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胡说之演员 / 第一百一十八章 118、搞定

第一百一十八章 118、搞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孙玄跟着冯锐武到处拉关系赶饭局的时候,薛涛将北都故事删减完了,趁着孙玄在家给了他,还贴心的准备了两份——一份删减版,一份完整版。
  孙玄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就拿着这本小说练手。
  电影剧本很重要,孙玄想当一名导演,不说有写原创剧本的能力,改编剧本的能力,起码鉴别剧本的能力必须要够。
  作为一名演员他是有一定鉴别剧本的能力的,但演员和导演看剧本和小说的角度是不同的。
  以前孙玄看剧本都是成熟的剧本,角色适不适合他以及在整个剧中出不出彩是他关注的重点。至于整个剧本,这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导演来拍拍出来可能大相径庭。
  剧本在拍摄的时候会改,在实际拍摄中过程中也要根据演员、场地、资金等来调整。
  导演看一个剧本或者小说主要是看它的结构、戏剧冲突以及拍摄的可能性。
  当然,不同的导演角度都不同。就拿弓无和归小刚来举例吧,他们很具有代表性。
  弓无代表了正在崛起的第六代,而归小刚则是新兴的商业导演的领头羊。
  从弓无以往的作品来看,他更为关注边缘性和先锋性的东西,他的剧本都是以此为中心编写的。
  归小刚则不然,他自己就是编剧,没系统的学习过,非科班出身。他的剧本就更为现实普世,不够尖锐。他的作品中也会涉及到一些问题,但他不展开、不深入,仅仅是调侃一下。
  在其他导演眼中就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也正是因此才使得他尽管拍出来那么多高票房影片却不能融入导演圈,起码未能融入导演圈的核心。
  当然,也不排除他早年为进入北都圈而折腰抱大腿的原因。有辱气节啊!
  至于孙玄呢?他想要什么风格?
  弓艺的农村现实题材?弓无的边缘先锋?归小刚的取悦观众?
  都不是!
  孙玄和这些导演的想法都不一样,起码目前来说不一样。他们的电影是为导演服务的,而孙玄想拍的电影是为演员服务的,准确的说就是他想拍的电影就是为了将演员最大化,成为整个电影的核心,挖掘演员的潜力。
  这和他本身就是一个演员有关。
  在饭局的闲暇之余看这个故事,怎么说呢。
  嗯,整体上还是可以的,看起来是描写边缘人物,其实抛开这些看到的就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你要是说它有多好那倒也没有,起码孙玄没觉得。
  孙玄看完之后就拿着薛涛打出来的这两个版本去找桓冬天了,想听听这位专业老师的意见。除了他,孙玄还将故事邮递给了米叶、宁阳等几个熟悉的导演和编剧,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几天后几人各有回馈。
  桓冬天看过之后跟孙玄说故事很好,也很真实,是的,他用了真实这个词。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有改编的可能性,整体故事框架戏剧性足够。他给孙玄的建议是最好不要拍,题材敏感、果戏太多,如果删掉之后就失去了它本身特有的那种魅力。
  文章正是通过几段露骨的描写来表现两个主角的心里变化的。况且,孙玄还曾演过一部,再演非议会很大。
  之后米叶、宁阳等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他们都以为孙玄打算出演这部电影,而不是投资。
  孙玄其实还没想过出演,不过既然他们说故事可以,那就见见宁勇好了。自己投资一个剧组,光明正大参与电影导演的工作,看书怎么有实践来的好。
  宁勇挺正气的一个人,国字脸浓眉大眼,就是有点矮,还中年发福了。
  “你好,宁先生。”
  “你好,孙先生,久等了。”
  “没有,我也是刚到。”
  两人在一间咖啡厅见面,孙玄却点了壶绿茶。宁勇坐下之后,点了杯咖啡。
  无聊的寒暄过后,两人进入正题。
  “不瞒孙先生,我现在毫无进展,在北都和红港找了很多导演、投资人,却没有一位答应的。”
  宁勇在弓无那里碰壁之后除了在北都撒网之外还去红港见了董锦鹏、文华等红港文艺导演,推销这本小说,却没人买账。
  现在孙玄愿意投资,宁勇自然积极上门。
  “是这样的,宁先生。我对这个故事有点兴趣,预算不高的话还是愿意投资的。不过,”孙玄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宁勇眼神一暗,又接着说道:“我想知道你对这部电影的想法?”
