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书生驾到 / 第一章 落榜书生

第一章 落榜书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睁开眼睛,入眼是一顶灰色的蚊帐。头脑有些晕,还有有些疼,这种感觉有些熟悉,是宿醉醒来之后的症状,昨夜一定是喝了许多酒。
  酗酒?
  他的生活一向很规律,喝醉酒的次数,屈指可数。回想了一下,昨夜似乎并未饮酒。难道是睡敏不足?亦或是身体患了疾病?
  醒来之后,身体就像还未解冻一般,有些不太灵便。费了一番劲儿,才从床上起来。掀开莫名其妙的灰色蚊帐,入目之处,是一间古老的木质房屋,屋子里摆设的物件儿,看上去都很旧,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
  昨天夜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到屋子里的装扮,他有些木然,这时才发现,身上的睡衣,也已经变成了汉服制式的模样。
  绑架?恶作剧?
  他实在想不明白现在是怎么一会儿事,于是从床榻上下来,穿上千层底儿的布鞋,打开了屋子的大门。日头已经不晚了,屋外阳光明媚。出了屋门,是个小院子,不是很大。左手边是一间低矮的瓦屋,屋顶伸出约有丈许长短的烟囱,想来是厨房了。院子里的晾衣架子上,还晒着一件青灰色的儒衫,有些地方已经浆洗的发白,看上去穿了应该有几年了。
  初步来看,这不是一个富贵人家,应该是颇为贫寒的。抬手将木制晾衣架上的半旧儒衫扯了下来,穿在身上,出了院子门。门前是碎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坑坑洼洼。两边的街坊邻居和他出来的小院,都是差不多的布局。
  沿着青石路面走了下去,现在已经无所谓方向了。青砖乌瓦是这里建筑的主用材料,虽说失去了亮色,却多了静谧安逸的气质。街道、阁楼、商铺、行人、车马……最后如何回来的,他却是记不得了,直到肚子饿的‘咕咕’响,他才回过神来。
  总的来说,记忆还是他的,只是身体是别人的,而且还是在一个陌生的时空里,这意味着他将以一个新的身份在这里活下去。他叫张承延,是个落榜的书生,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昨日。家中上无父母,下无子嗣,孤身一人。年岁刚满二十,尚未成家。
  再多的却是想不起来了,或许是前后交接出了问题,只有这么些信息被继承下来了。
  家中最后的一点银钱,也被这家伙昨日买酒喝掉了,现如今家里米缸也快见底了,迫在眉睫的反倒不是功名问题,而是如何活下去。
  在厨房里鼓捣了许久,才将柴火点起来,锅里添了两瓢水,加了些米,凑活着煮吧,饭桌上还有两块剩下的面饼,到时候泡着吃。至于菜肴,眼下是没办法了。
  或许是情绪影响了消化,这一顿饭竟然撑到了第二天清晨。张承延起床,洗漱了一番,吃了早饭,收拾一下出了院子。
  家中米粮维系不了多久,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原本做私塾先生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自己没有功名在身,想找到一个愿意要自己的私塾,怕不是一两日就能解决的。后来,就想着做一名账房先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的计算能力还算不错,无论是心算还是笔算,亦或是算盘他也懂一些。
  这个时代没有招聘会,没有招聘网站,只能靠他自己一家一家去问,这也闹了一些笑话,正巧赶上商家的账房先生在里面,这就是十分嚣张的呛行,有几位当场就要比试比试,张承延只好苦笑着赔礼,落荒而逃。
  明雨斋,这个铺面虽然来往客人很少,从外面看去,里面也是颇为安静,不过门面装点的还是很雅致的。虽说被拒绝了几次,不过张承延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原先他求职那会儿,情况要比这个还要糟糕。
  进了明雨斋,张承延才发现,这是个卖茶叶的铺子。明雨斋占地不小,而且是上下两层,凭这就能看出这背后的经济实力,若能在这里谋生,想来薪水不会亏待了自己。
  “这位公子,您要点儿什么茶?我们明雨斋茶叶种类繁多,咱们大陈有名的茶叶,我们这里都能找得到。”
  “额…我能找你们掌柜的谈一谈吗?”
  “不知公子找李某人何事?”楼梯上,从二楼下来一人,身材有些微胖,年约四旬,衣着不俗,想来就是这明雨斋的东家。
  张承延端手行了一礼,“在下张承延,不知贵店现下可缺一名账房,在下可以胜任。”
  “哦,公子看上去是个士子,应该志在科举,来明雨斋这里当账房,不会耽误公子前途吗?”
