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福临天下》 / 第49章 石入湖底波澜惊

第49章 石入湖底波澜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威严的紫禁城依然是那么的宏伟,只是暗流已经开始慢慢沸腾起来。
  
  “什么?扬州一战损失惨重?!”正准备去母后皇太后那里消遣一番的多尔衮被亲信拦下,并得知了这一惊人的消息。
  
  “是的,具豫亲王的回报,扬州之敌异常勇猛,将士们损失很大才拿下的,现在出征的镶白旗和镶红旗已经被基本打废了,豫亲王请王爷加速派军支援。”刚得到军报的苏克萨哈担忧的说道。
  
  多尔衮眉头紧皱着来回踱着步:“不可能啊,史可法这人我了解他,他是个文官,不可能让那些怕死的南明残兵有那么大勇气抗击我军到底的。不像!”
  
  苏克萨哈疑惑的解释道:“具豫亲王的军报上看,这次之所以损失这么大,不是史可法,而是一股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军队,他们英勇异常,一对一我八旗精锐竟不能从他们手里占到丝毫便宜。镶红和镶白旗就是被他们打残的。”
  
  “哦?有这等事?”多尔衮惊讶的沉默了一会,“你说他们和吴三桂的关宁军相比谁更厉害?”
  
  苏克萨哈想了想,无奈的回答道:“应该是他们,平西王的军队虽然勇猛,但不可能抵抗的住镶红和镶白两旗的攻击。”
  
  “恩,苏克萨哈,你马上去查查,看看这支军队究竟是从那来的,然后回报。另外让洪承畴和潭泰领镶蓝旗前去支援。”多尔衮语气平静的说道。
  
  “喳。”苏克萨哈告退而去,却没看见多尔衮眼中那一缕精光。“传何洛会来王府议事。”
  
  何洛会急冲冲地来到王府。“王爷,属下已经知道了豫亲王的事,看来形势不妙啊!”
  
  “哦?”多尔衮不置可否。
  
  “王爷,以前是您的威信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不敢动弹,可是现在豫亲王的事必然会引起某些人的想法,毕竟您还不是皇帝,自古功高盖主啊!”何洛会担忧的说道。何洛会忧虑道:“况且皇上一旦大婚亲政,收回两黄旗,政权兵权在手,难保没有大臣见风转舵,帮着皇上出主意,对付王爷;况且亲贵中嫉恨王爷的大有人在,保不定也会给皇上撑腰。他毕竟是皇上,若要算起从前的账,师出有名。唉!到时候,事情就棘手了!所以,要在皇上大婚亲政之前,就来个先发制人!”
  
  多尔衮问道:“何洛会,你有什么想法?”
  
  何洛会禀道:“回王爷,皇上所凭借的,就是“皇上”这个名儿。名正则言顺,因此,王爷还得封个更高的尊号,名正言顺,依旧可以控制皇上!”
  
  多尔衮失笑:“尊号?这世上最尊不过是“皇上”,还有什么尊号压得过“皇上”?”
  
  何洛会诡秘的嘿嘿一笑:“王爷要得到更高的尊号,其实只需将现在的“皇叔父摄政王”的封号中,去掉一个“叔”字,不就成了“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兴奋地大声道:“皇父摄政王?妙啊!皇上之父,那不就是“太上皇”了吗?!”
  
  何洛会答道:“是啊!这么一来,王爷名正言顺,依旧可以控制皇上!”
  
  多尔衮得意地念道:“皇父摄政王。。。”念了几遍之后,他不禁洋洋得意地笑起来。
  
  何洛会继续说道:“光这样还不够,还需要立威。”
  
  多尔衮疑惑道:“立威?”
  
  “不错!只有王爷威信大才不会让那些心里不甘的人闭嘴。”何洛会点头说道。
  
  “那你的意思。。。”多尔衮点着头问道。
  
  “首先,我们要拿一个地位高的做目标,打击他,让王爷的威信扩大,然后再让太后下嫁,只有太后下嫁了皇父的名号才名正言顺。”何洛会微笑着说道。
  
  “妙!太妙了!这样一来。。。哈哈,何洛会,你是不是想到该拿谁做靶子了?”多尔衮喜不自胜。
  
  “王爷英明!”何洛会也跟着笑着。
  
  太和殿。
  
  “小得子,你确定豫亲王将镶白旗打残了?”已经十岁的福临疑惑的询问着小得子。
  
  “回主子,奴才听到的绝对没有错,扬州一战损失很大,听说豫亲王还为此命令屠城十日呢。”小得子回报道。
  
  “恩,你下去吧。”挥挥手让小得子退下后,福临担忧起来:“具历史记载,扬州之战虽然损失有点大,但也不至于损失那么多啊,还有那支神秘的军队是那里的?看来得让老爹去查查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福临知道这回多尔衮失利,肯定要有什么动作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会来的这么快,这么大!
  
  就在多铎的奏报正式回京的时候,多尔衮有了行动。
  
  先是让镶蓝棋南下支援,紧接着豪格在狱中突然病死和其妻博尔吉济特氏容儿被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霸占,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先帝长子豪格,转瞬间就因为谋反罪名被废为庶人并下狱致死。
  
  然而这件事在朝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那豪格已经被贬为庶民,是死是活又有什么关系?就连堂堂的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如今都是自身难保了。在政治斗争中,他的智谋和能力都远不及多尔衮,于是被迫将第一辅政之位拱手相让,成为表面上的一个装饰品。进取中原时,他留守盛京从而失去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所以当迁都到北京之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之间无论是在名分上还是在俸禄、冠服上都明显拉开了距离,而地位逐渐上升的豫亲王多锋又被加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意在取代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的地位。自此济尔哈朗虽万般谨慎,小心迎合着多尔衮,但还是受到了打击和迫害,被降为多罗郡王,并罚银五千两,而且被派上前线率兵征讨去了。重新披甲执锐的济尔哈朗侥幸地躲过了一劫,却再也不能进入紫禁城的决策核心而重抖往日的威风了。
  
  与此同时,两黄旗大臣谭泰、巩阿岱、冷僧机、拜平图等人也弃幼主而追随摄政王多尔衮,至于稍有不满的索尼和鳌拜等人则遭到了革职降罚的惩处,由是,多尔衮的专横跋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上下下都怕他,据说就是达官显贵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说话,要趁他外出守候在路旁,借便谒见”。
  
  
  
  
热门推荐