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蜀汉纪 / 第二十九章 荀令君

第二十九章 荀令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荀彧?荀彧!
  这个人居然是荀彧!
  刘诞瞪大了双眼仔细的看着面年这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男人。他实在难以想象,眼前这个人居然是荀彧!他更难以想象,荀彧居然主动和他搭话。
  居然是荀彧,居然是踏马的荀彧,居然踏马的是荀彧,居然踏马的是踏马的荀彧。
  刘诞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眼花。掏了掏耳朵,确认并不是因为耳屎过多阻塞耳道导致自己听错。
  所以,眼前这个人应当就是刘诞梦寐以求的那个荀彧。
  荀彧,一个像风一样的男人。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荀彧这个人都是浓墨重彩的人物。王佐之才是历史送给他的定位,吾之子房是曹操对他的评价,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是司马仲达的自愧不如。荀文若的品行,能力,风度,均是历朝历代的典范。
  二十多岁入仕,先在朝廷之中任职,后又前往冀州辅佐袁绍。最终归附曹操,并就此成为了曹操一统北方的首席功臣。吕布攻兖时,为曹操稳定了兖州的内乱。献帝出逃时,为曹操制定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核心战略。曹操手下文臣不够时,为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戏志才,程昱,陈群等大批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以一己之力为曹操稳定了大后方数十年,保障了曹操的后勤补给,创造了魏国的安定与富庶。
  就是这样一个对曹操而言不可或缺的人物,却在曹操意欲封王之时站了出来,最终因此,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遍观荀彧一生,你看到的是一个遵从本心的英雄人物。一个三国时期的文天祥,一个生于汉末的林则徐,一个文弱版的郑成功,一个不会武功的岳鹏举。荀彧一直以来忠诚的都是大汉,然而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最后的一个忠臣,最终倒在了大汉倾倒的前夕。
  多少叫人心生感叹。
  当听到那句“我是守宫令荀彧”的时刻,刘诞可以说是兴奋到了极点!!!
  刘诞知道他未来的成就有多高,所以自然有一种见了明星伟人的感觉,但是这个伟人还表现出了很平易近人的态度……
  这就像是你暗恋的女神,带着笑容向你走过来和你搭讪……
  缘!妙不可言!
  “右中郎?”
  如果我能将荀彧拿下的话……
  “右中郎?”
  那就再好不……
  “右中郎?”
  “你别吵!没看见……”话说到一半,刘诞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这踏马可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荀彧在和自己说话!!!自己怎能这个态度?
  于是,刘诞的语气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放低声调亲切的说道“荀兄,我确实被一些事情弄得有些苦恼,只是不知荀君可愿意为我解惑?”
  上一秒还凶神恶煞,下一秒就变得和蔼可亲。这种态度的巨大转变,弄得荀彧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到底不是寻常人,脸上一直都是和煦的表情,彬彬有礼道
  “若右中郎愿意分享,愚愿浅言一二。”
  看看人家这态度!全天下数一数二聪明的人居然在自己面前自称是愚。真是谦虚啊谦虚!
  刘诞一面想着,一面开口询问道
  “益州近来事情不断,家父又在那里任职。我心里有些拿捏不准益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是我目光短浅,实在是看不透,只望荀兄为我解惑。”
  他本来是想直接问;皇帝到底派我去诏谕是几个意思,这其中是否有诈?
  但是仔细想来,总觉得这样问出口有些欠妥当,所以换了这样一种说法来问。
  哪知道荀彧听完后眯了眯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刘诞,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真实。停顿片刻才缓缓回应道
  “前益州刺史郤俭在位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益州疲态尽显,民怨载道。刘益州上任以来,灭郗俭,败马相,整饬吏治,迁治绵竹,安抚叛乱。一时间益州百废重归正途。
  但刘益州太狠,初到益州便打压本地氏族,重用外迁来的名门。如此虽可以与本地氏族形成抗衡,不至于被当地的士子牵着鼻子走,但时间久了势必会引起巨大反弹。若无法平衡各方利益,将来必然产生巨大问题。
  另外,陛下想法,愚在此也无可多言。愚只能和右中郎说一句:回家之后当可见分晓。右中郎也不必为此事太过忧心。”
  一番回答,乍听来好像官话套话一样。
  但如果你熟知这段历史,那么就知道荀彧的本事是何等的厉害,眼光又是何其毒辣!
