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铭——花 / 从头开始

从头开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昨中午,学会注册账户,试运行把前一日写的全部粘贴发出去。头一次写,实在不知道在一个主题下,怎么过多的加入词句。也是精剪好多,一次次加入的累赘,在自娱自乐不追求酬劳的心情下,认为没必要发出来,还不如就这些。
  看,或者不看,我就写在这里。
  。。。。
  。。。。
  小学办在之前的乡公所,曹铭花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这里是曹爸工作过的地方,曹爸当兵之前是保甲长。
  上辈子曹爸在曹铭花两岁的时候随部队南下,之后再无相见。“光荣之家”的扁牌,曹铭花挂了一辈子,五十岁之前一直奢望能找到曹爸的踪迹。
  重生再次走进小学,曹铭花倍感亲切。
  小学只有三间砖瓦房教室,房前是晒谷场,没有围墙。一二年级用一间,三四年级用一间,五年级和教师办公一间。小学有四位教师,堂姑是唯一女教师,还是校长。
  曹铭花领着张潮去找堂姑,堂姑年龄看着二十多岁,个子不高,坐在四方桌后面不知道看什么。曹铭花现在个头只能平视四方桌的桌面,桌腿和桌面有三角雕花,不由感觉这桌子是古董吧。
  曹铭花上辈子在重工企业工作了三十多年,没干过喷漆工,可还是能确定这四方桌肯定没有刷过漆。四方桌通体黑亮,这亮光没有几十年的打磨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亮度的。曹铭花一阵阵肉疼,这四方桌要是能保存到二十一世纪得值多少钱啊。
  堂姑齐耳短发,身材娇小可爱,第一印象就是电视剧里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学生造型。
  “姑,我是桃妞她哥,叫张潮。俺妈让我和桃妞一起上学,坐一桌。俺妈说交的粮食让我今个问清楚,明个带过来。”
  “桃妞”,曹铭花听到这个称呼愣了,不知道几十年,再没听人喊过她“桃妞”。泪自己涌出来,曹铭花扭头,身体往角落挪挪,不想让人看到她泪流满面。
  堂姑问张潮:“张潮,你多大了?啥时候生儿?名字的潮是哪个潮字?”
  张潮毕恭毕敬回答:“我十四了,生儿就知道是夏天,具体哪天不知道了。名字桃妞说是潮水的潮,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字。”
  “那你生儿定在七一建党节吧,你这个年龄上一年级有点大了,不过和桃妞坐一个座也可以,好好学,可以跳级。”
  “先去上课吧,粮食过几天再交。”
  曹铭花出生在春天,曹爸给她起的小名是“桃妞”。平时曹庄人都知道她叫“桃妞”,没人知道她大名叫什么。上辈子自从离开曹庄,和在曹庄的称呼相反,只个别熟悉的人才喊她“桃妞”,多数人都喊她大名。
  曹铭花惊讶张潮十四岁,看身高也就11-12岁的年龄。上辈子曹铭花十四岁身高169厘米。根据自身条件判断张潮的年龄严重失误。哎,肯定是之前要饭流浪吃不饱,发育不良。回去跟曹妈说说,让他多吃饭,家里好面不多,可杂面还是随便吃管饱的。
  曹铭花的重生生活渐渐走向正轨,带着后世的记忆,掌握历史发展前景,让她有一种俯视后生的优越感看周围。
  曹铭花不准备把自己重生的事告诉曹妈,上辈子曹妈和她一样糊涂的活到九十多岁的高龄。九十多年愣是没活明白为什么活着。
  这世从留下张潮开始,曹铭花想换种活法。就像大女儿说的,明白为什么活着!跟大女儿生活的十几年,比之前活的近八十年都深刻。
  上辈子曹铭花在曹庄上到小学四年级,离开之后再没机会上学。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单位组织职工上夜校,曹铭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实在没有精力再学知识,仅仅应付涨工资必考。
  现在,安心坐在教室,看着堂姑教的课懵了。完全和后世教的不一样嘛!现在,还没有汉语拼音,教的是四角号码查字典法,这在后世根本没用啊。不会汉语拼音,后世手机电脑还是不会用哈。
  数学课是珠算和算术课,珠算将来没用,算盘打的再啪啦响,到二十一世纪面对计算机,什么毛用没有。算术可是要好好学的,是基础知识。
