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反正都要离开这个世界 / 第六章 都没有好结果

第六章 都没有好结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最早了解中国的历史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的。我记得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初一,那个时候,我刚从一所小学考进了一所既谈不上好也谈不上赖的初中。
  在初中,我有了历史课。历史课是我很喜欢的科目,因此我这科的成绩总是很好。但是,初中的历史课是很浅薄的,是很浓缩的,也是很简略的。尽管我的记忆在当时很不错,却十分痛恨死记硬背。在我看来,我根本不需死记硬背就能很好的掌握,并且在考试的时候应用自如。在做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把这种能力看做我的一些天赋,常常自我骄傲。
  我得到那本《史记》是在刚进入初中的第五天,这个日子我永远难忘。因为那本书是一位拾破烂的中年女人送给我的,而那个女人是我的亲戚。直到现在,我也很感激我的那位亲戚,因为在整个初中时代,我在她那里拿走了二十几本书,全都是我感兴趣的。那些书,无一例外都是她在垃圾站工作捡来的,最后到了我的手上。那些到我手上的书是庆幸的,因为它们得到了保存。其它收回去的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它的书最后都会被当作燃料使用掉。或者是重新被造成纸张,让人们来购买使用。
  我得到那本书的时候是在晚上,书的皮已经没有了。然后书皮是用报纸给包起来的,书的外面虽然破破烂烂,脏迹斑驳。但是,书的里面却很好,一页也没有少。就这样,在我的历史老师给我们新生开历史课的时候,我的手上便有了一本《史记》。而且,那本《史记》是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着的,因此我能通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在那时候还认识了不少生僻字。
  多年以后,有位研究古代历史的朋友问了我一个奇怪的问题。他问我对秦始皇,以及其后代的看法。我那时年少气盛,于是便对这位朋友脱口而出:他们都没有好结果。我的这位朋友忙不迭地又问我:为何这般论说?于是,我便对他发表了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我的朋友,一直认为我这些看法是在我成年之后形成的,事实上却不是。我在初中读完秦本纪的时候,我就有这种看法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人来问我这样的问题而已。如果那个时候就有人问我了,我想我当时怎么想就会怎么告诉他。
  在读《史记》之前,我一直凭感觉觉得秦始皇生前和死后都因该会是有好结果的,他的子孙也一定差不了。我当时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可能和当时道听途说的一些野故事有关。我当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出于现实来对比的。因为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有一个很有钱的人,尽管只是个暴发户。但是他的子孙却很争气,而且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只要是我们那个小地方的人,几乎没有人不夸那家人的子弟的,人们都说他们有出息。尽管我们那个小地方那个有钱人是个暴发户,可是现在想想他和秦始皇实在是没法比,也不能比。
  我在初中读《史记》,才知道秦始皇之前也有很多有名有姓的祖先。但是那些祖先绝没有始皇生前那么威风十六面,许多几乎就是屈辱的代名词。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在始皇之前,他的那些祖先们给他统一天下做好了准备。