  “刚刚落榜之人,谈何耽误前途,左右不过是得先活着,才能再想那些光明前途的事情。”
  李士宏看着眼前的书生,简单的几句交谈,便发现此人身上并无寻常落榜士子的颓废,以他这些年历练出来的眼力,自然看得出不是故作姿态。明州每届落榜的士子有很多,落榜之后什么样的都有,其中不乏故作心胸开阔之人,不将落榜放在心上。但如今像眼前这个书生,还真是没见过。
  明雨斋的生意,其实有无账房都可,李士宏做的茶叶生意,是将大陈各地的茶叶运送到明州,然后再分销给其他商户。这明雨斋虽然也卖茶叶,但更多的还是他谈生意的一个场所。
  “既如此,张公子不妨先看看我手里的这份账目,半个时辰你若能清算出来,我便留下你,若是不能,还请张公子另寻他处。”
  李士宏将手里的账目递给了张承延,这是这三个月来,明雨斋卖给散客的茶叶记账,他是生意人,自然懂得清算账目,而且是其中老手,以他的能力尚且需要半个时辰,如果眼前之人也能做到,或许值得他多花一些钱财,养一个不用干太多活的账房。
  张承延接过账目,粗略过了几页,便明白了这明雨斋的记账方式。账目不复杂,一看就懂。他要了笔墨纸张,在一旁的柜台上,从第一笔账开始计算。他的心算速度不慢,这得益于他曾经参加过心算兴趣班,虽然无法与一些电视上出现的心算妖孽相比,但还是胜过诸多普通人的。
  李士宏看着张承延每用笔写一次,就会翻一页账本,清算账目的速度,比他这个经商老手还要快,恐怕半个时辰对张承延来说,简直太富裕了,别说三个月的账目,就是半年的账目,或许也不是难事。
  张承延将账目交还李士宏的时候,时间只用了一半。李士宏也是心算,他翻开账本,心中默默验证,第一页账目无错,接着第二页……前五页都没差错后,他就合上了账目,没有继续查下去。
  “张公子在算术一道上,造诣颇深,连我这个算了二十年账的生意人,都自愧不如。至于账房一事,我明雨斋求之不得。”
  随后,李士宏让人取来三个月的薪水,交付给张承延。这不是预付薪水,而是刚刚张承延帮他清了三个月的账,算是给他做了三个月的账房,这薪水当然要付。
  眼下的处境,容不得张承延清高,稍作推辞,最终还是收下了。出了明雨斋,用手里的薪水买了米粮,然后又去衣铺里做了一件儒衫,买了一双鞋子。生计有了着落,回到家中,便翻出史书来看。眼下的另一件当务之急是弄明白,他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十余天后,他通过史书,算是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他的困惑也就在此。他所处的这个地方叫明州,是本朝的龙兴之地。一百多年前,本朝的太祖皇帝,在这里起兵,八年征战,扫平了当时中南部大小诸侯十余个,立国建朝,号大陈。而后提兵北上,用了两年时间,荡平了当时已经统一北方的后周,一统全国。
  历史已经完全发展到了一个他不知道的朝代,在陈朝之前,是隋唐五代,对比他原本所在时空,这个时候应该是宋,但眼下却被陈所取代。
  不过从大势上来说,却是和宋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具体到细节,却有了不少变化。比如明州,在大陈是淮南东路的治所,但是在宋朝,治所却是扬州。再如陈朝文人也爱作词,但却没有苏东坡,没有晏殊……倒是有个叫柳永的,不过终日流连于青楼,身子被酒色掏空,早早就死了。
  总之历史似曾相识,却又陌生无比。这对张承延来说,十分困扰。若不是一切都太真实,他还以为自己是在梦里。但不管陈也好,宋也罢,现如今他只是个明州城里的一个账房而已。日子虽说不上富贵,但也还过得去。明雨斋的散客生意不多,以前的账目都是论月来清算,不过有了他这个专职账房,账目清算自然不能再像过去一样。
  没客人的时候,掌柜李士宏允许他可以看书籍,实话说,他的这份账房工作,或许是明州城里最轻松的账房了。书籍都是家里翻出来,看书一是为了了解文化,知道这个地方人的价值取向。至于将来的科举,到不是那么急躁了。
  书籍上的注解很多,还有之前的许多笔记。看上去内容很详实,即便他这个古文接触不多的人,现在看起来也方便多了,那之前的家伙依旧科举不中,如果不是科场出了意外,那多半是栽在了‘策’上面。
  本朝太祖喜爱诗词,早年的科举考诗赋、墨义、论、策,其中诗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传统延续了不少年,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太祖,另一方面倒也继承了前面隋唐两代的科举制度。到了本朝神宗年间,王荆公变法,推行新政,这科举考试就不考诗赋了,改考经义、论和策,其中策又是重中之重。策,就是询问考生某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而这类问题多半是朝廷现如今棘手的麻烦事。
  考官取士,看的就是谁的策写得好,至于经义和论,反倒是其次了。原主怕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策上取了下筹,没能上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