  刘焉入蜀直到他死时,一直打压本地豪族。初到益州,便任命了大批随自己入蜀的世族担任要职,后来董卓乱汉迁都长安时,一大批司隶地区的流民入蜀,刘焉更借助这批流民组建了著名的“东州兵”,将本地豪族压的喘不过气来。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刘焉的打压,激起了益州豪族巨大的反抗。就连迎奉他入蜀的贾龙都起义攻他,名士赵谦等更是纷纷逃离益州。一系列的事情都说明了,刘焉对待大族的手段过于激烈。
  当然这都是后话,而且这些都是以后世的角度分析出来的。生于这个时代,并成长与这个时代的荀彧却一针见血看到这些,眼光之毒辣可见一斑。
  不愧为王佐之才!
  当然,一阵见血点明的不仅仅是益州的局势,还有刘诞隐藏的真正意思。
  他被这次诏令所扰,自然非常想知道刘宏的真正意思,在询问荀彧的话语中已经是极力的隐藏自己这方面的意思了。没想到依旧被荀彧看了出来。
  刘诞再次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荀彧。
  荀彧乃氏族子弟。而且还是根深蒂固的名门望族的氏族子弟。
  东汉末年,看起来是皇权至上,但是这些个名门望族却也并不像后世的世家大族那样,对皇族绝对的恭敬。
  这个时代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此时的普遍想法皆是“君择臣,臣亦择君”。任何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家族,然后是自己效命的主公,最后才是皇帝以及国家。君不见荀彧先投袁绍转投曹操,君不见诸葛家三脉侍于曹刘孙三家。为何?只为保全家族耳。
  不知为何,刘诞总觉得荀彧这番话是在敲打他。
  毕竟,荀家也是名门望族。而且还是名望极其高的大族!
  身位荀家的子弟,如今却和他点出了刘焉打压本地氏族重用外族的事情。话里所隐藏的话,寓意深刻啊!只是刘诞“愚钝”,不能全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王佐之才!
  刘诞又想起了这句最经典也最中肯的评价。
  这是南阳何颙在荀彧年少时就给出的评价!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屁孩,却被以识人出名的何颙如此肯定……
  不得不说,这才是天资卓越。
  一个如此卓越之人,一个如此聪慧之人,一个如此牛批之人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刘诞确实需要细细思考一下。
  刘诞沉吟了片刻,以师长礼拜荀彧。
  自然是被荀彧迅速的搀起,并连道:受不起他这般大礼。
  刘诞却严肃的回答:
  “荀君受的我这般大礼,今日听君一席话,诞茅塞顿开,解了困扰我多时的问题。诞只望以后可以多得荀君的帮助。还望到时请教上门,荀君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哈哈哈,好一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早知右中郎文采卓越,今日一见果真如此,随口一句便如此……好!彧尽量不辜负右中郎的看重。”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出自苏洵的著书《衡论》,乃是几百年后出世的名句。
  刘诞只是顺口一说,他怎么知道,居然又剽窃了一位名人的名句。
  想从棺材里钻出来打他的,又多了一个苏洵。
  荀彧如此之言,倒搞的刘诞有些不好意思了呢。
  他真想开口说:没有没有!什么看重不看重的,认识你才是我的荣幸。你要知道你以后可牛批了。要是能给我当总经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他不能如此失言,只好继续像个学生一样恭恭敬敬的和荀彧告辞。
  不能太腻歪!不能太腻歪!不然会让荀彧烦的,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得显得自然一点,不能太刻意!
  刘诞此时的状态,就像是一个追女神的小直男。太热烈怕女神跑了,太冷淡又怕女神注意不到自己。
  所幸以后还会有再见的机会。如此想来,才释然许多。
  看着刘诞离去背影的荀彧,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才闲庭信步般回转过头,朝身后的宫殿走去。
  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熏香,在此处经久不散,沁人心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