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善与善事 / 什么是善?网络摘录汇总

什么是善?网络摘录汇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阳明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留善去恶是格物。
  老子说“上善若水”。可为什么像水一样就是最好的呢?因为“水几于道”。老子指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指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善,然后点明“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说的明白至极——“水几于道”故“上善若水”,也就是说顺道即善。。
  佛家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
  儒家讲,“善”是两个或多数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这里隐含三点意思:其一,独自一人时,无善可言;善必须在人我相待的场合才能展现,“仁”字“从人从二”,确有深旨。试问:人无父母,如何尽孝?人无国家,如何尽忠?人无朋友,又如何讲信修睦?孝、悌、忠、信当然是善,但是独自一人流落荒岛时,如何满全这些要求?其二,人与人之间“在假设上”必有某种适当关系,因此,若不能生而知之。就要学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同时,所谓“适当”,又随古今中外时空不同而稍异,若想行善,岂能单靠一厢情愿?这是儒家重视学习与教育的主要原因,亦即不仅为了谋生活,更为了安性命。其三,要求“满全”这种关系的动力,则无疑是与生俱来的。所谓“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长自然知弟(同‘悌’)”,在一见之后就有要求满全的动力自然涌现。因此,善一方面摄礼归仁,另一方面摄仁契礼,必待仁礼相应,既有内在基础,又有外在行动,然后可说“为善”。现实生活只有一个指标,就是“择善固执”,不然难免荒废、遗忘或背离人性向善的根本要求。当然,人生还有一些非关道德的潜能可以体现,如知识与艺术,儒家对此亦充分肯定及发挥。但是,若试问什么是所有的人共同的立足点?则答案不是需要智慧与环境才能获得的知识,也不是需要敏感与才情才能品味的艺术,而是只要踏实地活在人间,尽其心安与人相处就可以成就道德上的善。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