  刘姓男老师教的大字课和画画课倒是很好,能练一手好毛笔字,画几笔水墨画,将来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一种让其他人羡慕的技能。
  音乐课教吹笛子和弹手风琴。曹铭花五音不全,吹笛子正好弥补唱歌,再没音乐细胞,能学会一曲总是没问题的吧,关键时刻只需一曲即可,不需要多。手风琴将来也是没多大用处的,只学吹笛子就行。
  体育课就是绕晒谷场跑两圈,其他扔沙包、跳皮筋、跳格子的后世儿童娱乐,统统没有。不教绣花都是进步。广播体操倒是刚刚颁布,可还没有在学校执行。跳远和跳高是有的,可是没沙坑。教室前是晒谷场,地面平整硬朗,要是挖沙坑,会被全庄人打不全死也得打半死。
  写大字、画画、吹笛子曹铭花知道这些只能当爱好,跟堂姑学认字才是硬道理。没有一点借鉴后世的可能性,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学,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四角号码。
  张潮学知识的速度明显比曹铭花快很多。一个是年龄的原因,但更多的曹铭花感觉是像大女儿说的情况,“有些人是天才,就是智商高,我们得承认确实比不过的”。曹铭花六岁的身体里装的九十多岁的灵魂,短短的一学期愣是被张潮拉下很远。
  小学根据庄子农户的习惯,用农历安排寒假。堂姑给学生考试打分,按照1952年颁布的高考招生制度用百分制。
  曹铭花期末考试100分。张潮从目不识丁,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期末参加三年级考试,拿了门门超80分的成绩。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立竿见影。堂姑让他下学期听四年级的课。
  放寒假已经腊月中旬,这时代雪比后世下的大,庄户进入猫冬和买年货。曹铭花天天坐被窝哪里也不想去。
  上辈子曹铭花第一次有记忆的花钱,是拿苇席里的钱买糖稀吃。一张钱除拿几块糖稀,货郎还找给她好几张。曹铭花不认识钱,高兴的不得了。现在重生,说啥也得在离开曹庄之前,把苇席里的钱花完。不能像上辈子,曹妈不识数,曹铭花不认识钱,压根不知道苇席里多少钱,离开时全都忘记拿走了。
  穿棉衣之前,曹铭花早早的说服曹妈去镇上买暖脚的锡壶,还买俩。锡壶能装很多热水,塞被窝里热量能撑到天明。睡觉有锡壶暖脚,一冬天都不冷。
  牛仙镇是古镇,物品种类比新兴的城市还全。曹庄到镇上十里路不到,上辈子曹铭花和曹妈就去过一次看戏,成年累月的没有出过曹庄。现在,曹铭花一心就想着花钱,又有便宜哥张潮跑腿,把镇上能买到的全买了。
  镇上有种零食叫糖糕,糯米面包裹红糖,油炸后直接吃又甜又软又热乎。上辈子曹铭花怎么学做都没学会。现在,张潮从镇上买糖糕到家,糖糕还是热呼呼的,每天吃一个可过瘾。
  天天能吃上糖糕,又不用下地走动,被窝里热呼呼的锡壶暖着,曹铭花重生后的幸福生活非常完美。
  张潮从放寒假开始,几乎天天去一趟镇上给曹铭花买零食。刚开始来回二十里路用时两小时,后来渐渐的,二十里路保持在一个小时。路走的多,费鞋。这时候穿的都是自己家做的布鞋,做布鞋最费力的就是纳鞋底。
  曹铭花上辈子衣服鞋都做的像模像样。虽然现在年龄小,可做鞋还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人小手没劲鞋底纳不动。张潮又多一项新工作----纳鞋底!
  做鞋底先要打浆糊,把破旧棉布抹上浆糊,贴墙上晒干,晒干的棉布非常硬。切割成型,几层加一起就可以纳鞋底。这时候难寻旧橡胶车外胎,曹家的架子车车轱轮是全木头的,其他人家还都没有架子车尼。橡胶车外胎加到布鞋底,一双布鞋能穿很久。
  张潮很小心的走路,还是五天一双鞋的速度,把鞋底磨透。一个寒假,张潮做出来的布鞋,比曹妈做的还好看。
  曹妈的脚不能常走路,曹铭花人小也不出门,家里的采买跑腿的事,全落到张潮身上。
  生活安定,住砖瓦房,睡自己的床,有棉花被盖,不挨打受冻,还能天天吃饱饭,想吃多少吃多少,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连亲生父母都会计较吃多了,曹妈和曹铭花没计较他一顿吃多少,张潮过上了梦里的日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