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最后的若干年 / 第一章

第一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麻麻亮的时候,赵红日就把轮椅车抬到了家门口。他腋下夹着装满开水的水杯,提着气筒,水杯是小炮弹似的保温杯,不锈钢的材质,外面还加了一个布套。保温的功能不大,防止摔落在硬质地面,毁了不锈钢的容貌。
  出门该带的东西一样不拉,他就把水杯挂在轮椅的扶手上,气筒插进轮椅背的口袋里,赵红日就进家门去背父亲出门。
  ​赵红日的父亲赵天锁因脑出血造成的半身不遂已经有五年多。这五年赵红日没有正常上班,没有正常睡觉,甚至没有正常的性生活。他是家里的长子。
  长子在一个普通家庭里肩负的责任和担子那可是相当沉重的。​
  今天父亲赵红日要带父亲去看樱花。这事他已经吵吵闹闹了好几天。八十来岁的老人,有时候固执起来就像不听话的孩子。赵红日说:樱花是RB鬼子的国花,没有看头。赵天锁口齿不清地说:你就是不想带我去,鸡鸣寺每天人山人海,外地人都跑南京来看。我还能活几天啊?
  话说到这份上,再说就是不听话,不孝顺了。
  从赵红日居住的地方到鸡鸣寺,来回得有十公里的路程,推着轮椅车去一趟劳累的程度,不亚于跑了小马拉松。
  平时,赵红日每天都要推父亲出门,在居民区转转或者到离家不远的袖珍公园坐坐。晒晒太阳,跟一班老年人在一起拉个家常。虽说日子单调,无聊了些,还不是太累。这么长距离的奔走,对于快六十岁的赵红日来说,那是相当的辛苦。
  赵红日曾推父亲去中山陵的梅花山赏梅,回来之后,退和腰都提出了抗议。毕竟,岁数不饶人了。。。。。
  就在赵红日,背着父亲出门,小心翼翼地把已经骨瘦如柴的身体放在轮椅车上的时候,有人喊了他一声:赵师傅。
  听声音,赵红日知道是自己家的租客。名叫韩梅。
  赵红日居住的是八十年代父亲单位建造的三层楼房。他们居住在一楼。一楼有利有弊,卫生状况跟楼上比,差了些,好在多了一个五六平方米的院子。那时候,赵红日的爷爷奶奶还健在,父母加三个兄弟,共计七口人,居住在只有两个房间的屋子里确实拥挤。于是,赵家来了个总动员,在院子里盖房子。虽说,赵天锁的单位,电子管厂总务科有规定,不得私自搭建。但是,架不住单位里面的困难户多。张三李四陆续搭建,总务科也象征性的派人过来,扯着嗓子吆喝吆喝:不能违建啊。哪家违建哪家自己负责。
  违建毕竟不是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不了纲和线。都是一个单位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何况,一家三代人,大几口人拥挤在一起的人家比比皆是,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居住问题。最终,妥协的是总务科。当然,这种妥协是艺术的明不妥暗妥。
  赵天锁在企业是电工。手艺无人能比,自认为在单位高人一等,成天挎着灰白色的帆布电工包,腰扎宽厚的牛皮带,一副气宇轩昂的气派。进党高官办公室都是这副做派。不过,他从不跟领导作对,大小领导让他干啥从来不讨价还价。这样的人有利用价值。领导对他也是网开一面。
  从违建开始,赵天锁就是开头炮。他最早是打了一份申请报告要房子,解决三代人的住房问题。他也明白,这份申请也是白打。企业双职工都不可能享受两套房子的待遇。党高官老黄经不住他软磨硬泡,递话说:你家有个院子,自己想办法吧。
  赵天锁假装不懂问:你让我搭防震棚?
  老黄知道他装傻说:搭什么我不管,我只是给你行个方便。到时候该拆你还得拆。
  党高官说话那是金口玉言。不需要签合同写保证。回家后赵天锁就安排大儿子赵红日出去看看哪里有碎砖头,工地完工后丢弃的水泥。
  赵红日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读书。那时候的政策是长子不用下农村,可以分配工作。在那个政策朝令夕改的七十年代能够逮到一个分配工作的机会谁不把握住呐?多一个十几块钱的收入能够帮助家里解决多么大的问题哦!!
  二十来岁的赵红日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一般,摔跤,举重,等体育运动都不输同龄人。他一声招呼,乐意出力帮忙的朋友不在少数。筹备材料时,说是出去捡工地上的废砖瓦,实则是捡一部分,偷一部分。总之,院子里的房间搭建了起来。又过了两年,在上面又添加了一层。
  如今这上面添加的一层就出租给了韩梅。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