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月不常圆 / 001官学

001官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月初,春风拂过,柳枝迎风吐芽,草长莺飞,一簇簇绿色的身影,为北方大地祛除最后一缕冬天的气息。
  这天中午,一辆由竹木制成的栈车往祁县外驶出,栈车不大,只能乘坐两人,车内盘坐着一大一小二人。
  车内,年约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正盘着一双小腿,只是脸上带着丝丝不自然的神色出卖了他。他那一双乌溜溜的黑眸不时的在转动,显然是在想什么鬼主意。大者则是一名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头束青色幅巾,身穿宽大的白色直裾深衣,脸颊瘦长,颌下三寸长须修剪的整整齐齐,一双剑眉下的眼睛熠熠生辉,仿若一抹亮光似的盯着对面的稚童,此时的他嘴角正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是稚童的父亲,姓王,乃是祁县世家王家的二公子,叫王懋。而他对面的稚童则是他的大儿子,王晨。因生在五更天,又恰逢朝阳初升时分,便给他取名王晨。
  只是此时的王晨,已经非彼时的王晨。早在一个月前,王晨被伤寒缠身,一名来自一千九百多年的后世灵魂所占据。经过近半个月的意志厮杀,始终昏昏沉沉的王晨终于摆脱了伤寒缠身之苦,在七天前顺利的占据了这个倒霉鬼的身体。但是要说起倒霉鬼,现在的王晨敢认第一,绝对没人敢认第二。
  在王晨看来,别人穿越动不动就是什么天雷滚滚,划开异次元隧道,整个人被穿越过去;要么就是上辈子好事情做多了,今世死翘翘的时候老天爷给个让你穿越到古代的机会,好好享受下古代的生活生活。但是,到了自己怎么就不明不白的穿越了呢,一点征兆都没有。而且自己在未穿越前身体可是倍棒的,小病没有,大病就更谈不上了,而且人长得又不赖,好不容易谈了个女朋友,小男人的帽子都还没摘,就来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
  足足憋屈了好几天,王晨只能自我安慰,生活就像****,既然无法反抗,那就默默享受这个过程。默默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王晨在几天的摸索下来,也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时代,公元173年的东汉大帝国。好吧,虽然过个十几年这个强大的帝国分崩离析,但那又关我什么事,我可是一个要野心没野心,要志气没志气的人。“阿,不,”王晨仔细思考了下,貌似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的远大志向,“学着古人单人背剑,行走天涯,扶危济困。”想着王晨不禁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晨儿,又在打什么鬼主意,”王懋慈父般的笑容挂在脸上,兴许是人到中年才有子嗣,王懋并没有严父般的作态,反而语气温和。
  身侧,王晨滴溜溜的眼珠子在转动,对于眼前这个便宜老爹骨子里没什么排斥,兴许是血浓于水的缘故。王晨当下装出只有几岁孩童脸上才有的一副苦色,可怜兮兮的道,“阿翁,我能不能靠在车厢,不要盘坐着,你看我这一双小腿都发麻了,”说着指了指酸痛难忍的小腿。
  在汉朝,子称父,叫阿翁或者事父亲大人;称父为爹是宋朝,称父为爷是唐朝。
  “你啊,”王懋笑着轻轻的敲了敲王晨的小脑瓜仁,总略带训斥的口吻,“晨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你这伸腿舒展像什么话。”
  “噢”王晨眼见抗争无力,只能耸拉着小脑袋,脑中却在思索着老爹王懋出任平陶县长史的信息。可惜,任凭王晨绞尽脑汁的思索,脑中依然没有跳出什么有用的信息,说不准自家老爹王懋在历史上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一朵浪花,所以压根就没在史书中有过记载。不过,王家除了王懋当官外,还有许多王氏宗族子弟,出任并州各州郡县大大小小的官职,可以说,王家在并州就是一个世家豪族。
  王晨一边用小手揉着有些发麻的小腿,一边拉开轩帘,好奇的目光不停的看向栈车外不停来往的人流,“爹,咱这是去哪哩。”
  这是王晨第一次出王府大门,不免对东汉大帝国的人文气息有着丝丝的好奇,极其的希望自己能够出去见识一番。
  王懋手轻轻摩挲着王晨的垂髫,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去校学,找先生教你读书识字,让我家大郎,以后也能跟你二爷爷一样,做个名满天下的大儒。”
  “校学,这是什么?”王晨听着这新鲜的词,有些像丈二的和尚,有点摸不着头脑,任凭他搜肠刮肚,也找不出有丝毫的信息。至于这“大儒”,王晨倒是清楚,不过也是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滴,读书认字也就罢了,至于名满天下,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王晨如是想道,嘴角不由的露出一抹坏笑,
  这让关注王晨神色的王懋,还以为王晨向往名扬宇内的大儒,不由一阵老怀大慰。
  “爹,这校学是什么,是学校吗。”王晨歪着头,眼里露出一丝不解之色。
  “恩”,王懋笑着捋颌下的短须,“这县校是祁县县衙所办,所以又叫校学。”
  “哦,”王晨恍然大悟,随即笑嘻嘻的询问,“爹,既然有校学,那往上是不是还有郡学、国学,往下则是乡学、里学哩。”
  “也对也不对”,王懋含笑的替王晨解释,“郡国办学,那叫学府,亦是学宫;县、道、邑、侯国办学叫校,也叫校学;乡办学叫痒,也叫痒学,聚办学叫序,也就是序学,或者叫里学,这些,我们都叫官学。”
  “官学,”王晨咀嚼着这两字,心中翻起一阵波浪,原来在东汉大帝国就已经开始了官府兴办学校。
  募的,王晨眼前一亮,“爹,你说这是官学,那就是还有私学咯。”
  “不错,”王懋眼里露出一丝赞赏之色,“私学,就是由各大世家私人筹办的家学,譬如我们王家的王学,弘农杨氏的杨学,南阳袁氏的袁学等。”
  “哦,原来如此,”王晨一阵恍然。
  有道是有对比才有突出,王晨特别想知道东汉大帝国,到底是官学强于家学,还是家学强于官学,“爹,既然学校有分官学与私学,那是私学强一点,还是官学强一点。”
  王懋看了王晨那充满好奇心的黑眸,略一沉吟,“官学、私学,两者各有千秋。譬如我王家的王学强于郡国学宫,但又弱于雒阳的太学,我儿可知缘由。”
  听着王懋最后一句的考校,王晨不禁翻了翻白眼,学校的实力,无非就是师资力量,这就好比后世一样,一个普通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比得上有铁的背景,实力又杠杠的学校。
  见老爹这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身为后世人的王晨,孰知王懋此时的心理,不屑的撇了撇,童声童气的道,“爹爹,是大儒的原因吗?”
  “不错,我儿真是孺子可教也!”王懋捋须含笑,对自家儿子的聪慧感到一阵的满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