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吾命之源 / 第六章 小村往事

第六章 小村往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鲁西北大平原正沐浴在夏日的骄阳下,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也提不起精神,一副奄头搭脑的样子。知了躲在树叶下面,偶尔喘息一声,吟唱着生命最终的交响曲。这里是黄河的冲积平原,土地广阔肥沃,养育着无数辛勤在土坷垃里刨食的人儿。大大小小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排列在这片大地上,村庄之间的距离不过相隔一两里地,大家在这片热土上大都沾亲带故,乡情浓郁的像是剪不断的丝线。
  强子就降生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据爷爷说,强子的出生可是引起不小的轰动。家里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第四个孩子是个男孩,而强子出生的那天傍晚夕阳像是烧红的磨盘挂在天上,红彤彤的像是一层血染的纱布把天空遮住。晚上8点整强子出生后那一声嘹亮的哭声,天空一声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家里人迷信的认为是老天爷开眼,给老萧家留下香火,奶奶颤颤巍巍的拿着一沓草纸点燃跪在地上对着天空虔诚的念叨着什么,就连当过红卫兵现任村支书的父亲也在奶奶的威逼下对着老天爷郑重的磕了三个头。在这一刻母亲终于释然了,眼角留下的泪水在倾述着这些年的辛酸和不甘,那时候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没有生下男孩,女人在男方家是抬不起头的。母亲从小命苦,娘家的两个哥哥在七、八岁的时候先后夭折,父亲在母亲十几岁的时候去世,姐姐跑去东北垦荒。因为家里没有男丁,就把堂哥过继到了这边,可是毕竟不是亲哥哥。母亲在那个年代吃尽了苦,也为那个破碎的家庭操碎了心。在母亲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姥姥也撒手人寰,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母亲前后生了三个女娃,没少受村里人得指指点点,爷爷奶奶也颇有怨言。也许是上天怜悯吧!母亲终于盼到了。母亲坚信强子的出生无疑是老天的眷顾,是这些年孜孜不倦在佛前真诚的祈祷打动了上天。自此母亲对于神佛的敬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在神佛的雕像前虔诚的祷告。
  夏日的午后,大人们正在准备农具去田间劳作。强子睡眼惺忪的走到院子中,像是失去魂魄一般歪头站立在一边。母亲被他的这种举动吓坏了,连忙问道:“强,干嘛呢?睡迷糊了……”强子魔怔似得说道:“有人在我们家门外敲锣,去看看。”说完头也不回得向外冲去。“哐哐……喳喳”的声音隐约在耳边响起,父母急忙跟上去看个究竟。强子抬着头怔怔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异乡人,看对方的年纪要比父母年轻很多,风尘仆仆的面庞上绽放着和蔼的笑容。强子把视线转移到男子的手上,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新奇的东西总是比较上心。对方手上那对碗口大小的铜锣让强子目不转睛,他很奇怪为什么这对东西能发出那种清脆的声响。对方好像猜透了强子的内心,把手上的铜锣递到强子手上。强子惊奇的盯着手中的铜锣,一种厚重感透过双手映射在脑海,午后的阳光穿过房前的树梢枝叶散落在铜锣上面,折射出黄灿灿的光晕。强子捧着手中的这对小铜锣,眼中无限的欢喜溢于言表,虔诚的像信徒般审视着无上宝物。
  父亲疑惑的看着对面的两个男人,神情显的特别的凝重。父亲在那个年代算是有文化的人,所以对于这种透着蹊跷的事情,总是有一份警惕心。其中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稍显年龄偏大的男子,有着一头蓬松的卷发,也许是长路跋涉疏于打理,此刻杂乱的堆砌在一起。浓浓的眼眉横跨在两双深邃的眼眸上,眼眶内陷突出大大的眼球,瞳孔散发出皎洁的精光,两撇胡须随意的覆盖在黝黑干枯的唇边。在此我们先称呼他为胡须男。另外一位男子,面容清秀,稍显幼稚,同样是一头黝黑的卷发,短短的头发服帖的黏在头皮上,黝黑清瘦的脸庞上点缀着几粒青春痘。些许绒须挂在唇角。眼睛一眨一眨的掩饰着不安和紧张,像是一个木头人矗立在一旁。“老哥,你好!我们两兄弟途径此处想讨一杯水喝,可以吗?”胡须男笑盈盈的对着父亲说道。父亲的疑虑更重了,虽然我们家是在村头,但是前面并不只我们一家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走到我们家门前讨水喝,父亲并没有点破对方。此刻见父亲没有让对方进家门的意思,善良的母亲去舀了两碗水出来。两人似牛饮般把水喝尽,道了一声谢谢,随手把碗递给了一旁的母亲。清凉的井水滋养着每一个人,像雨后的麦穗般恢复精神的两个外乡人,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说起他们的故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