下三城,眼下正在趁势攻打燕北境第一要塞——咸城关。
  此次燕国大败,其中重要原因便是燕国守将的不作为,由于燕国与狄良百年无大战,士兵平日纪律松散,训练不勤,备战意识并不强烈。刚开始燕国守将并未在意,以为只是狄良兵在边境村庄抢掠,直到传来北岭、肃城、宁垣三城失守的消息才意识到情形的危急,燕镇北将军李昀博连忙上奏军情,请求朝廷派兵来援。
  咸城关,乃是燕国北境第一要塞,地处险要,易守难攻,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城内粮草充足,便是死守,也可坚持三月。不管是北境将士,还是朝廷官员都认为据险守城,可延缓敌军进攻的态势。
  燕国朝堂之上,听闻狄良大军连破北境三城,皇帝大怒,连下三道圣旨,一立斩镇北将军李昀博,二命咸关附近守将驰援,务必守住咸关。三命镇远将军宋清元即刻出发赶往北境主理北境军事,七皇子苏景承请随师父宋清元前往咸城,获准。
  在前线的李昀博听闻皇帝已下旨要其项上人头,惊慌不已,连夜借着出城巡逻的借口带着一队亲信前往狄良营帐投降。
  当天夜里,李昀博带着狄良军队强攻咸城,由于李昀博熟知咸城关的布防,加之燕国军队群龙无首,即使三万燕国士兵拼死奋战,狄良不到两个时辰便拿下这座要塞,那夜的咸城,血流成河,如同地狱一般。
  宋清元与苏景承在行军途中,便传来前方线报,李昀博叛逃,咸城关失守,咸城关三万将士无一幸免。
  宋清元长叹一声:“可怜我三万燕国好男儿,魂断咸城关,他们都是我朝的勇士啊。”
  苏景承抬头看了一眼这北境的天,说:“誓亲斩李昀博,收复城池,还北境安宁。”
  宋清元看了一眼旁边的苏景承,自己虽然是这七皇子的师父,但还是第一次见苏景承这样坚定而冰冷的眼神,那种意气风发,那种不容侵犯的王者气魄。
  咸城关已失,宋清元决定前往汨淮城。行军途中,苏景承沉默许久,突然发问:“师父,这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停止战争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和是战?”
  宋清元:“殿下,你觉得呢?”
  “和,只止一时,战,也许可以永绝后患。”
  “也许?殿下犹豫了。”
  “以战止战,必将劳民伤财,生灵涂炭,无数的流血与牺牲,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我们所谓的安宁本就是建在累累白骨上的,无数的边关将士,为自己的生死而战,为守护自己的亲人而战,为守住疆土,为国家尊严,也正是因为这些让他们无所畏惧,义无反顾。”
  行至汨淮,大军在城外三十里扎营安寨。宋清元正式开始处理北境抗敌军务。
  宋清元是燕国有名的武将,从军二十年,经验老道,为人正义宽厚,不管在朝堂还是在军中地位颇高,受人敬仰。受封镇远大将军,是当今七皇子苏景承的师父,教授其兵法武艺。
  次日,整顿军队之后,大军准备与狄良军队交战。这时,七皇子苏景承走上前来,”请宋将军允许我随军参战,景承愿为先锋,亲自上阵斩杀敌人。”
  宋清明虽有几分诧异,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自己是看着苏景承长大的,他自请出战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此次带你来北境,并非让你上阵杀敌。”旁边的副将也在接连劝阻七皇子三思。
  但这些劝阻之言并没有动摇苏景承半分,他的眼神与语气更加坚定:“我虽为皇子,但也是燕国的男儿,自当为国为民效力,这是我毕生所愿,再者更可鼓舞士气,我们必将同仇敌忾,得胜而归。”停顿少许,“倘若战死,景承不枉此生。”
  宋清元看到这样的苏景承,心中倒是有几分欣慰,但是却也充满着担忧。但想到若此战他可取胜,在军中便可立威,对日后益处颇多。大笑一声:“我朝男儿当如此,准!”
  在宋清元的指挥下,燕国军队终于取得了抗击狄良的第一场胜利。苏景承也平安归来,如宋清元所料想的那样,十六岁的苏景承成功在军中立威,军中将士无不连连称赞。
  但是对于十六岁的苏景承来说,战争远比他想象的残忍得多,他永远也忘不了那战场上尸堆如山,血流成河的情景,那刀剑划过血肉之躯的声音,那刺鼻的令人恶心的血腥味。
  深夜,帐外已经安静了。而苏景承久久不能入眠,闭上眼都是战场上的情景。突然宋清元带着两壶酒来到苏景承帐内,看到宋清元到来,苏景承连忙起身作揖,“师父。”
  “睡不着吧?”
  苏景承点头,宋清元递给其一壶酒。
  “看到你,我想起了为师的父亲第一次带我上战场的情形,要说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后来也就习惯了拼杀。承儿啊,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因为我们身后有我们想要用命去守护的东西。如今一晃我已在军中二十余年,等哪天我提不动刀剑了,就同你师娘一起回乡过一过闲散的日子。”
  苏景承看着师父,“师父,有您在,我就不会害怕。”
  宋清元看着这样的苏景承,笑了笑说道:“承儿啊。你今天没有让为师失望,没有让陛下失望。倘若有一天你要亲自上阵杀敌,你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吗?”
  “我会!”
  “你要知道,你是皇子,将来有可能是帝王,相比于上战场,你更要学会如何做一个领导者。”
  苏景承诧异地看着眼前的师父,这是师父第一次和他说他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他试探地问:“师父,父皇是九五之尊,是天子,可是我觉得父皇并不快乐,我不愿过那样的日子,我宁愿被分封到这北境,镇守边疆,护佑这一方百姓,或者做一个闲散的王爷,逍遥快活。您觉得呢?”
  宋清元慈爱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夜已深了,承儿早些歇息。”说着走向帐外,看着帐外的篝火,长叹一声,在心里祈祷着:“愿上天庇佑我承儿,不卷入这残酷的皇位之争,他愿做个闲散王爷也好。”
  在此后的三个月内,燕国与狄良进行过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有胜有败,虽有宋清元亲自坐镇,只收复了北岭一座城池,而咸城关与宁垣却陷入僵持,久攻不下。
  看边疆战事稍缓,苏景承回京复命,宋清元则继续镇守北境。
  回京后,皇帝龙心大悦,封苏景承为成王,大赏宋清元等边关将士,厚抚牺牲的将士亲属。
  十六岁就封王,苏景承成了燕国史上最早封王的皇子。在众多皇子中,比苏景承年长的六位皇子还有三位没有封王。年少的成王锋芒毕露,熟不知是福还是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