  对于我来说,我对始皇帝是有些喜欢的,但是对于后代的结局却是令我十分的惋惜。诺大的一个秦朝,到了二世,天下就乱了,实在是惋惜。我惋惜的有很多,比如说,扶苏怎么没有成为秦二世,而是胡亥变成了秦国的国君。我之前看过一本书,是一个博学之士写的。他在书中写道:扶苏就是服输的意思,胡亥就是祸害的意思。这位作者在书中还说,秦国的未来,其实早在这两位皇子的名字里就有预言了。我对这种论断是不相信的,但觉得这位作者的解释是很特别的。他的言语之间,颇有些阴阳家的味道。
  始皇帝之前,他的祖先们虽然有战争,有胁迫,有屈辱,有挣扎。但是,他们这一支的家业总体是在不断地积累的。到了始皇帝的出现,家业到达了高峰。手下有名将南征北战,有谋臣献计献策。地盘变得越来越大,统治的人口也变得越来越多。始皇帝在生前荣耀无限,一直渴求长身不老。但是最后,他还是死了。他派出去寻找仙人的方士欺骗了他,但他仍相信自己可以长生不老,永远统治自己打下的土地。
  始皇帝最终还是死了,死在了路上。生前虽然荣耀,但是死后却是任人摆布。人死如灯灭,李斯赵高等近臣封锁了始皇死在路途的消息。最后等到尸体腐烂了,始皇的死讯都没有被自己的亲人们所知。尸体腐烂了,怕人发觉。于是始皇随行的另外车子便装满了鲍鱼来欺人耳目。等始皇回到国都,估计身体也早已生蛆烂的不成样子了。他生前虽然荣耀体面,但是死后却是这样一般景象。
  始皇一死,扶苏便也死掉了。始皇虽然晚年求仙问道遮住了他的双眼,但是他不傻,他知道这份诺大的家业应该由谁来继承。可是始皇帝一死,接着扶便被赐死了。始皇英明一世,可是死后却被贼子们给钻了空子。始皇尽管有不少的错误,但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在生前确立好扶苏的地位。扶苏的死在今天人们看来死的也真是憋屈,二话不说,说死就死,死的不明不白。紧接着二世上台,大杀其兄弟姐妹们,王朝陷入了赵高之手。赵高后来又杀了李斯,李斯也没有能够善终。我有时候会想,李斯在死的时候,他会想起他的同门师兄弟韩非子吗?二世那个傻小子,一天到晚,只顾自己在后宫嗨皮,大局全然不顾。最后天下乱套了,起义的首领和队伍如同雨前的蚂蚁那般成群结队。这些人们拿着棍棒,进逼秦国的都城。
  天下乱了,之前建立的秩序便崩塌了。随着前方传到皇宫的战绩越来越多,我们的二世慌了。赵高竭力压着前方军士失败的消息,不想让二世知道。最后赵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配人在宫里将二世给干掉了。无忧无虑的二世死了,不是死在敌手,而是被自己手下人给杀了,死的让人觉得又气又窝囊。二世一死,天下则变得更乱了。赵高慌忙之中,立了二世的兄弟子婴为帝。
  子婴个性明显同二世不同,他的计划一直在心中暗涌,但从未示人。当上皇帝,没有过多久,他便设计处决了赵高。赵高最后死了,死的极惨。这时候的天下,子婴已无力挽回,他也只能看着各路反王和诸侯打来打去。最后西楚霸王进入秦都,项羽杀死了已经投降的子婴,放火烧了秦朝华丽的皇宫。子婴临时上任,最后变成了秦帝国的牺牲品。自此,这个统一的帝国不复存在了。接踵而来的是各路诸侯的明争暗斗,你争我夺。
  我初中时候看到子婴这一段,常常感到愤怒。可是愤怒过后,转念一想,谁让他们生在帝王家呢。先辈打下的天下,他们既然有人在享受中迷失了心性,就应有个代理人来承受这一切。只不过承受的这一切太沉重了,代价也太大了。子婴是个可怜人,可他却比二世要强的多。至少,他是死在了反叛者们的手里,而不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片段。但是对于纷纷扰扰的芸芸众生来说,他们的生和死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数人在死后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姓,只有那些攻城略地的所谓的大人物,才会在史家的笔下留下只言片语。纵观历史,这个国家生了多少人,又死了多少人,来过多少人,又走开多少人。
  我在初中时代看秦朝这段历史,那些人们在生前享受尽了人间的尊荣,可是他们却死的并不体面。有的时候,他们的死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始皇帝固然有伟大之处,但是自他之后,他和他的后代都没有一个好结果。人们喜欢用造孽这个词来形容人间的某些乱象,而秦朝造孽的发端,我觉得应该是始自始皇。俗话说的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么,同样的道理,前人造孽,后人就会招祸。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