  “我看到这个故事很感动,看了三遍哭了三遍。我现在就是想把它拍出来。”
  “那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制片人?出品人?还是导演?”
  宁勇愕然,他严格来说算是一个制片人,可是他不想仅仅当一个制片。“制片人吧,”宁勇说道,想了想又问道:“你觉得我出演陈捍东这个角色怎么样?”
  “咳咳!”正在喝茶的孙玄呛了一下,“你开什么玩笑。”
  孙玄擦了擦嘴,对着面色难看的宁勇说道:“宁先生,我可是很有诚意来和你谈的。”
  “孙先生,我,我太喜欢这个角色了。”
  “宁先生,我说说我的想法,你听听。听完了,行咱就开始。”
  孙玄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首先,这部戏的导演必须一定肯定要请一位具有一定水准的业界认可的导演,性格一定要好。孙玄可不想到时候和导演吵吵,毕竟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偷师。
  其次,作为一个爱财惜财之人,他不希望这部电影亏本。赔钱?不好意思,这两个字从未出现在孙玄的字典里。为此,演员、编剧、幕后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
  专业人员看似使投资更大了,却减小了风险,是电影的质量有保证。一群外行人瞎搞一通大赚一笔的不少,赔的只剩底裤的更多,只是人们只看到了成功者,失败的连个水花都没有。
  现在可不是粉丝经济时代,拉几个小鲜肉买个大IP就能从粉丝那赚一票。
  现在有了这些专业人员保证电影的质量就可以走电影节路线。
  哎,又是电影节,你有没有点新意啊!!!
  拜托,我也想王八之气一震就有一大群牛B哄哄的人拜倒,让后干嘛嘛顺。可这不是不可能嘛。
  这部电影不走电影节就等着扔仓库里吃灰吧。国内别想,连立项都不可能,只能走地下电影的路子。不去电影节刷刷逼格,怎么卖外埠怎么回本啊?现实一点好不好。
  最后,这部电影他要全程参与,从立项开始一直到后期制作、卖版权他都要参与,细致的了解,为自己以后导演电影打下基础。
  听完孙玄的话,宁勇陷入了沉思,要不是这段时间连连碰壁,自己也没钱,关系几乎都在西方,他连考虑都不会考虑,听完直接就走了。
  孙玄这完全是要主导这部戏,哪还有自己什么事?撬戏嘛这不是。
  你还真别说,孙玄就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他完全可以撇开宁勇自己单干。据他所致,宁勇手里连故事的版权都没有,可以说他是一点筹码都没有。
  孙玄就不一样了。
  他有钱,能自己独立投资这部电影;有人,不论是演员导演还是其他工作人员,凭他的人脉都能很轻易的拉起一个剧组,还是水平不错的剧组,甚至他还有一家发行公司——海纳,虽然这个皮包公司目前还没有发行一部电影。
  当然,这些宁勇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孙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演员。在他看来,一个演员投资电影就投资电影,你提那么多要求干嘛。
  可是,不答应自己还能找到别人吗?
  “假设,在拍摄过程中你和我或导演意见相左的话怎么处理?”
  孙玄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看出孙玄意图的人都会提出这个,毕竟没人相当傀儡。
  “我是这样想的,在整个电影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你、我和导演三方商量着来,少数服从多数,之后的发行放映交给专业的代理公司。如何?”
  “导演怎么选?”
  “哈哈,”不傻嘛,孙玄说的看似使三方,可他一个‘外人’如何争得过孙玄这个圈内人。“自然是谁让我们两满意选谁了。”
  宁勇还是相信的,不是相信孙玄而是相信这时候的人的人品。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讨论细节。具体的合同上面的孙玄交给了律师。
  在这方面孙玄还是相信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宁勇看到孙玄的律师的时候有种在国外的恍惚感,到底谁是西方的。
  合同签订两人开始忙活,宁勇先去搞定版权,孙玄去搞定导演董锦鹏。
  董锦鹏是宁勇推荐的,他此前曾与董锦鹏见过一次,关导对这个故事还是有兴趣的,只是在《愈快乐愈堕落》之后他受到的非议比较大,短期内不想再执导同类型的电影。还有就是他对故事不是很满意,要拍就必须大规模改编。
  后面这一条让宁勇很犹豫,他怕改编之后失去故事本来的精髓,成为一部像《堕落快乐》那样过于商业话的影片。
  孙玄加入之后这种担心就少了一点,孙玄想走电影节路线就不会让电影过于商业化,评委的口味总是小众的,不然怎么显得高雅。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